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机顶出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1、在冲压工艺中,当冲床完成对金属板或其他材料的冲剪加工后,通常会有一个步骤将加工好的零件从模具中顶出。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顶料、排料或排片,在冲床上通常会配备有一个专门的顶料机构,其设计用于将已经加工好的零件从模具中排出,通过驱动单元的驱动动作以将物料从工位上顶出,完成对工件的冲压加工过程。但是在冲压完成加工之后,若工件受其他部件的干扰影响,工件发生偏位之后,就会无法保证工件在顶料时其在合适的工位上,影响顶料动作的准确性,导致在顶料之后工件发生位置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以通过第二气缸实现对冲压工件的限位作用,并通过在顶料板和限位板上间隔设置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可防止顶料和限位动作时所发生的干涉作用,提高在顶料动作之前的定位限位作用,防止工件发生偏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包括:支撑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顶料板、限位板、限位卡座;
3、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沿水平方向移动;
4、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滑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顶料板,所
5、所述顶料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支臂,多个所述第一支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侧部,且多个所述第一支臂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6、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二板体和第二支臂,多个所述第二支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侧部,且多个所述第二支臂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所述限位卡座,所述限位卡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
7、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一支臂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布设,且所述第二支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臂之间;
8、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抵接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支臂沿同一平面设置,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二支臂沿同一平面设置。
10、进一步地,由所述抵接座和所述限位卡座共同围设形成顶料限位空间。
11、进一步地,所述顶料板和所述限位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1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由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驱动顶料板沿第一滑轨进行移动,实现对工件的顶出动作,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驱动限位板进行移动,通过限位板的移动使得工件移动至预设位置,并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将工件顶出,实现顶料动作,所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在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布设,由此防止顶料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发生干涉,由此可提高在顶料动作之前的定位限位作用,防止工件发生偏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顶料板、限位板、限位卡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支臂沿同一平面设置,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二支臂沿同一平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抵接座和所述限位卡座共同围设形成顶料限位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板和所述限位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顶料板、限位板、限位卡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压机的新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一支臂沿同一平面设置,所述第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刚,郑志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颂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