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椅,具体的涉及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
技术介绍
1、现有市面的单机芯或双机芯按摩椅,大多使用着重解决上半身按摩的机芯,对下半身按摩舒适度欠佳。下半身按摩区间为臀部和大腿部,臀部的特点是身体重量下压,承受的张力大,按摩不易深入,因此力度需求大;大腿部位的特点是由于承重部位紧绷,因此会使按摩头不易探出,而大腿其他部位则重量较小,受个体差别和坐姿影响,不易找正按摩位置,按摩效果难以达到要求。为此,需要一种下半身按摩机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下半身进行按摩,可通过气囊进行上下升降也可左右摆动按摩的机械手。
2、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包括托板、驱动电机和揉捏组件,其中驱动电机驱动揉捏组件,所述揉捏组件包括第一揉捏组件和第二揉捏组件,所述第一揉捏组件包括第一揉捏轴,第一揉捏轴上设有两个第一斜心座,每个所述第一斜心座外均套设有第一揉捏臂,所述第二揉捏组件包括第二揉捏轴,第二揉捏轴与第一揉捏轴之间相互平行且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揉捏轴上设有两个第二斜心座,每个所述第二斜心座外套设有第二揉捏臂,所述第一揉捏轴上的第一揉捏臂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揉捏轴上的第二揉捏臂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揉捏臂和第二揉捏臂位于同一轴线或前后错位设置于托板上。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揉捏轴上的第一揉捏臂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揉捏轴上的第二揉捏臂之间
4、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揉捏组件与托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以及设于升降板与托板之间的气囊,所述驱动电机、第一揉捏组件和第二揉捏组件均设于升降板远离气囊一面,所述气囊伸缩使升降板实现升降。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囊膨胀时能够抬升升降板,升降板从而抬升第一揉捏组件与第二揉捏组件,从而实现揉捏组件的抬升,从而能够让揉捏组件伸出并能够按摩人体下半身。
6、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板与升降板之间还设有托板转动架,托板转动架转动设于托板上,所述托板转动架内设有升降口,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导向凸块,导向凸块伸入升降口内实现与升降口内壁导向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板受到外力作用下通过导向凸块与托板转动架的配合实现与托板之间的倾斜摆动。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上可以通过设置导向凸块伸入升降口内从而实现导向凸块与升降口内壁的滑动配合,从而能够让气囊只起到对升降板进行升降的作用,气囊环绕设置在托板转动架的外周,气囊膨胀时,由于不同坐姿、体重的人坐在升降板处会导致升降板倾斜,升降板在受到倾斜的外部压力时就能通过导向凸块与托板转动架的配合实现与托板之间的倾斜摆动,而气囊的充气膨胀能够让导向凸块从升降口处逐渐上升,而当气囊放气后由于人体的自重,因此升降板上的导向凸块就从升降口处逐渐下降,从而实现升降板的升降,由于升降板的导向凸块与升降口始终是滑动配合的,因此即使气囊不充气,升降板受到倾斜的张力时也能够通过导向凸块与托板转动架的配合实现与托板之间的倾斜摆动。
8、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凸块朝向升降口一端设有容腔,所述驱动电机置于容腔内,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缺槽,所述托板转动架朝向升降板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块,所述气囊缩回升降板时所述升降块从缺槽内伸出。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机身可以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导向凸块则可以设置容腔从而包覆在驱动电机外,从而保护驱动电机,当气囊为未充气状态,此时升降块的大部分从缺槽处露出大部分,而气囊膨胀并上顶升降板时升降块则从缺槽内缩回,升降块贴着导向凸块设置,从而起到稳定的效果,同时由于仅有升降块的伸出,因此升降板上也能够预留更大的面积来安装揉捏组件。
10、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口位于两个升降块之间,两个所述升降块相对一面设有延伸至升降口内的滑槽,所述导向凸块朝向滑槽的两端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形状相同并供导向凸块与升降口导向滑动配合。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槽的形状可以设置成梯形,从而使导向凸块与升降口导向滑动配合时不容易偏移和滑脱,从而让导向凸块与升降口的导向滑动更为稳定。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包括托板(1)、驱动电机(2)和揉捏组件(3),其中驱动电机(2)驱动揉捏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组件(3)包括第一揉捏组件(3A)和第二揉捏组件(3B),所述第一揉捏组件(3A)包括第一揉捏轴(31),第一揉捏轴(31)上设有两个第一斜心座(32),每个所述第一斜心座(32)外均套设有第一揉捏臂(33),所述第二揉捏组件(3B)包括第二揉捏轴(41),第二揉捏轴(41)与第一揉捏轴(31)之间相互平行且通过齿轮组(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揉捏轴(41)上设有两个第二斜心座(42),每个所述第二斜心座(42)外套设有第二揉捏臂(43),所述第一揉捏轴上的第一揉捏臂(3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揉捏轴上的第二揉捏臂(43)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揉捏臂(33)和第二揉捏臂(43)位于同一轴线或前后错位设置于托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组件(3)与托板(1)之间设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板(61)以及设于升降板(61)与托板(1)之间的气囊(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与升降板(61)之间还设有托板转动架(71),托板转动架(71)转动设于托板(1)上,所述托板转动架(71)内设有升降口(72),所述升降板(61)上设有导向凸块(64),导向凸块(64)伸入升降口(72)内实现与升降口(72)内壁导向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板(61)受到外力作用下通过导向凸块(64)与托板转动架(71)的配合实现与托板(1)之间的倾斜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块(64)朝向升降口(72)一端设有容腔(73),所述驱动电机(2)置于容腔(73)内,所述升降板(6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缺槽(62),所述托板转动架(71)朝向升降板(61)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升降块(63),所述气囊(5)缩回升降板(61)时所述升降块(63)从缺槽(62)内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口(72)位于两个升降块(63)之间,两个所述升降块(63)相对一面设有延伸至升降口(72)内的滑槽(721),所述导向凸块(64)朝向滑槽(721)的两端设有滑块(641),滑块(641)与滑槽(721)形状相同并供导向凸块(64)与升降口(72)导向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包括托板(1)、驱动电机(2)和揉捏组件(3),其中驱动电机(2)驱动揉捏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组件(3)包括第一揉捏组件(3a)和第二揉捏组件(3b),所述第一揉捏组件(3a)包括第一揉捏轴(31),第一揉捏轴(31)上设有两个第一斜心座(32),每个所述第一斜心座(32)外均套设有第一揉捏臂(33),所述第二揉捏组件(3b)包括第二揉捏轴(41),第二揉捏轴(41)与第一揉捏轴(31)之间相互平行且通过齿轮组(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揉捏轴(41)上设有两个第二斜心座(42),每个所述第二斜心座(42)外套设有第二揉捏臂(43),所述第一揉捏轴上的第一揉捏臂(3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揉捏轴上的第二揉捏臂(43)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揉捏臂(33)和第二揉捏臂(43)位于同一轴线或前后错位设置于托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气囊升降板的拉杆对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组件(3)与托板(1)之间设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板(61)以及设于升降板(61)与托板(1)之间的气囊(5),所述驱动电机(2)、第一揉捏组件(3a)和第二揉捏组件(3b)均设于升降板远离气囊(5)一面,所述气囊(5)伸缩使升降板(61)实现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卫,陈清,蔡尤铁,冯兴重,李东田,吴凤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