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传导耳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其骨传导耳机系统。
技术介绍
1、骨传导耳机通过声波振动单元振动,将声音传递至颅骨,从而避开了耳膜和耳道的传统声音传输路径;这种传声方式呈现出一种开放式体验,使用时不需要堵塞耳道,因此可能会产生漏音现象;漏音是指声音不仅通过骨骼传递到内耳,还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这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隐私保护,同时也可能干扰到周围的人;现有技术中的骨传导耳机未通过采用降噪算法和防漏音算法分别实现降噪功能和防漏音功能,骨传导耳机的降噪和防漏音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其骨传导耳机系统,其通过采用音频输入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振动传递单元实现音频信号的输入接收、信号处理和振动传递,满足了音频信号的传输路径要求;通过采用降噪算法和防漏音算法分别实现降噪功能和防漏音功能,提高了骨传导耳机的降噪和防漏音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骨传导耳机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声音处理模块和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连接模块,该电源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声音处理模块与连接模块进行信号传输,该声音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来自麦克风或其他音频源的模拟或数字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入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颅骨传递到使用者听觉神经的振动传递单元,该音频信号依次通过音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漏音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5、第一、声音信号采集:首先采集振动传递单元发出的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包含了耳机要传递给使用者的声音以及产生的漏音;
6、第二、信号处理:对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包括信号分析、滤波、相位调整,以生成与漏音声波相位相反的反相声波;
7、第三、生成反相声波:在信号处理完成后,生成一个与漏音声波相位相反的反相声波;该反相声波会被发送到耳机的扬声器或振动传递单元中,以便与漏音声波相遇并相互抵消;
8、第四、声音输出:经过处理的声音信号,包括原始声音信号和反相声波,会被输出到使用者的耳朵中。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降噪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10、第一、利用麦克风采集环境中的噪声:麦克风将环境中的噪声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
11、第二、对环境噪声进行建模:使用自适应滤波器估计和跟踪环境噪声的特性,通过监测噪声的统计特征和频谱分布信息,得到噪声的模型;
12、第三、利用噪声模型,将噪声从原始音频信号中减小或消除:使用数字滤波器,根据噪声模型的参数来抵消噪声成分。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波器包括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模块包括通过物理媒介将设备连接起来的有线连接单元和利用无线通信单元将设备连接起来的无线连接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包括蓝牙、wi-fi和超宽带。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成反相声波为:于骨传导耳机内置反向声波系统,能够识别漏音声波,并同时生成与漏音相反的反相声波,与漏音声波进行抵消。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传递单元为振子,该振子采用压电陶瓷材料,该压电陶瓷材料的振子作为振动源,接收来自音频设备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机械振动通过接触皮肤或骨头直接传递到使用者的内耳,实现声音的骨传导。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传递单元包括彼此相连接的用于产生低频振动信号的低频压电振子和用于产生高频振动信号的高频压电振子。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和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与锂电池电性连接,该充电接口包括type-c和micro usb。
19、一种骨传导耳机,采用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
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电源模块、声音处理模块和连接模块实现骨传导耳机电能的提供、声音处理和与外接设备的连接,保证了骨传导耳机的功能效果;通过采用音频输入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振动传递单元实现音频信号的输入接收、信号处理和振动传递,满足了音频信号的传输路径要求;通过采用降噪算法和防漏音算法分别实现降噪功能和防漏音功能,提高了骨传导耳机的降噪和防漏音性能。
2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声音处理模块和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连接模块,该电源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声音处理模块与连接模块进行信号传输,该声音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来自麦克风或其他音频源的模拟或数字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入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颅骨传递到使用者听觉神经的振动传递单元,该音频信号依次通过音频输入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振动传递单元;该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用于起到降低噪音作用的降噪算法和用于减少骨传导耳机漏音的防漏音算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音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通过物理媒介将设备连接起来的有线连接单元和利用无线通信单元将设备连接起来的无线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反相声波为:于骨传导耳机内置反向声波系统,能够识别漏音声波,并同时生成与漏音相反的反相声波,与漏音声波进行抵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单元为振子,该振子采用压电陶瓷材料,该压电陶瓷材料的振子作为振动源,接收来自音频设备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机械振动通过接触皮肤或骨头直接传递到使用者的内耳,实现声音的骨传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单元包括彼此相连接的用于产生低频振动信号的低频压电振子和用于产生高频振动信号的高频压电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和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与锂电池电性连接,该充电接口包括Type-C和Micro USB。
10.一种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声音处理模块和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连接模块,该电源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声音处理模块与连接模块进行信号传输,该声音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来自麦克风或其他音频源的模拟或数字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入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颅骨传递到使用者听觉神经的振动传递单元,该音频信号依次通过音频输入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振动传递单元;该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用于起到降低噪音作用的降噪算法和用于减少骨传导耳机漏音的防漏音算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音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通过物理媒介将设备连接起来的有线连接单元和利用无线通信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苓忠,赵正萍,伍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正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