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994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自卸车车架后部两侧的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的下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座,卸货时滑动座沿滑槽向前运动,以使其下部压装在汽车后桥上,使车架与汽车后桥为刚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自卸车上设置防侧翻机构,使自卸车在举升后车箱卸载时,将汽车车架与车桥形成刚性接触,限制汽车一侧的钢板弹簧因偏载及车箱偏移举升而形成的变形,避免了因车箱发生过度偏转而造成车辆侧翻的现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卸车防侧翻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的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及国内主要产煤区周边的各条高速公路、 主要国道及公路干线上,长轴距、多轴的长车箱运煤自卸车,超长车箱的半挂运煤自卸车, 已是随处可见。汽车生产厂家为满足用户的加大装载容量要求,将车辆的轴距加大,把后车 箱加长及加高,使单车后车箱的长度已近9米,车箱的边栏板高度超过2. 2米。这样,使车 辆底盘的侧倾刚度大为减小,加剧了车辆卸载时,发生侧翻的机率。此外,在我国的各矿山、 水电、铁路、公路及各建筑工地上,大量使用的通用标准车宽的各型重型自卸汽车达数百万 辆之多,这些车辆在使用中,时常因超高、偏载或工地上的卸载场地不平及车辆在未停正的 状态下,举升后车箱卸载时,发生车辆侧翻而造成车辆损坏或人员伤、亡的事故。近年,我国 各地发生的中、重型自卸车翻车,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的事故频率已相当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或消除因汽车底 盘的动行程空位引起的车箱及车架相对于地面的横向过度转偏,减少或避免车辆发生侧翻 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自卸车车架后 部两侧的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的下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 座,卸货时滑动座沿滑槽向前运动,以使其下部压装在汽车后桥上,使车架与汽车后桥为刚 性接触。进一步,所述固定支座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座固定 连接,液压油缸加载后,活塞杆推动所述滑动座向前运动。进一步,所述液压油缸为单向液压油缸,油缸缸体内设置有回位弹簧,液压油缸卸 载后,回位弹簧拉动所述滑动座恢复原位。进一步,所述液压油缸的工作液压动力源为自卸车的液压系统。进一步,所述滑动座的下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调整垫板和楔形板,楔形板的前部设 置有楔口,以方便其滑动导入到所述汽车后桥上。进一步,所述滑槽为T形结构,所述滑动座通过其上部设置的T形滑道挂装在所述 滑槽内。进一步,所述滑动座的前下方,安装有用于缓冲所述汽车后桥与车架之间碰撞的 缓冲橡胶垫板。本技术通过在自卸车上设置防侧翻机构,使自卸车在举升后车箱卸载时,将 汽车车架与车桥形成刚性接触,限制汽车一侧的钢板弹簧因偏载及车箱偏移举升而形成的 变形,避免了因车箱发生过度偏转而造成车辆侧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自卸车正常运行过程中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卸车卸货时本技术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自卸车车架12后部两 侧的固定支座4,每个固定支座4的下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为T形 结构,滑动座5通过其上部设置的T形滑道挂装在滑槽11内。每个固定支座4的后部固定 连接有液压油缸6,其活塞杆10与滑动座5用带槽螺母拧紧并穿开口销防松来固定连接。液压油缸6加载后,活塞杆10推动滑动座5向前运动,本实施例中设置滑动座5 可在固定支座4的T形滑槽上滑动150mm左右。滑动座5的下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 调整垫板7和楔形板8,调整垫板7和楔形板8可随滑动座5移动,楔形板8的前部设置有 楔口 14,楔口 14方便了滑动座5滑动导入到汽车后桥1上。在本技术中通过调整调 整垫板7的厚度,可使本技术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在工作状态时,减小或消除楔形板8与 汽车后桥1的簧端鞍座3顶部的间隙,即使以使滑动座5整体压装在汽车后桥1上,使车架 12与汽车后桥1为刚性接触。本技术中,液压油缸6为单向液压油缸,液压油缸6的后端为油缸的进回油 口,液压油缸6的工作液压动力源为自卸车的液压系统,自卸车液压操纵系统通过油管9通 过并联方式与车辆左右两侧的液压油缸6相连通。本技术中通过在原车液压操纵阀后 加装气控液压转换阀,来实现本技术自卸车防侧翻机构与自卸车后车箱举升的转换操 作。油缸缸体内设置有回位弹簧13,液压油缸6卸载后,回位弹簧13拉动活塞杆10回 到油缸缸体内,进而通过活塞杆10拉动滑动座5恢复原位,从而使使车架12与汽车后桥1 脱离刚性接触,车箱即可为正常工作状态。本技术中滑动座5的前下方,安装有缓冲橡胶垫板,用于汽车正常行驶时,汽 车后桥1与车架12之间因后悬弹簧钢板2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撞击,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工作时,液压油缸6启动,活塞杆10推动滑动座5 向前运动,通过楔形板8的导入作用,滑动座5将压装到汽车后桥1的簧端鞍座3顶部,以 使滑动座5与汽车后桥1为刚性接触,从而使车架12与汽车后桥1为刚性接触,这样在车 箱左右两侧的刚性限定下,就避免了因为汽车一侧的钢板弹簧因偏载或车箱偏移举升而形 成的变形,避免了因车箱发生过度偏转而造成车辆侧翻的现象。在卸货完成后,液压油缸6 卸压,其内部设置的回位弹簧13将带动滑动座5整体恢复到原始位置,即使得车架12与汽 车后桥1脱离刚性接触,车箱恢复正常运输状态。本技术结构简单,没有改变原自卸车的结构,方便于现有自卸车的改装,改装 成本低,易于实际应用。权利要求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自卸车车架后部两侧的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的下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座,卸货时滑动座沿滑槽向前运动,以使其下部压装在汽车后桥上,使车架与汽车后桥为刚性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的后部固定连 接有液压油缸,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加载后,活塞杆推动所述滑动座 向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为单向液压油 缸,油缸缸体内设置有回位弹簧,液压油缸卸载后,回位弹簧拉动所述滑动座恢复原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的工作液压动 力源为自卸车的液压系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下部依次固定 连接有调整垫板和楔形板,楔形板的前部设置有楔口,以方便其滑动导入到所述汽车后桥 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T形结构,所述滑 动座通过其上部设置的T形滑道挂装在所述滑槽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前下方,安装有 用于缓冲所述汽车后桥与车架之间碰撞的缓冲橡胶垫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自卸车车架后部两侧的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的下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座,卸货时滑动座沿滑槽向前运动,以使其下部压装在汽车后桥上,使车架与汽车后桥为刚性接触,本技术通过在自卸车上设置防侧翻机构,使自卸车在举升后车箱卸载时,将汽车车架与车桥形成刚性接触,限制汽车一侧的钢板弹簧因偏载及车箱偏移举升而形成的变形,避免了因车箱发生过度偏转而造成车辆侧翻的现象。文档编号B60G17/027GK201597410SQ20102000048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赵永胜 申请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兴特种车辆制造有限责任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卸车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自卸车车架后部两侧的固定支座,该固定支座的下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座,卸货时滑动座沿滑槽向前运动,以使其下部压装在汽车后桥上,使车架与汽车后桥为刚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兴特种车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