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属于测量仪器。
技术介绍
1、测量仪器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触较多的测量仪器是用于距离之间的测量,因为测量仪器能够精确测量两个目标物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使用者或工程师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保证工程设计的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但是现有测量仪器在测量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会使用转轮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但在贴合面不平整情况下会出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不能保证工程设计的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从而不能为使用者或工程师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3、因此,亟需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可以通过拉线测距结构与避震移动结构相互配合,使得在贴合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能保证工程设计的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从而能为使用者或工程师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卡座,两个所述固定卡座之间卡嵌安装有转轴,所述固定底板下表面在两个所述固定卡座之间设置有拉线测距结构,所述固定卡座下底面两端对称设置有避震移动结构,所述拉线测距结构包括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下方的收卷轮、设置在
3、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下表面,所述收卷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红外线扫描测距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下表面,所述u形固定框架下底面贯穿设置有卡嵌穿绳孔。
4、优选的,所述固定吸附器包括卡嵌杆、设置子在所述卡嵌杆下端面的摁压吸盘以及旋合安装在所述卡嵌杆上端面的连接扣,所述无弹性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扣上,所述无弹性绳的另一端缠绕设置在所述收卷轮上。
5、优选的,所述第一避震器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下表面的第一液压缓冲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杆末端的第二底座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杆上的第一缓冲弹簧。
6、优选的,所述第二避震器包括第三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下表面的第二液压缓冲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缓冲杆末端的第四底座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液压缓冲杆上的第二缓冲弹簧。
7、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座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与所述避震移动结构避震部分所适配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中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避震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下表面,所述第一避震器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避震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下表面,所述第二避震器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块,所述防滑移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块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收纳槽中。
8、优选的,所述转轴两端均卡嵌安装有双层轴承,所述双层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中的轴承内圈、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中的限位卡环以及卡嵌在所述限位卡环中的双层滚珠。
9、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座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双层轴承所适配的安装槽,所述轴承内圈内侧开设有卡嵌凹槽,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嵌凹槽所适配的卡嵌凸块,所述轴承外圈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槽边缘凹槽处。
10、优选的,所述盖板侧面开设有与所述转把所适配的转孔,所述转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固定底板表面对称设置有推手。
11、优选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将套设有收卷轮的转轴两端均卡嵌安装双层轴承,然后将安装完成的转轴卡嵌放置在两个固定卡座底部之间,使得双层轴承卡嵌放入安装槽中,这时固定设置在轴承外圈外侧的盖板会卡嵌在安装槽边缘凹槽中,然后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卡座外侧。
13、s2、然后再将转把穿过盖板上的转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轴一端面,然后将无弹性绳的一端固定缠绕在收卷轮上,随后将无弹性绳的另一端从u形固定框架底部的卡嵌穿绳孔穿过,并通过连接扣固定吸附器上,随后通过螺栓将避震移动结构固定在固定卡座底部的收纳槽中,但防滑移动轮要确保裸露在收纳槽外。
14、s3、之后便可将该仪器放在所需测距的地点,这时便可以将固定吸附器通过摁压吸盘固定在所测场地的起始端,然后通过推手将该仪器径直向终点推去,这时随着仪器的移动,同时固定吸附器的吸附固定,使得缠绕在收卷轮上的无弹性绳会被拉出,然而拉出的无弹性绳均会从卡嵌穿绳孔中穿过,随后转动转把使得拉出的无弹性绳处于绷紧状态,这时红外线扫描测距器会对从卡嵌穿绳孔中穿过拉出的无弹性绳进行扫描测距并记录,测量的记录结果会出现在显示屏上,在测量结束后取下摁压吸盘,然后转动转把将拉出的无弹性绳再次收卷至收卷轮上,并将固定吸附器插卡固定在卡嵌穿绳孔中即可。
15、s4、在出现测量地面不平整时,因卡嵌杆的缘故无弹性绳会远离贴合地面,同时避震移动结构会利用其内部的若干个第一避震器、若干个第二避震器以及若干个防滑移动轮相互配合,使得在允许范围内一些坑洼路面不会造成仪器的晃动或颠簸,从而不会因仪器的晃动或颠簸牵拉出较多的无弹性绳,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16、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可以通过拉线测距结构来测量两个所测地之间的距离,拉线测距结构中的红外线扫描测距器会对从卡嵌穿绳孔中穿过拉出的无弹性绳进行扫描测距并记录,然后测量的记录结果会出现在显示屏上,从而能为使用者或工程师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18、可以通过避震移动结构来保障不会有多余的无弹性绳拉出,使得在贴合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能保证工程设计的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卡座(2),两个所述固定卡座(2)之间卡嵌安装有转轴(3),所述固定底板(1)下表面在两个所述固定卡座(2)之间设置有拉线测距结构(4),所述固定卡座(2)下底面两端对称设置有避震移动结构(5),所述拉线测距结构(4)包括固定底座(6)、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6)下方的收卷轮(7)、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6)下表面的U形固定框架(8)、设置在所述U形固定框架(8)中的红外线扫描测距器(9)、卡墙安装在所述U形固定框架(8)下底面的固定吸附器(10)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吸附器(10)与所述收卷轮(7)之间的无弹性绳(11),所述避震移动结构(5)包括两个第一避震器(12)、设置在所述第一避震器(12)下方的两个第二避震器(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避震器(13)下方的防滑移动轮(14),所述转轴(3)一端面安装有转把(42),所述固定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6)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吸附器(10)包括卡嵌杆(16)、设置子在所述卡嵌杆(16)下端面的摁压吸盘(17)以及旋合安装在所述卡嵌杆(16)上端面的连接扣(18),所述无弹性绳(1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扣(18)上,所述无弹性绳(11)的另一端缠绕设置在所述收卷轮(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震器(12)包括第一底座(19)、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9)下表面的第一液压缓冲杆(20)、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杆(20)末端的第二底座(2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杆(20)上的第一缓冲弹簧(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震器(13)包括第三底座(23)、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23)下表面的第二液压缓冲杆(24)、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缓冲杆(24)末端的第四底座(25)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液压缓冲杆(24)上的第二缓冲弹簧(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2)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与所述避震移动结构(5)避震部分所适配的收纳槽(27),所述收纳槽(27)中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8),两个所述第一避震器(1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28)下表面,所述第一避震器(12)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9),两个所述第二避震器(1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29)下表面,所述第二避震器(13)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块(30),所述防滑移动轮(1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块(30)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块(2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收纳槽(27)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两端均卡嵌安装有双层轴承(31),所述双层轴承(31)包括轴承外圈(32)、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32)中的轴承内圈(33)、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32)与所述轴承内圈(33)中的限位卡环(34)以及卡嵌在所述限位卡环(34)中的双层滚珠(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2)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双层轴承(31)所适配的安装槽(36),所述轴承内圈(33)内侧开设有卡嵌凹槽(37),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嵌凹槽(37)所适配的卡嵌凸块(38),所述轴承外圈(32)设置有盖板(39),所述盖板(39)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槽(36)边缘凹槽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9)侧面开设有与所述转把(42)所适配的转孔(40),所述转把(4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所述固定底板(1)表面对称设置有推手(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卡座(2),两个所述固定卡座(2)之间卡嵌安装有转轴(3),所述固定底板(1)下表面在两个所述固定卡座(2)之间设置有拉线测距结构(4),所述固定卡座(2)下底面两端对称设置有避震移动结构(5),所述拉线测距结构(4)包括固定底座(6)、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6)下方的收卷轮(7)、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6)下表面的u形固定框架(8)、设置在所述u形固定框架(8)中的红外线扫描测距器(9)、卡墙安装在所述u形固定框架(8)下底面的固定吸附器(10)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吸附器(10)与所述收卷轮(7)之间的无弹性绳(11),所述避震移动结构(5)包括两个第一避震器(12)、设置在所述第一避震器(12)下方的两个第二避震器(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避震器(13)下方的防滑移动轮(14),所述转轴(3)一端面安装有转把(42),所述固定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6)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1)下表面,所述收卷轮(7)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3)上,所述红外线扫描测距器(9)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6)下表面,所述u形固定框架(8)下底面贯穿设置有卡嵌穿绳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吸附器(10)包括卡嵌杆(16)、设置子在所述卡嵌杆(16)下端面的摁压吸盘(17)以及旋合安装在所述卡嵌杆(16)上端面的连接扣(18),所述无弹性绳(1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扣(18)上,所述无弹性绳(11)的另一端缠绕设置在所述收卷轮(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震器(12)包括第一底座(19)、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9)下表面的第一液压缓冲杆(20)、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杆(20)末端的第二底座(2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杆(20)上的第一缓冲弹簧(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唐兴剑,钟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博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