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低碳节能建筑领域,涉及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绿色生态节能建筑是指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建筑物,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绿色生态节能建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房屋楼顶的绿色生态节能建筑通常采用在外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达到绿色节能减排的目的。
2、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由于暴露在外,进而在异常天气中,缺少防护,导致装置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方向固定,不能很好的进行发电,发电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的太阳能电池板由于暴露在外,进而在异常天气中,缺少防护,导致装置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方向固定,不能很好的进行发电,发电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包括:
3、建筑体,建筑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建筑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转盘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转盘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环形槽相连通的气孔,建筑体的底部
4、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贯穿建筑体并与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进而调整u型板的角度。
5、进一步,控制组件包括贯穿建筑体顶部内壁的丝杆,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位于环形槽的内部,环形板的尺寸小于环形槽的尺寸,圆槽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呈环形设置,通风孔位于环形板的内部并与环形槽相连通。有益效果:可以控制通风孔的大小,改变通风量,便于换气过程的进行。
6、进一步,建筑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输入轴与第一转轴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轮,两个第一同步轮的外壁传动套设有同一条第一同步带,电磁离合器的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建筑体的顶部内壁,可以控制丝杆转动。
7、进一步,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u型板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u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防护壳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外部,可以调整安装架的角度。
8、进一步,矩形腔的内部转动贯穿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防护板,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轮,两个第二同步轮的外壁传动套设有同一条第二同步带。有益效果:通过第二同步带和第二同步轮将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传输给第二转轴,进而带动防护板转动。
9、进一步,防护板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防护垫与安装架配合使用,防护板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矩形板与安装架配合使用。有益效果:防护垫可以对安装架的一侧间隙进行防护,同时矩形板可以对防护板和u型板之间的间隙进行防护。
10、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的建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s1、将建筑体安装在建筑内部,并将转盘安装在圆槽的内部,将u型板安装在转盘的顶部,并安装好多个太阳能电池板;
12、s2、通过驱动组件可以控制转盘的转动,进而可以调整u型板的角度,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
13、s3、通过控制组件可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方便房屋内部的空气流通;
14、s4、通过调整组件可以调整安装架的角度,并且在安装架打开时可以将防护板打开,便于及时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防护,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通过保证防护板始终处于安装架的正上方,对安装架提供保护,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17、2、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通过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和朝向,进而可以方便太阳能电池发电。
18、3、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并且可以上下移动环形板,进而可以通过气孔,实现通风功能,并且可以控制下移高度,改变通风量的大小。
19、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5)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2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一端转动贯穿建筑体(1)并与转盘(1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贯穿建筑体(1)顶部内壁的丝杆(16),所述丝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9),所述环形板(9)的位于环形槽(14)的内部,所述环形板(9)的尺寸小于环形槽(14)的尺寸,所述圆槽(13)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0),多个所述通风孔(10)呈环形设置,所述通风孔(10)位于环形板(9)的内部并与环形槽(1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离合器(18),所述电磁离合器(18)的输入轴与第一转轴(23)的外壁均固定套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U型板(2)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3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33),所述第四转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2),所述第三转轴(29)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34),所述第四齿轮(34)与第三齿轮(32)相啮合,所述U型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30)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腔(28)的内部转动贯穿有第二转轴(27),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7)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防护板(4),所述第二转轴(27)和第四转轴(33)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轮(31),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31)的外壁传动套设有同一条第二同步带(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与安装架(5)配合使用,所述防护板(4)远离安装架(5)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26),所述矩形板(26)与安装架(5)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5)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2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一端转动贯穿建筑体(1)并与转盘(1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贯穿建筑体(1)顶部内壁的丝杆(16),所述丝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9),所述环形板(9)的位于环形槽(14)的内部,所述环形板(9)的尺寸小于环形槽(14)的尺寸,所述圆槽(13)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0),多个所述通风孔(10)呈环形设置,所述通风孔(10)位于环形板(9)的内部并与环形槽(1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离合器(18),所述电磁离合器(18)的输入轴与第一转轴(23)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轮(22),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22)的外壁传动套设有同一条第一同步带(21),所述电磁离合器(18)的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20),所述丝杆(16)的外壁螺纹套设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20)与第一齿轮(17)相啮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