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及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0869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41
本技术涉及商用车驾驶室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及悬架系统,包括浮动式前悬总成和翻转单元;翻转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扭杆翻转机构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翻转臂,两个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分别抵持在浮动式前悬总成的两个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第一翻转臂的第二端部安装在扭杆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扭杆翻转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第一翻转臂推动两个前悬上支架转动,以推动驾驶室翻转,实现了扭杆翻转机构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之间的匹配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扭杆翻转机构无法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匹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商用车驾驶室悬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及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1、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的前悬总成是支撑驾驶室前侧并隔离振动的装置,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的翻转机构是卡车维修时用于翻转驾驶室的装置。

2、目前市面上的卡车驾驶室的前悬总成和翻转机构基本都是采用不浮动的前悬总成和扭杆翻转机构,或者采用浮动式的前悬总成和液压翻转机构。

3、其中,采用扭杆翻转机构的卡车通常将扭杆布置于驾驶室的前悬总成的稳定杆中,扭杆一端固定于卡车底盘,另一端通过翻转支架连接卡车驾驶室;扭杆翻转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的优点,扭杆翻转机构原理是将扭杆预扭转变形,使之储备变形能,在驾驶室翻转时,借助扭杆变形产生的弹力来克服驾驶室重量,使驾驶室翻转,但由于扭杆为刚性杆件,扭杆不能承受两端较大的位移差产生的的弯曲变形,为了避免扭杆两端因较大的位移差产生弯曲断裂,故现有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中,扭杆翻转机构只能匹配不浮动的前悬总成。

4、但不浮动的前悬总成通常只能使用橡胶衬套作为减振元件,减小整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室与底盘之间的振动位移,所以这种采用不浮动的前悬总成和扭杆翻转机构的驾驶室悬架系统通常都会存在减振效果不明显,卡车行驶过程中舒适性较差的问题。而浮动式的前悬总成使用减振器作为减振元件,能够有效提高驾驶室悬架系统的减震效果,提高舒适性,但由于现有技术中扭杆翻转机构无法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匹配,使得现有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中浮动式的前悬总成通常都会与液压翻转机构搭配使用(由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和液压翻转机构可分开独立布置,也因此两者可以搭配使用),但相较于扭杆翻转机构,液压翻转机构却也存在成本偏高,结构复杂,故障率较扭杆翻转机构更高,对维修保养也有较高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及悬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扭杆翻转机构无法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匹配的技术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包括浮动式前悬总成和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扭杆翻转机构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翻转臂,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分别抵持在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的两个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二端部安装在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推动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转动,以推动驾驶室翻转。

4、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使所述扭杆翻转机构能够通过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推动推动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转动,以推动驾驶室翻转;在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的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的浮动高度发生变化时,只会造成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的转动角度不同,使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的扭杆的扭转角度发生变化,而不会造成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的扭杆发生弯曲变形,有够有效避免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的扭杆两端因较大的位移差产生弯曲断裂,实现了扭杆翻转机构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之间的匹配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扭杆翻转机构无法与浮动式的前悬总成匹配的技术问题。

5、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包括稳定杆,以及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稳定杆上的两个前悬支架组件和两个第一弹簧减振器;

6、所述前悬支架组件通过同侧的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连接在车架上;

7、所述前悬支架组件包括第二翻转臂和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翻转臂上的所述前悬上支架;所述第二翻转臂的第三端部焊接固定在所述稳定杆上,所述第二翻转臂的第四端部用于与车架铰接连接;所述前悬上支架用于与驾驶室前侧的底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前悬支架组件还包括前悬下支架,所述前悬下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所述第二翻转臂的第四端部铰接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悬下支架上。

9、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减振器支座,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的上吊耳铰接连接在所述稳定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的下吊耳铰接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减振器支座上;

10、两个所述减振器支座均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扭杆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固定支座和两个支撑支座,以及两个旋向相反的扭杆弹簧;两个所述支撑支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支座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扭杆弹簧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支座上设置有安装过孔;

12、两个所述扭杆弹簧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扭杆弹簧穿过同侧的所述支撑支座上的所述安装过孔,所述扭杆弹簧的转动端与同侧的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抵接的导向滚轮。

14、通过在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上安装所述导向滚轮,即可在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的浮动高度发生变化,或者所述第一翻转臂推动所述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转动,以推动驾驶室翻转时,避免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进而避免因滑动摩擦而对所述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产生磨损,且消除了摩擦异响。

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后悬支架结构和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后悬支架结构包括后悬下支架、摆臂支架、第二弹簧减振器和后悬上支架;

17、所述后悬下支架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悬下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簧减振器的下吊耳铰接连接,所述摆臂支架的第五端部与所述后悬下支架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摆臂支架与所述第二弹簧减振器的上吊耳铰接连接,所述后悬上支架安装在所述摆臂支架的第六端部上,所述后悬上支架用于与驾驶室后侧的底端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后悬上支架包括贴合板和锁扣,所述贴合板的下侧面安装在所述摆臂支架的第六端部上,所述贴合板的上侧面用于与驾驶室后侧的底端面贴合;

19、所述锁扣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贴合板的上侧面上,所述锁扣的顶端用于穿过驾驶室后侧的底端面后,与驾驶室的后锁止机构锁合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后悬上支架还包括螺杆、螺母、第一环形橡胶垫、第二环形橡胶垫和两个橡胶缓冲块;

21、两个所述橡胶缓冲块均设置在所述贴合板的上侧面上,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贴合板的上侧面的中部,两个所述橡胶缓冲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锁扣的两侧,所述橡胶缓冲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贴合板的上侧面上,所述橡胶缓冲块的顶端用于与与驾驶室后侧的底端面贴合;

22、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锁扣的底端,所述螺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环形橡胶垫、所述贴合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橡胶垫,所述螺母从所述螺杆的底端旋入,将所述第一环形橡胶垫夹紧在所述贴合板的下侧面和所述摆臂支架的第六端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二环形橡胶垫夹紧在所述螺母和所述摆臂支架的第六端部之间。

23、利用所述第一环形橡胶垫和所述第二环形橡胶垫,可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式前悬总成和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扭杆翻转机构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翻转臂,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分别抵持在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的两个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二端部安装在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推动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转动,以推动驾驶室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包括稳定杆,以及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稳定杆上的两个前悬支架组件和两个第一弹簧减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支架组件还包括前悬下支架,所述前悬下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所述第二翻转臂的第四端部铰接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悬下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减振器支座,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的上吊耳铰接连接在所述稳定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的下吊耳铰接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减振器支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固定支座和两个支撑支座,以及两个旋向相反的扭杆弹簧;两个所述支撑支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支座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扭杆弹簧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支座上设置有安装过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抵接的导向滚轮。

7.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以及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后悬支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支架结构包括后悬下支架、摆臂支架、第二弹簧减振器和后悬上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上支架包括贴合板和锁扣,所述贴合板的下侧面安装在所述摆臂支架的第六端部上,所述贴合板的上侧面用于与驾驶室后侧的底端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上支架还包括螺杆、螺母、第一环形橡胶垫、第二环形橡胶垫和两个橡胶缓冲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式前悬总成和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扭杆翻转机构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翻转臂,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一端部分别抵持在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的两个前悬上支架的下侧面;所述第一翻转臂的第二端部安装在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扭杆翻转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翻转臂推动两个所述前悬上支架转动,以推动驾驶室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前悬总成包括稳定杆,以及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稳定杆上的两个前悬支架组件和两个第一弹簧减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支架组件还包括前悬下支架,所述前悬下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所述第二翻转臂的第四端部铰接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悬下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前悬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减振器支座,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的上吊耳铰接连接在所述稳定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减振器的下吊耳铰接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减振器支座上;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夏国锋吕鉴福陈振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