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具体涉及一种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
技术介绍
1、冷等静压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将密封于柔性模具中的被压物料置于充满流体压力介质的高压缸中,利用高压设备对缸中的压力介质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压力介质将压力各向均等地传递至模具的表面,使被使用的模具在等静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的体积变形,压力均等地作用于模具表面时,模具内的粉末均匀地被压缩并致密化,其外形小于或相似于柔性模具的型腔。
2、目前,由于待静压材料需要在常温下拥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和固定的腔形,通常使用橡胶制品作为致密化的模具。现有的模具大多数为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腔体,例如立方形的模具。由于胶套装填粉末的位置在静压的过程中会受到压力而产生形变,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多边形相连的几个边角会产生形变,胶塞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一旦形变过大,导致胶塞的位置出现移动时容易造成压力介质流体沿变形位置流入腔体内部,导致产品被流体渗入。
3、现有工艺中,主要采用加高胶塞或外部采用钢制模具的方法改善密封效果。然而,加高胶塞后造成胶套的内部空间减少,并且脱模时难度加大;采用钢制模具外套时,由于胶塞和胶套之间是过盈配合,装入胶塞的胶套部分通常鼓出,因此钢制模具外套无法覆盖装入胶塞的胶套部分,进而导致变形仍然存在,无法彻底解决漏液的隐患。
4、因此,提供一种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所述模具能够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所述所模具包括橡胶套、橡胶塞和钢模;
4、所述橡胶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心连通设置的圆柱形的胶塞腔和产品腔;所述橡胶塞设置于胶塞腔内;所述胶塞腔的内径>所述产品腔的底面外接圆的直径;
5、所述钢模包括模套、上压板、下压板、压杆和螺杆;
6、所述上压板为圆环形;
7、所述上压板设置于所述橡胶塞的上方;所述模套套设于所述产品腔的外侧,且所述模套的顶部紧贴胶塞腔的底面向外延伸形成边缘轮廓为圆形的下压板;
8、所述上压板的上方沿直径方向设置压杆;
9、所述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层定位孔和下层定位孔;
10、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对应设置的通孔、上层定位孔和下层定位孔,且所述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母紧固。
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圆柱形的胶塞腔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形,避免现有胶套含有的边角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漏液,同时通过上压板、下压板、压杆和螺杆,能够将橡胶塞牢固地压紧在钢模的下压板上,即使橡胶塞的侧边发生变形也避免影响下方的产品腔,进一步提升模具的密封性。
12、本技术中,所述产品腔的形状一般为棱柱形,例如所述产品腔的形状可以为立方形。本技术中,一般下压板与所述上压板同心设置。
13、优选地,所述上压板的外圆直径>胶塞腔的外径。
14、优选地,所述下压板的外圆直径>胶塞腔的外径。
15、优选地,所述上压板的外圆直径>下压板的外圆直径。
16、优选地,所述压杆的数量至少为2个。
17、优选地,所述压杆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19、所述第二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20、优选地,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层定位孔和第一下层定位孔;
21、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在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上层定位孔和第二下层定位孔;
22、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在对应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上层定位孔和第三下层定位孔;
23、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在对应所述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四上层定位孔和第四下层定位孔。
24、优选地,所述螺杆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
25、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一上层定位孔和第一下层定位孔;
26、所述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二上层定位孔和第二下层定位孔;
27、所述第三螺杆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三上层定位孔和第三下层定位孔;
28、所述第四螺杆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四上层定位孔和第四下层定位孔;
29、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母紧固。
30、本技术提供的模具用于装填产品的操作过程如下:
31、将产品装入产品腔,然后将橡胶塞装入胶塞腔,将胶塞腔的侧壁周向由上至下依次采用橡皮筋、第一不锈钢喉箍、第二不锈钢喉箍和橡皮筋依次紧固,然后采用拉伸膜对胶塞腔的外侧进行至少5层包裹,能够防止胶塞腔的侧壁变形,防止漏渗;
32、然后,将橡胶套放入模套内,将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相互垂直地放置于上压板的上方,将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一上层定位孔和第一下层定位孔,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二上层定位孔和第二下层定位孔,第三螺杆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三上层定位孔和第三下层定位孔,第四螺杆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四上层定位孔和第四下层定位孔,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母紧固,从而完成产品的装填。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4、本技术提供的模具通过设置圆柱形的胶塞腔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形,避免现有胶套含有的边角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漏液的问题,同时通过上压板、下压板、压杆和螺杆,能够将橡胶塞牢固地压紧在钢模的下压板上,即使橡胶塞的侧边发生变形也避免影响下方的产品腔,进一步提升模具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橡胶套、橡胶塞和钢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的外圆直径>胶塞腔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的外圆直径>胶塞腔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的外圆直径>下压板的外圆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数量至少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层定位孔和第一下层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一上层定位孔和第一下层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橡胶套、橡胶塞和钢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的外圆直径>胶塞腔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的外圆直径>胶塞腔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的外圆直径>下压板的外圆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数量至少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冷等静压密封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沈安帅,周友平,曹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丰热等静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