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装配线外分装,具体地涉及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方法、目标配件的分装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发动机装配生产线通常按工艺顺序排列工位,可高效实现产品的组装和测试,并保证产品质量和制造一致性。例如,现有技术的发动机装配线通常包含主装配线、测试线、喷涂线和外围零件辅装线,可将几百个发动机零部件顺序组装并且进行全过程测试,实现完整产品的最终交付。
2、随着市场对发动机品类的需求增加,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制造系统的新需求,与之相匹配的是对生产线的柔性化改造。即,通过伺服控制、机器人等技术的引入,实现设备对不同结构产品的同一工位生产。而为了解决不同机型的零部件数量的差别,可以增加主装配线之外的分装线来将分装零部件预装成分装模块,然后在主装配线的合装点将分装模块上线组装,从而降低对主装配线空间的影响。
3、这种主装配线外的分装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多机型的零部件数量和种类差异,以及由于安装顺序等原因而造成的主装配线无法新增工位问题。例如,针对空压机型号和零件组装问题,可以将空压机在主装配线外分装(分装区),然后在指定工位位置上线装配。而针对说明书、线束等外围零件,可以通过下线分装打包方案(kitting分装线),从而实现特殊机型的装配。
4、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虽然主装配线外的分装方案解决了主装配线的工位布局问题,但存在需严格与主装配线的装配精度保持一致的缺点。具体而言,发动机在经过预播工位时,会将相关分装信息下发到主装配线外的分装区域,而后分装工位
5、同时,上述方案仅适用于发动机分装件固定且主线小时产出不变的场景,此时分装工位基于工作量和主线效率配置匹配的操作人员,可实现用工的效率提升。但如果是混线生产,则不同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分装件,则该方案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方法、目标配件的分装方法及装置,从而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装配线因零部件线外分装引起的用工不均衡问题。具体地,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品种共线生产装配线,因零部件差异化大需将部分零件线外分装后,模块化到主线装配的场景,从而可改善现有先进先出队列排序预装带来的匹配错误和人员需求变动大问题,降低现场制造成本,优化操作人员配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根据主装配线上的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总装配工时;根据所述总装配工时、历史装配工时、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以及所述主装配线的行进速度,确定提前预装时间,其中,所述历史装配工时为设备主体从所述主装配线的固定预播工位行进至合装工位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根据所述提前预装时间以及所述主装配线的固定预播工位,确定目标预播工位。
3、可选的,所述确定提前预装时间包括:根据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中的首部设备主体和尾部设备主体;根据所述首部设备主体与所述尾部设备主体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主装配线的行进速度,确定所述尾部设备主体行进至所述固定预播工位的行进时间;以及根据所述总装配工时、所述历史装配工时以及所述行进时间,确定所述提前预装时间。
4、可选的,根据所述总装配工时t1、所述历史装配工时t2以及所述行进时间t3,以下式确定所述提前预装时间t0:t0=a(t1-t2-t3),其中,a为输出效率系数。
5、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提前预装时间确定目标预播工位包括:在所述提前预装时间小于0的情况下,将所述固定预播工位确定为目标预播工位;以及在所述提前预装时间大于0的情况下,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提前预装时间以及所述主装配线的行进速度,确定第一距离;以及将在所述主装配线的行进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距所述固定预播工位第一距离的位置确定为目标预播工位。
6、可选的,所述根据主装配线上的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总装配工时包括:根据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设备类型,获取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历史建造信息;根据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历史建造信息,确定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装配工时;以及将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装配工时之和确定为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总装配工时。
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目标配件的分装方法,所述分装方法包括:根据上述的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方法,确定目标预播工位;根据主装配线上的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中的首个设备主体;以及在所述首个设备主体到达所述目标预播工位时,按照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下发分装指令;以及对所述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分装零件进行分装,以获取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目标配件。
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备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在所述主装配线的合装工位上接收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目标配件,其中,所述目标配件是响应于根据上文所述的目标配件的分装方法下发的分装指令而获取的;以及对所述每个设备主体与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目标配件进行合装。
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装置,所述确定装置包括:第一时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主装配线上的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总装配工时,其中,所述多个设备主体包括多种类型的设备主体;第二时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装配工时、历史装配工时、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以及所述主装配线的行进速度,确定提前预装时间,其中,所述历史装配工时为设备主体从所述主装配线的固定预播工位行进至合装工位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提前预装时间,确定目标预播工位。
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目标配件的分装装置,所述分装装置包括:根据上述的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装置,用于确定目标预播工位;设备主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主装配线上的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中的首个设备主体;以及分装指令下发模块,用于在所述首个设备主体到达所述目标预播工位时,按照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排列顺序,下发分装指令;以及分装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分装零件进行分装,以获取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目标配件。
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备的装配系统,所述装配系统包括:目标配件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主装配线的合装工位上接收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目标配件,其中,所述目标配件是响应于根据上文所述的目标配件的分装装置的分装指令下发模块下发的分装指令而获取的;以及合装模块,用于对所述每个设备主体与所述每个设备主体的目标配件进行合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提前预装时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总装配工时T1、所述历史装配工时T2以及所述行进时间T3,以下式确定所述提前预装时间T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提前预装时间确定目标预播工位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装配线上的多个设备主体中的每个设备主体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主体的总装配工时包括:
6.一种目标配件的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方法包括:
7.一种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8.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9.一种目标配件的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装置包括:
10.一种设备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系统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标预播工位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提前预装时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总装配工时t1、所述历史装配工时t2以及所述行进时间t3,以下式确定所述提前预装时间t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提前预装时间确定目标预播工位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庆龙,邱国生,胡永安,杨福顺,胡广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