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1、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分为有极性灭弧和无极性灭弧,其中有极性指接触器使用过程中需按接触器所标正负极进行接线,若出现接触器接线错误,会造成接触器通断异常引起接触器失效。无极性指接触器使用过程中无需区分正负极,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由于其安装方便和较高的可靠性,目前越来越受各种配电领域所青睐,由于传统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仅靠两块永磁体提供灭弧磁场,随着接触器负载需求越来越大,为保证接触器灭弧磁场强度,接触器所用永磁体体积大越来越大,装配过程中较难装配,且接触器外形尺寸大。
2、由于接触器外形尺寸有限,大负载的有极性直流接触器灭弧磁场强度往往达不到要求,造成直流接触器断开过程中燃弧时间较长,从而影响接触器电寿命。
3、传统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主要靠两块永磁体形成的磁场灭弧,当接触器开断的负载较大时,为满足灭弧所需的磁场强度,接触器所用永磁体体积较大,导致接触器装配过程中难以装配,接触器外形尺寸较大。
4、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wo2023096163a1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电弧室及包括该电弧室的直流继电器,该直流继电器灭弧系统包含4块永磁体和2片导磁片,4块同向(n级)的永磁体为继电器灭弧系统提供磁场,两块导磁片具有减少漏磁增强磁场的作用,该结构在外形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灭弧能力相对于传统的灭弧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结构吹弧方向为磁钢安装方向,燃弧空间较窄,电弧在磁场中运动易打到灭弧腔体内部上,不利于电弧的快速熄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具有更快的电弧运动速度和更宽的燃弧空间,有利于快速吹灭电弧,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包括固定架、四块永磁体和四个导磁片;固定架为矩形结构,四块永磁体分别镶嵌在固定架的四个侧板上的矩形孔内;其中两块相对设置的永磁体的n极朝向固定架的内部;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永磁体的s极朝向固定架的内部;导磁片具备两块相互垂直的延伸部;导磁片安装在固定架的拐角位置处,且每个导磁片的两块延伸部分别贴合在相邻两个永磁体的外表面上。
3、优选的,四块永磁体分别依次设置在固定架的四个侧板上的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第三永磁体、以及第四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与第三永磁体分别镶嵌在固定架的左右两侧板上,且第一永磁体与第三永磁体的n极朝向固定架的内部;第二永磁体与第四永磁体分别镶嵌在固定架的前后两侧板上,且第二永磁体与第四永磁体的s极朝向固定架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侧板外表面的上、下边缘分别向外凸起形成上卡台、下卡台;上卡台与下卡台之间形成横向卡槽;所述导磁片的延伸部安装在该横向卡槽内。
5、优选的,所述导磁片的延伸部与所述上卡台、下卡台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6、优选的,所述下卡台高度大于所述上卡台的高度。
7、优选的,相邻两个导磁片的延伸部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0.3mm。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四个拐角壁厚减小形成减轻凹陷。
9、优选的,所述导磁片还包括连接部,两块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在连接部的两侧;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减轻凹陷内。
10、优选的,在每块永磁体的其中一角位置处设置有倒斜角,对应的矩形孔上也设置对应的倒斜角;不同永磁体倒斜角的部位不同。
11、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直流接触器,该直流接触器包括上述灭弧结构。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在本技术中,通过将四块永磁体分别镶嵌在固定架的四个侧板上的矩形孔内,且其中两块相对设置的永磁体的n极朝向固定架的内部;另外两块相对设置的永磁体的s极朝向固定架的内部,这样使得接触器无论那边接电源正极,电弧在磁场中所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均为朝向灭弧结构的斜对角方向,即朝向固定架的拐角方向,接触器无极性要求,且接触器吹弧空间更大,电弧打在陶瓷座上的可能性降低,提高产品使用稳定性。
14、(2)本本技术所提供的灭弧结构中沿吹弧方向的磁场强度呈上升趋势,电弧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洛伦兹力越来越大,电弧动作速度较快,更有利于电弧运动到触点边缘快速熄灭,缩短接触器燃弧时间。
15、(3)由于该灭弧结构理论吹弧方向为灭弧腔室斜对角方向,即朝向固定架的拐角方向,燃弧空间大,降低了接触器使用过程中,电弧打到灭弧腔体内部的风险,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安全性。
16、(4)相同的灭弧磁场强度下,本技术所需永磁体体积小,更有利于产品装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四块永磁体和四个导磁片(3);固定架(1)为矩形结构,四块永磁体分别镶嵌在固定架(1)的四个侧板上的矩形孔(1a)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四块永磁体分别依次设置在固定架(1)的四个侧板上的第一永磁体(2a)、第二永磁体(2b)、第三永磁体(2c)、以及第四永磁体(2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侧板外表面的上、下边缘分别向外凸起形成上卡台(1c)、下卡台(1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片(3)的延伸部(3a)与所述上卡台(1c)、下卡台(1d)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台(1d)高度大于所述上卡台(1c)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磁片(3)的延伸部(3a)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0.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四个拐角壁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片(3)还包括连接部(3b),两块所述延伸部(3a)一体成型在连接部(3b)的两侧;所述连接部(3b)设置于所述减轻凹陷(1b)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块永磁体的其中一角位置处设置有倒斜角,对应的矩形孔(1a)上也设置对应的倒斜角;不同永磁体倒斜角的部位不同。
10.一种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该直流接触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灭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四块永磁体和四个导磁片(3);固定架(1)为矩形结构,四块永磁体分别镶嵌在固定架(1)的四个侧板上的矩形孔(1a)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四块永磁体分别依次设置在固定架(1)的四个侧板上的第一永磁体(2a)、第二永磁体(2b)、第三永磁体(2c)、以及第四永磁体(2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侧板外表面的上、下边缘分别向外凸起形成上卡台(1c)、下卡台(1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片(3)的延伸部(3a)与所述上卡台(1c)、下卡台(1d)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台(1d)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王建雄,马伟,李志,邓昌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