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具体为一种试管转运箱。
技术介绍
1、在生物实验过程中,试管是不可或缺的实验工具,然而,现有的试管转运箱通常仅将试管安插至箱体内的试管架内,这种简单的固定方式在转运过程中无法有效减震;
2、另外,有的试管转运箱只单独对试管的顶部进行压紧,试管的底部则与试管架的底部硬性接触,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固定试管,但在转运过程中,由于试管底部与试管架底部的硬性接触,容易产生摩擦和震动,进一步增加了试管受损的风险;
3、此外,现有的试管转运箱在试管的拿取上也存在不便,通常,用户需要手动将试管从试管架中拔出,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手部与试管管口接触,容易污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试管转运箱。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转运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盖和移动电源,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左端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左端设置的充电口贯穿设置在箱体的左侧底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底部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支撑块,所述箱体为筒状结构,所述箱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盘架,所述盘架上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试管安插孔,且试管安插孔内分别活动插装设置有试管,所述盘架的底部中心与箱体内侧底部设置的旋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由电机、固定板、蜗杆、转轴和蜗轮组成,所述转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盘架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
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由压板、伸缩杆和压缩弹簧组成,所述伸缩杆设置有四个,所述伸缩杆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在箱盖的内侧顶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压板,且压板的直径小于箱体的内径,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分别套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箱盖的内侧顶部和压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由于压板的直径小于箱体的内径,当箱盖安装至箱体顶部后,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压板对试管进行的推压固定,有效防止了转运过程中试管的晃动,保证了试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盘架上的试管安插孔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硅胶环,且硅胶环的内侧表面分别与试管的外侧表面活动接触。硅胶环还可对试管的外侧进行缓冲保护,有效避免了试管与盘架上的试管安插孔之间的硬接触。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盖的上表面中部焊接设置有把手,所述箱盖的外侧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防滑竖槽。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板设置有四个,所述加强筋板分别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转轴的外侧顶部,所述加强筋板的顶部分别与盘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箱体的前侧表面中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移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的设置,方便用户对电机和电动推杆分别进行控制,同时,移动电源的采用,保证了转运箱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增强了其使用的灵活性。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与密孔弹力网的协同作用,试管在转运过程中被牢固地固定在试管安插孔内,有效防止了试管在转运过程中的晃动,保证了试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试管安插孔内的硅胶环可有效避免试管与盘架上的试管安插孔之间的硬接触,密孔弹力网作为试管底部的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减震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缓解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8、通过电动推杆和球形顶块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试管从试管安插孔中推出,提高了试管拿取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通过电机、蜗杆、蜗轮和转轴配合,可以实现盘架的旋转,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将盘架上目标试管旋转至便于拿取的位置,避免用户手部与试管管口接触,避免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转运箱,包括箱体(1)、箱盖(2)和移动电源(13),所述箱体(1)的内侧底部左端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源(13),所述移动电源(13)左端设置的充电口(14)贯穿设置在箱体(1)的左侧底部,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体(1)的底部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支撑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筒状结构,所述箱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盘架(6),所述盘架(6)上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试管安插孔,且试管安插孔内分别活动插装设置有试管(8),所述盘架(6)的底部中心与箱体(1)内侧底部设置的旋转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5)由电机(51)、固定板(52)、蜗杆(53)、转轴(54)和蜗轮(55)组成,所述转轴(54)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54)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4)的顶端与盘架(6)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蜗轮(55),所述蜗轮(55)的后端设置蜗杆(53),所述蜗杆(53)与蜗轮(55)上的齿牙啮合,所述蜗杆(53)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有固定板(52),且固定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由压板(10)、伸缩杆(11)和压缩弹簧(12)组成,所述伸缩杆(11)设置有四个,所述伸缩杆(11)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在箱盖(2)的内侧顶部,所述伸缩杆(11)的伸缩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压板(10),且压板(10)的直径小于箱体(1)的内径,所述伸缩杆(11)的外侧分别套装设置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箱盖(2)的内侧顶部和压板(10)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架(6)上的试管安插孔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硅胶环(7),且硅胶环(7)的内侧表面分别与试管(8)的外侧表面活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上表面中部焊接设置有把手(9),所述箱盖(2)的外侧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防滑竖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转运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板(20),所述加强筋板(20)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板(20)设置有四个,所述加强筋板(20)分别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转轴(54)的外侧顶部,所述加强筋板(20)的顶部分别与盘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转运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设置在箱体(1)的前侧表面中部,所述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51)和电动推杆(18)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移动电源(13)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转运箱,包括箱体(1)、箱盖(2)和移动电源(13),所述箱体(1)的内侧底部左端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源(13),所述移动电源(13)左端设置的充电口(14)贯穿设置在箱体(1)的左侧底部,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体(1)的底部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支撑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筒状结构,所述箱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盘架(6),所述盘架(6)上等距离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试管安插孔,且试管安插孔内分别活动插装设置有试管(8),所述盘架(6)的底部中心与箱体(1)内侧底部设置的旋转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5)由电机(51)、固定板(52)、蜗杆(53)、转轴(54)和蜗轮(55)组成,所述转轴(54)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54)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4)的顶端与盘架(6)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蜗轮(55),所述蜗轮(55)的后端设置蜗杆(53),所述蜗杆(53)与蜗轮(55)上的齿牙啮合,所述蜗杆(53)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有固定板(52),且固定板(52)分别与箱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53)的右端设置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与蜗杆(5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5)的上方设置有底板(4),且底板(4)中部设置的通孔套装设置在转轴(54)的外侧,所述底板(4)的四周与箱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的顶部设置有托架(16),所述托架(16)为“t”形结构,所述托架(16)的顶部设置的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孔弹力网(17),且密孔弹力网(17)的上表面与试管(8)的底部表面活动接触,所述底板(4)的前端设置的通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18),所述电动推杆(18)固定安装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兵,徐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语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