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工业炉、立式容器等设备在放倒后的分解施工,具体的说是一种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引导石油化工领域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实施节能降碳行动,相关方陆续梳理老旧装置,明确要求“上大压小”淘汰或停运未办理恢复运行等合规性手续的生产装置及设施,预计国内有300多个化工园区陆续淘汰改造,拆除市场空间巨大。当前,装置拆除方案逐步向模块/设备整体定向倾倒技术方向发展,大量立式设备定向放倒后成为卧放钢制废旧设备,其分解速度将决定着后续放倒模块/设备的安全、高效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适用于由钢制立式筒体设备经定向倾倒拆除而成的卧放钢制废旧设备,例如倾倒卧放在水平作业面上等待分解施工的塔、工业炉、立式容器等;
4、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前,需检查确认卧放钢制废旧设备放置的稳固性,以及,检查卧放钢制废旧设备周边地坪满足作业人员、施工机械的安全作业需求,以确保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安全性。
5、其特征在于,包括:
6、步骤s1、对卧放钢制废旧设备进行纵向切割线、横向切割线和切割预留段的放线标定,以确保能够准确进行切割;
7、步骤s2、按照放线标定
8、其中,纵向切割线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距离,依据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规格、机械的能力等综合确定。
9、步骤s3、按照放线标定,进行两组上下对称布置的横向切割线的切割,其中,第一组横向切割线包含n+2对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上横向切割线,每一对上横向切割线均包含前后对称布置的前侧上横向切割线和后侧上横向切割线,第二组横向切割线包含n+2对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下横向切割线,每一对下横向切割线均包含前后对称布置的前侧下横向切割线和后侧下横向切割线;
10、并且,所述横向切割线的位置满足:第一对上横向切割线和下横向切割线与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左端边缘相连,最后一对上横向切割线和下横向切割线与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右端边缘相连,中间的n对上横向切割线和下横向切割线分别与所述n对纵向切割线相连;其中,如果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某一端部为闭合端部,则与该端部相连的一对上横向切割线相连接、一对下横向切割线相连接,例如图1中最右侧的一对上横向切割线和下横向切割线。
11、由此,将相邻两根横向切割线之间的间隔均记为切割预留段,将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左端边缘、右端边缘、前侧纵向切割线与前侧上横向切割线、前侧下横向切割线围成的每一块四边形区域均记为前侧中部区块,将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左端边缘、右端边缘、后侧纵向切割线与后侧上横向切割线、后侧下横向切割线围成的每一块四边形区域均记为后侧中部区块;也即:每一块前侧中部区块和每一块后侧中部区块均分别通过上下对称的两根切割预留段与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弧形上盖和弧形下盖保持连接;
12、其中,步骤s2和步骤s3中,各根纵向切割线和各根横向切割线均可以分别进行多点切割,也可以按左右顺序进行依次切割,但切割预留段则严禁切割。
13、其中,横向切割线的定位,依据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规格、切割设备、机械能力等综合确定。
14、其中,切割预留段的长度,依据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规格、壁厚、机械设备能力、切割预留段承载能力、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内件支撑等综合确定。
15、其中,纵向切割线和横向切割线可根据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外壁状况等情况选择自动化切割设备或人工切割,采用人工切割时,对高处切割线宜采用加长杆割枪实施。
16、步骤s4、通过切断所述切割预留段,拆除各块前侧中部区块和后侧中部区块,以使得所述弧形上盖下落至弧形下盖上,实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破坏性分解,随后,确认下落的弧形上盖稳固后,通过常规的地面作业即可实现弧形上盖和弧形下盖的分解作业。
17、从而,本专利技术通过纵向切割线和横向切割线的位置分布,将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外壁划分为弧形上盖和弧形下盖这上下两大分解模块,以及位于中部的2n+2块局部分解模块,包含n+1块前侧中部区块和n+1块后侧中部区块,并且,通过先切割纵向切割线和横向切割线,再切断切割预留段的施工步骤,以使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中部被破坏性分解为n+1块前侧中部区块和n+1块后侧中部区块,并使弧形上盖下落至弧形下盖上,以便于通过常规的地面作业即可实现弧形上盖和弧形下盖的分解作业,由此实现了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破坏性分解;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风险低、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
18、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卧放钢制废旧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常规器械即可实施,无需为分解作业单独配置机械。
19、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施工作业无需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没有高处作业,安全风险低、分解效率高、施工成本低。
20、优选的: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中,纵向切割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切割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前侧中部区块和后侧中部区块均为矩形区块。
21、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使用液压剪撕裂锻炼或剪断所述切割预留段。
22、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按照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的顺序,依次成对的拆除前后对称布置的前侧中部区块和后侧中部区块,以使得弧形上盖随着拆除过程而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的逐渐下落至弧形下盖上,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
23、优选的:对于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的内部包含有内件支撑的情况,所述步骤s4中,随着依次成对的拆除前后对称布置的前侧中部区块和后侧中部区块,同步拆除前侧中部区块和后侧中部区块所在位置的内件支撑,以解除内件支撑对弧形上盖的约束。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通过纵向切割线和横向切割线的位置分布,将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的外壁划分为弧形上盖1-1和弧形下盖1-2这上下两大分解模块,以及位于中部的2n+2块局部分解模块,包含n+1块前侧中部区块sq和n+1块后侧中部区块sh,并且,通过先切割纵向切割线和横向切割线,再切断切割预留段l的施工步骤,以使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的中部被破坏性分解为n+1块前侧中部区块sq和n+1块后侧中部区块sh,并使弧形上盖1-1下落至弧形下盖1-2上,以便于通过常规的地面作业即可实现弧形上盖1-1和弧形下盖1-2的分解作业,由此实现了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的破坏性分解;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风险低、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
26、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在施工现场的常规器械即可实施,无需为分解作业单独配置机械。
27、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适用于由钢制立式筒体设备经定向倾倒拆除而成的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中,纵向切割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切割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前侧中部区块(Sq)和后侧中部区块(Sh)均为矩形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使用液压剪撕裂锻炼或剪断所述切割预留段(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按照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的顺序,依次成对的拆除前后对称布置的前侧中部区块(Sq)和后侧中部区块(S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的内部包含有内件支撑的情况,所述步骤S4中,随着依次成对的拆除前后对称布置的前侧中部区块(Sq)和后侧中部区块(Sh),同步拆除前侧中部区块(Sq)和后侧中部区块(Sh)所在位置的内件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适用于由钢制立式筒体设备经定向倾倒拆除而成的卧放钢制废旧设备(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中,纵向切割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切割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前侧中部区块(sq)和后侧中部区块(sh)均为矩形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放钢制废旧设备破坏性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使用液压剪撕裂锻炼或剪断所述切割预留段(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红斌,胡正坤,宋嘎子,张永栋,张永鑫,夏金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