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绍东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0311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包括架体、连接组件、支撑板、探测组件和防护组件,且架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架体的中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架体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探测组件,且探测组件的边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二转轴、防撞软杆和卡扣。该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地下管线测量装置采用推车形式进行作业,使得人员在作业时,可以推着管线测量装置移动,通过杆架中部孔槽的设置用于与支撑杆进行穿插对接,后续人员可根据自身高度来调整管线测量装置的使用高度,最后在探测框架的边侧设置可旋转的防撞软杆,配合尖端的卡扣,从而对防撞软杆进行支撑,能够在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测量,具体为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管线测量装置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是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铁道通信、工矿、基建单位改造、维修、普查地下管线的必备仪器之一。

2、现有的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在使用中大多是用手提的款式,长期手持易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同时无防护措施,在平地区域推动时易出现碰撞造成损伤,防护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包括架体、连接组件、支撑板、探测组件和防护组件,且架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架体的中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架体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探测组件,且探测组件的边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二转轴、防撞软杆和卡扣,且第二转轴的边侧设置有防撞软杆,所述防撞软杆的尖端边侧设置有卡扣。

3、进一步的,所述防撞软杆与第二转轴相连接,且防撞软杆呈包裹状。

4、进一步的,所述探测组件包括探测框架、底座、第一转轴和控制线束,且探测框架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底座,所述探测框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顶端边侧设置有控制线束。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把手、支板和收纳盒,且把手的边侧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设置有收纳盒。

6、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杆架、孔槽、连接杆和支撑杆,且杆架的中部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支撑杆。

7、进一步的,所述杆架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相连接,且连接杆与孔槽之间为嵌入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呈凹槽状,且支撑板与探测组件之间相配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地下管线测量装置采用推车形式进行作业,使得人员在作业时,可以推着管线测量装置移动,通过杆架中部孔槽的设置用于与支撑杆进行穿插对接,后续人员可根据自身高度来调整管线测量装置的使用高度,最后在探测框架的边侧设置可旋转的防撞软杆,配合尖端的卡扣,从而对防撞软杆进行支撑,能够在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防护。

10、通过杆架中部孔槽的设置用于与支撑杆进行穿插对接,使得连接杆穿插杆架和支撑杆,后续人员可根据自身高度来调整管线测量装置的使用高度,使其人员更加舒适的进行操作测量设备。

11、在探测框架的边侧设置可旋转的防撞软杆,在对路面上进行地下管道探测时,可以对探测框架的周边进行防护,而防撞软杆为橡胶柔性材质,且探测框架的尖端设置有卡扣,从而对防撞软杆进行支撑,能够在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防护,能够更好保护内部的管线探测零件,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包括架体(1)、连接组件(2)、支撑板(3)、探测组件(4)和防护组件(5),且架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架体(1)的中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架体(1)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探测组件(4),且探测组件(4)的边侧设置有防护组件(5),所述防护组件(5)包括第二转轴(501)、防撞软杆(502)和卡扣(503),且第二转轴(501)的边侧设置有防撞软杆(502),所述防撞软杆(502)的尖端边侧设置有卡扣(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软杆(502)与第二转轴(501)相连接,且防撞软杆(502)呈包裹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4)包括探测框架(401)、底座(402)、第一转轴(403)和控制线束(404),且探测框架(401)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底座(402),所述探测框架(40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轴(403),且第一转轴(403)的顶端边侧设置有控制线束(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把手(201)、支板(202)和收纳盒(203),且把手(201)的边侧设置有支板(202),所述支板(202)的底部设置有收纳盒(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杆架(101)、孔槽(102)、连接杆(103)和支撑杆(104),且杆架(101)的中部设置有孔槽(102),所述孔槽(10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103),且连接杆(103)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架(101)通过连接杆(103)与支撑杆(104)相连接,且连接杆(103)与孔槽(102)之间为嵌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呈凹槽状,且支撑板(3)与探测组件(4)之间相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包括架体(1)、连接组件(2)、支撑板(3)、探测组件(4)和防护组件(5),且架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架体(1)的中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架体(1)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探测组件(4),且探测组件(4)的边侧设置有防护组件(5),所述防护组件(5)包括第二转轴(501)、防撞软杆(502)和卡扣(503),且第二转轴(501)的边侧设置有防撞软杆(502),所述防撞软杆(502)的尖端边侧设置有卡扣(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软杆(502)与第二转轴(501)相连接,且防撞软杆(502)呈包裹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管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4)包括探测框架(401)、底座(402)、第一转轴(403)和控制线束(404),且探测框架(401)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底座(402),所述探测框架(40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轴(403),且第一转轴(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绍东邓建宗
申请(专利权)人:叶绍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