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形的注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094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形的注气装置,该装置包括气针套和气针组件,气针组件包括可实现进气孔关闭的第一种气针和可实现进气孔开启的第二种气针,在第二种气针的外侧表面上沿圆柱体的轴向开设有凹陷的进气槽,使外部供气设备充入的气体能够输入到气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注气孔上安装不同结构的气针,实现了注气孔的开启和关闭,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改变注气孔的数量,提高了注气装置的可操作性,进而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气针套具有防转平面,在更换气针组件时不会发生旋转,实用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体辅助注 射成形过程中的注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传统的注塑技术进行塑料注射成形时,塑料与模具表面的 贴合通常不能做到非常紧密,因而使产品表面容易产生缩水及变形 的现象,致使产品的外观成型质量差。有一种改进技术是利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形装置来制备塑料构件,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212923A的申请中所披露的那样。在该技术方 案中,当模具中的塑料尚未固化时,安装在模具相关部位的进气管 刺入尚未成形的塑料中,具有 一定压力的氮气由气管进入模具腔体 中充当注塑模的型芯,使塑料在固化过程中由于高压的作用而与模 具的腔体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但是,该技术方 案中的进气孔数量为固定值,注气装置设计好后用户无法自行进行 更改。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试模时会尝试取消某个或某几个进 气孔,使注塑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好,因此,固定进气孔数量会给用 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方便。针对这个问题, 一种解决方案是将多个进气孔分别与不同的外部 供气设备相连,通过分别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外部供气设备,从而实 现不同进气孔的开启与闭合。但是,实现这种方法需要的设备复杂、 成本较高,实际操作不方便。因此,需要针对利用同一外部供气设备向多个相通的进气孔进行注气的注气装置进行研究,研制出一种 设备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并且能够实现进气孔数量调节的 注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 下所述的新颖的注气装置,即,该装置可用于通过同一外部供气设 备向多个相通的进气孔进行注气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形,能够根据需 要通过在注气孔上安装两种不同结构的气针的方式,实现注气孔的 开启和关闭,从而改变了能够注入气体的注气孔的数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用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形的注气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可嵌装在动模中的气针套和可插入相应气针套中的气针组件,该气针套的内部设有进气孔,该气针组件安装于气针套的进气孔的前端,用于实现进气孔的开启和关闭。在根据本技术的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气针组件包括用于实现进气孔的关闭的第 一种气针和用于实现进气孔的开启的第二种气针。在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 一种气针包括形 成 一个整体且分别大致成圓柱体形状的气针头和气针体,该气针体 位于该气针头的正下方,且其外径略小于气针头的外径;第二种气 针包括形成一个整体且分别大致成圆柱体形状的气针头和气针体, 该气针体位于该气针头的正下方,且其外径略小于气针头的外径, 在该第二种气针的外侧表面上沿圆柱体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凹陷的进气槽,该进气槽沿第二种气针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且可与气道连通。在根据本技术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种气针的进气槽的数量至少为四条。在根据本技术的另外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进气槽的横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 04匪。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气针体上设有可通 过螺紋连接而与气针套拧在 一起的螺紋。在根据本技术的另外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气针套大致为圆 柱体形状,该气针套的一侧外壁被削平,从而形成一个用于防止气5针套在通孔中旋转的防转平面。在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 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动模板上设有数量不少于通孔的数量的气道,该气道的一端与气针套的进气孔的末 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气咀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在根据本技术的另外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动模和动模板之间的接触面上、位于进气孔末端周围的部位设置有密封胶圈,该 密封胶圏用于避免注气装置在注塑过程中漏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注气孔上安装不 同结构的气针,实现了注气孔的开启和关闭,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改 变注气孔的数量,提高了注气装置的可操作性,进而提高了产品质 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气针套具有防转平面,在更换气针时不 会发生旋转,实用方便。附图说明 图1注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第一种气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气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气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l动模;2动模板;3气针套;4气针; 7气道;8气咀;9密封胶圏;10气道; 411第一种气针;412气针头;413气针体;414螺紋; 421第二种气针;422气针头;423气针体;424螺紋; 425进气槽;31防转平面。5通孔;6进气孔;11塑料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用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形的注气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嵌装在动模1中的气针套3和可插入相应气 针套3中的气针组件4。如图1所示,在动模1上形成有与气针套3 的尺寸相配的、用于安装气针套3的通孔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 5的数量为一个,但亦可实施为多个。如图4所示,气针套3大致为圆柱体形状,其内部为中空部分, 从而形成了进气孔6。该气针套3的一侧外壁被削平,从而形成一个 防转平面31。在更换气针组件4时,该防转平面31可以用于防止气 针套3在通孔5中旋转。动模板2在使用过程中将与动模1相连,其上具有数量不少于通 孔5的数量的气道7,该气道7的一端与气针套3的进气孔6的末端 相连,另一端通过气咀8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当通孔5的数量实 施为多个时,所有的气道7可以通过管路先在模具的外围连通后再 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相连,由此达到利用一个外部供气设备向所有 的注气孔进行注气的功能。气针组件4可以安装于气针套3的前端,用于实现进气孔6的开 启和关闭。气针组件4包括第一种气针411 (参见图2)和第二种气 针421 (参见图3)。在气针套3的前端安装第一种气针411时,可 以实现进气孔6的关闭,从而阻止外部供气设备内的气体通过进气 孔6进入到气道10中。而且,如图2所示,该第一种气针411包括 形成一个整体且分别大致成圆柱体形状的气针头412和气针体413, 该气针体413位于气针头412的正下方,且其外径略小于气针头412 的外径。此外,在气针套3的前端安装第二种气针421时,可以实现进气 孔6的开启,使外部供气设备内的气体通过气咀8、进气孔6进入到 气道10中。如图3所示,该第二种气针421包括形成一个整体且分 别大致成圆柱体形状的气针头422和气针体423,该气针体423位于 气针头422的正下方,且其外径略小于气针头422的外径。另外, 在第二种气针421的外侧表面上沿圆柱体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凹陷的 进气槽425,该进气槽425沿第二种气针421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位于需要成型的塑料产品11中的气道io相连,使外部供气设备 充入的气体能够输入到气道10中。进气槽425的数量至少为四条,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槽425的数量为四条。另外,进气槽425的 横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 04mm。在利用根据本技术的注气装置辅助注射成形时,首先把第二 种气针421装入气针套3的前端,再将气针套3安装于动模1的通 孔5中。然后,使动模1和动模板2连结,并通过气咀8实现气道7、 进气孔6和外部供气设备的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防止注气装 置在注塑过程中漏气,在动模1和动模板2间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形的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嵌装在动模(1)中的气针套(3)和可插入相应所述气针套(3)中的气针组件(4),所述气针套(3)的内部设有进气孔(6),所述气针组件(4)安装于所述气针套(3)的所述进气孔(6)的前端,用于实现所述进气孔(6)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志和家电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