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安全,具体是指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
技术介绍
1、桥梁施工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
2、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安全考虑,人们通常会设置防落装置,但现有的防落装置一般为手脚架搭建再加装防护网构成的,在搭建和拆卸时十分的费时费力,而且体积较大不方便收纳以及运输,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的防落装置一般为手脚架搭建再加装防护网构成的,在搭建和拆卸时十分的费时费力,而且体积较大不方便收纳以及运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装夹组件,所述支撑框架为长矩形框,所述支撑框架内部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相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收卷辊上绕卷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收卷尾端连接有侧板,所述支撑框架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的两端处均铰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远离支撑框架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远离连杆一的一端铰接于侧板。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自锁电机,所述自锁电机设置两组,两组所述自锁电机与两组收卷辊相对应设置且自锁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框架侧壁与对应的收卷辊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夹组件包括装夹支板、调节螺杆和上夹板,所述装夹支板为匚形支架,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适配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夹组件设置多组分别安装于支撑框架的前后外壁以及侧板的外壁上。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一为凸形杆,所述连杆二为凹形杆,所述连杆一的凸形端部铰接于连杆二的凹形端口处。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夹支板与上夹板外围均包覆设置防滑垫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
9、1、通过可以收卷的防护网配合连杆机构的设置,收卷辊收卷防护网,并通过连杆一配合连杆二控制侧板向支撑框架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收卷好防护网时,两侧的侧板也封堵在支撑框架的两侧,从而减少整体的体积,便于对其进行收纳和携带,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
10、2、通过装夹组件的设置,更方便灵活拆装,简化拆装流程,且多组装夹组件可多面进行装夹安装,稳定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装夹组件(2),所述支撑框架(1)为长矩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内部设置有收卷辊(3),所述收卷辊(3)相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收卷辊(3)上绕卷设置有防护网(4),所述防护网(4)的收卷尾端连接有侧板(5),所述支撑框架(1)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开槽(6),所述开槽(6)内的两端处均铰接有连杆一(7),所述连杆一(7)远离支撑框架(1)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8),所述连杆二(8)远离连杆一(7)的一端铰接于侧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自锁电机(9),所述自锁电机(9)设置两组,两组所述自锁电机(9)与两组收卷辊(3)相对应设置且自锁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框架(1)侧壁与对应的收卷辊(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2)包括装夹支板(10)、调节螺杆(11)和上夹板(12),所述装夹支板(10)为匚形支架,所述调节螺杆(11)螺纹适配贯穿装夹支板(10)的顶壁设置,所述上夹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2)设置多组分别安装于支撑框架(1)的前后外壁以及侧板(5)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7)为凸形杆,所述连杆二(8)为凹形杆,所述连杆一(7)的凸形端部铰接于连杆二(8)的凹形端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支板(10)与上夹板(12)外围均包覆设置防滑垫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装夹组件(2),所述支撑框架(1)为长矩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内部设置有收卷辊(3),所述收卷辊(3)相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收卷辊(3)上绕卷设置有防护网(4),所述防护网(4)的收卷尾端连接有侧板(5),所述支撑框架(1)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开槽(6),所述开槽(6)内的两端处均铰接有连杆一(7),所述连杆一(7)远离支撑框架(1)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8),所述连杆二(8)远离连杆一(7)的一端铰接于侧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自锁电机(9),所述自锁电机(9)设置两组,两组所述自锁电机(9)与两组收卷辊(3)相对应设置且自锁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框架(1)侧壁与对应的收卷辊(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瑞,邵小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本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