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041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待测试的空气阴极;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有气管,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连通的气体管路;对气管输送的气体进行过滤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位于第二壳体和气管之间;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气管、第二壳体及第一壳体向待测空气阴极输入高压气体,模拟空气阴极结构工作压力,使用纯水配合压缩空气既能检测漏液情况,还能避免使用电解液和金属阳极留下使用痕迹,提高产品出货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阴极测试检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


技术介绍

1、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源存在两部分空气阴极结构,每部分空气阴极结构包括两片空气膜,一般是通过注塑将两空气膜间隔固定,形成上述空气阴极结构。空气膜具有防水透气和催化作用,装配好后空气阴极结构的开放端会被盖体密封,两空气膜之间盛装电解液,只能通过空气膜来进行透气作用。

2、由于制造误差、注塑模缺陷等问题,造成个别空气阴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电解液渗漏的问题。在产品出厂前的测试阶段,均通过了盛装清水的测试,在该测试过程中缺陷产品也不会产生漏液现象,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漏液。根据研究发现,这是由于金属空气电源在工作时金属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气体,造成空气阴极结构内部压力增加,存在缺陷的地方才会漏液。

3、但是直接以工作状态试漏会让产品存在使用痕迹,影响产品出货,为了在出厂前详细检查空气阴极结构是否漏水,我司研发了一种能模拟金属空气电源工作气压且不会产生使用痕迹的试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可以方便地对空气阴极进行无痕测试,在可以测试出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前提下,还不对产品产生使用痕迹,不影响产品的正常销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包括:

4、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待测试的空气阴极;

5、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有气管,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连通的气体管路;

6、对气管输送的气体进行过滤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位于第二壳体和气管之间。

7、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处连接空气阴极的密封圈,密封板上设置有与空气阴极联通的气孔;

8、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空气阴极的扣锁。

9、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盖体,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第一盖体的管接头。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二盖体;

11、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阀杆,阀杆顶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盖体。

12、优选地,所述限位件的截面为“z”形,所述第二盖体的截面为与限位件配合的“l”形。

13、优选地,所述阀杆底部具有密封斜面,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为阀座,阀座具有与密封斜面配合的斜边。

14、优选地,所述阀杆侧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件侧壁设置有伸入导向槽内部的凸起。

15、优选地,所述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内设置有滤网。

16、优选地,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有竖挡板,竖挡板位于第三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17、优选地,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有螺旋挡板,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

18、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9、1.通过气管、第二壳体及第一壳体向待测空气阴极输入高压气体,模拟空气阴极结构工作压力,使用纯水配合压缩空气既能检测漏液情况,还能避免使用电解液和金属阳极留下使用痕迹,提高产品出货品质。

20、2.通过第二壳体可实时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通过第一壳体对空气阴极进行连接固定密封,整体结构简单,重复使用,与使用电解液和金属阳极正式工作来试漏相比更加环保。

21、3.通过第三壳体对压缩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其中的油污或杂质进入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及待测空气阴极内,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定期打开以便清理其中收集的杂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处连接空气阴极的密封圈,密封板上设置有与空气阴极联通的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盖体,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第一盖体的管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二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为“Z”形,所述第二盖体的截面为与限位件配合的“L”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底部具有密封斜面,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为阀座,阀座具有与密封斜面配合的斜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侧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件侧壁设置有伸入导向槽内部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内设置有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有竖挡板,竖挡板位于第三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有螺旋挡板,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处连接空气阴极的密封圈,密封板上设置有与空气阴极联通的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盖体,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第一盖体的管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二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阴极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为“z”形,所述第二盖体的截面为与限位件配合的“l”形。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银王磊王朝阳孔敏张艳娜翟兆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