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
技术介绍
1、通信基站作为信息网络的关键节点,其无间断运行是保障通信网络连续性和整体可靠性的基石,交流配电箱作为通信基站电力供应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前端交流电的安全接入与高效分配。交流配电箱集成了交流输入、精准输出、电能计量及防雷保护等多重功能,确保向各类通信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从而维系通信基站的持久运作。
2、传统配电箱通常仅具备基本的电源分配和保护功能,缺乏智能化的故障检测和应急响应机制;当配电箱发生故障时,出于安全考虑,首要步骤即是切断电源,再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电路诊断与修复;定期的维护检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故障,却也显著提升了运维成本;关键在于传统的断电检修方式可能影响通信基站的正常运行,造成数据遗失甚至通信服务暂停的严重后果,对用户体验及业务连续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包括:
4、箱体,包括设置在前端的门板,以及上下两端的输入线和输出线;
5、配电盘,用于输入电源的电能分配,以及电路的保护、监测和控制;
6、转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输入线和所述配电盘;
7、所述配电盘和所述转接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配电盘对应所述转接机构设置有两组,
8、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顶部内壁设置有安装盒,所述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安装盒内;
9、两组所述配电盘相对设置在所述门板宽度方向两侧,且分别通过活动支架沿垂直于所述门板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箱体靠近所述门板一侧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配电盘设置有活动挡块。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以及位于二者间的安装板,所述配电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11、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结构相同,且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固定导轨、滑动座和活动导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活动导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还与所述固定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
13、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导轨、所述滑动座和所述活动导轨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14、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摆动架和与其一端连接的连通器,所述摆动架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通器设置在支撑梁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对应所述支撑梁中部设置,且其旋转轴向与所述支撑梁长度方向垂直;
15、靠近所述支撑梁的长度两端分别对应两组所述配电盘设置有两个配电开关,所述配电开关包括分别连通所述输入线和所述配电盘的第一接电板和第二接电板,所述连通器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设置的接入端和导出端。
16、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器还包括连通所述接入端和所述导出端的导电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线外圈的感应线圈,所述导电线包括分别连通所述输入线中零线和火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17、所述摆动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分别设置在长度两端的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分别通过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连接另一所述伸缩杆并形成导电回路;
18、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连通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中部位置,且二者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同轴设置并在通电后产生同向磁场。
19、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活动杆上沿其长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电磁线圈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板簧,所述板簧驱动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固定杆;
20、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支撑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杆端部与滑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座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的中部均与所述箱体顶部内壁铰接,且其旋转轴向与所述支撑梁长度方向垂直;
22、在所述箱体顶部内壁对应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铰接点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侧;
23、在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朝向所述连通器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背向接电板铰接点设置。
24、进一步的,在所述接入端和所述导出端顶部均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在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上均对应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设置有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
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6、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两组配电盘通过转接机构实现与输入线的灵活连接,当任一配电盘发生故障时,通过转接机构使得另一配电盘独立接入电源,提高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转接机构具体通过感应线圈检测电流状态,配合电磁线圈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在配电盘故障情况下与另一配电盘之间的自动转接;配电系统能够根据电流状态自动进行转接操作,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顶部内壁设置有安装盒,所述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安装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以及位于二者间的安装板,所述配电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固定导轨、滑动座和活动导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活动导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还与所述固定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导轨、所述滑动座和所述活动导轨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还包括连通所述接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活动杆上沿其长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电磁线圈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板簧,所述板簧驱动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固定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的中部均与所述箱体顶部内壁铰接,且其旋转轴向与所述支撑梁长度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端和所述导出端顶部均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在所述第一接电板和所述第二接电板上均对应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设置有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顶部内壁设置有安装盒,所述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安装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以及位于二者间的安装板,所述配电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固定导轨、滑动座和活动导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活动导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还与所述固定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导轨、所述滑动座和所述活动导轨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