【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制造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池制造行业,电池盖作为电池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电池的密封性、安全性能及整体效能。因此,电池盖的处理技术成为提升电池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传统手动操作模式在处理电池盖时,由于依赖人工目测和手动调整,常导致作业速度缓慢、定位精度不稳定。从而限制了生产效率,还可能因人为失误导致安装偏差。
2、现有技术虽存在可取代人工操作的电池盖处理用自动化设备,但在电池盖的自动传输与角度矫正过程中仍存在矫正效率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处理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处理系统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地对电池盖完成位置的自动校正,以满足后续组装的严苛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传输电池盖的输送机构,以及配置于所述输送机构输出电池盖的一端的定位机构;
3、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立架,配置于所述立架的旋转单元,受控于所述旋转单元进行转动的矫正台,配置于所述立架并形成于所述矫正台外侧的引料架,以及用于检测电池盖位置的传感器组件;
4、所述矫正台凹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盖的收容槽,所述引料架被构造出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被构造出引导所述电池盖沿所述输送机构传输方向移动的限位部。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盖被构造出定位通孔。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定位通孔位置。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框架,配置于所述框架的传送带单元,以及配置于所述传送带单元靠近所述定位机构一端的拨料组件,所述拨料组件用于将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的电池盖推动至所述引导部。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撑板,配置于所述撑板的推动单元,受控于所述推动单元以沿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方向推动电池盖移动的推块,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撑板沿纵向升降的升降单元。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块靠近所述传送带单元承载面的一端被构造出限位槽,以在推动所述电池盖移动时通过所述限位槽容置部分所述电池盖。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料组件还包括:沿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方向配置于所述撑板的导向轨,所述推块被构造出与所述导向轨形成滑动配合的导向块。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贯穿所述撑板的立柱,配置于所述撑板的衔接块,固设于所述立柱并与所述撑板间隔设置的衔接板,以及配置于所述衔接板并连接所述衔接块的竖向驱动单元,所述竖向驱动单元的主轴通过连接所述衔接块以带动所述撑板沿所述立柱作升降运动。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定位通孔位置的第三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引导部以用于监测所述输送机构输出的电池盖是否经过引导部的第二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收容槽内是否存在电池盖的第一传感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输送机构向定位机构传输电池盖的过程中,通过引导部可引导电池盖顺畅地从输送机构过渡到矫正台的收容槽内,再通过旋转单元控制矫正台旋转,以调整电池盖的角度,在电池盖转动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组件检测识别电池盖的设定参照标记,当检测到电池盖的设定参照标记时停止矫正台旋转,以将电池盖矫正至预设的标准角度,该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通过定位机构实现了电池盖的精确定位与角度矫正,保证电池盖角度处理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减少了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被构造出引导所述电池盖沿所述输送机构传输方向移动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被构造出定位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定位通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框架,配置于所述框架的传送带单元,以及配置于所述传送带单元靠近所述定位机构一端的拨料组件,所述拨料组件用于将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的电池盖推动至所述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撑板,配置于所述撑板的推动单元,受控于所述推动单元以沿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方向推动电池盖移动的推块,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撑板沿纵向升降的升降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组件还包括:沿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方向配置于所述撑板的导向轨,所述推块被构造出与所述导向轨形成滑动配合的导向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贯穿所述撑板的立柱,配置于所述撑板的衔接块,固设于所述立柱并与所述撑板间隔设置的衔接板,以及配置于所述衔接板并连接所述衔接块的竖向驱动单元,所述竖向驱动单元的主轴通过连接所述衔接块以带动所述撑板沿所述立柱作升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定位通孔位置的第三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引导部以用于监测所述输送机构输出的电池盖是否经过引导部的第二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收容槽内是否存在电池盖的第一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被构造出引导所述电池盖沿所述输送机构传输方向移动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被构造出定位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定位通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框架,配置于所述框架的传送带单元,以及配置于所述传送带单元靠近所述定位机构一端的拨料组件,所述拨料组件用于将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的电池盖推动至所述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传输与矫正的电池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撑板,配置于所述撑板的推动单元,受控于所述推动单元以沿所述传送带单元传输方向推动电池盖移动的推块,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撑板沿纵向升降的升降单元。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西洋,全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库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