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通过工厂预先制造好建筑构件,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组装的现代建筑。其中,装配式桁架楼承板作为建筑楼面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2、传统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一般为一体式结构,即其桁架机构和底模为固定连接方式,这就导致在浇筑完混凝土后拆卸底模较为困难,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能够显著提高装配式桁架楼承板的安装便捷性、结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机构、底模和多个锁定机构,其中,
4、所述桁架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模的一面上;
5、所述底模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桁架机构上;
6、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限位块、拉环、销轴、第二限位块和弹簧,其中,
7、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桁架机构的腹杆钢筋上,所述销轴的一端和所述连接块相连,所述销轴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8、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模的另一面上,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上,所述销轴的中部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销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环内;
9、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销轴上,所述弹簧设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能够显著提高装配式桁架楼承板的安装便捷性、结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
11、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柱卡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杆,其中,
14、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下弦钢筋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连接块相连。
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模的边缘处呈z字形折边状。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桁架机构的二个支座竖向钢筋中的一个的下端设置有套筒,另一个的上端设置有管卡。
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桁架机构的二个支座水平钢筋中的一个设置有二个管卡。
18、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机构(1)、底模(2)和多个锁定机构(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柱(22),所述第一限位块(32)设置有第二通孔(37),所述限位柱(22)卡在所述第二通孔(37)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4),其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的边缘处呈Z字形折边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机构(1)的二个支座竖向钢筋中的一个的下端设置有套筒(11),另一个的上端设置有管卡(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机构(1)的二个支座水平钢筋中的一个设置有二个管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机构(1)、底模(2)和多个锁定机构(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柱(22),所述第一限位块(32)设置有第二通孔(37),所述限位柱(22)卡在所述第二通孔(37)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4),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秀娇,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鲁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