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管片安装于隧道内壁,用于支撑开挖完成后的土体,在盾构过程中需要进行同步注浆操作,以向盾构管片和隧道内壁之间注入泥浆,从而填补盾构管片和隧道内壁之间的间隙,使得盾构管片能稳定支撑隧道内壁。由于同步注浆的浆液具有流动性,容易导致盾构管片出现上浮现象,从而导致管片错台,直接影响隧道的成型质量。此外,在地下水丰富及高压水地区,管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受到浮力作用,当管片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时,盾构管片同样会出现上浮现象。同时,盾构管片在安装时会出现安装误差,也会导致管片上浮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能够防止盾构管片上浮,保证隧道的成形质量。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用于隧道的施工,所述隧道的内壁通过多个盾构管片支撑,包括:
4、检测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盾构管片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和设置于所述检测杆上的测量件,所述检测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盾构管片转动连接,所述测量件用于测量相邻两个所述盾构管片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所述相对倾斜角度为所述检测杆与所述隧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5、注浆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盾构管片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达到预设倾斜角度时,所述注浆机构能向对应的所述盾构管片与所述隧道的内壁之间注入泥浆。
6、作为优选
7、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测量件和所述注浆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杆的两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盾构管片固接。
9、作为优选,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检测杆的一端通过胶片粘接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
10、作为优选,所述盾构管片呈环形,所述盾构管片包括多个拱形的管片单元,多个所述管片单元拼装形成所述盾构管片,每个所述管片单元上均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机构能通过所述注浆孔向所述盾构管片和所述隧道的内壁之间注入泥浆。
11、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盾构管片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组件,多个所述检测组件与多个所述管片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检测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片单元转动连接。
12、作为优选,还包括注浆囊,所述注浆囊与所述管片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注浆囊设置于所述管片单元的外壁上,且与所述注浆孔连通,泥浆能通过所述注浆孔注入所述注浆囊内。
13、作为优选,所述注浆机构包括储存罐和驱动件,所述储存罐内存储有泥浆,所述驱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注浆孔连通,所述驱动件能将泥浆输送至所述注浆孔内。
14、作为优选,所述测量件为倾角仪。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相邻的盾构管片之间转动连接有检测杆,当任一盾构管片上浮时,相邻的两个盾构管片之间会产生错台,并且带动与之相连的检测杆发生转动,使得检测杆与隧道的轴线之间产生夹角,此夹角即为相邻两个盾构管片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相对倾斜角度越大则代表错台量越大,因此通过测量相邻两个盾构管片之间的夹角即可判定盾构管片的上浮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测量件能实时检测相邻两个盾构管片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当相对倾斜角度达到预设倾斜角度时,注浆机构能够向对应的盾构管片和隧道内壁之间注入泥浆,从而精确抑制盾构管片的上浮,保证隧道的成型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用于隧道(100)的施工,所述隧道(100)的内壁通过多个盾构管片(1)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倾斜角度为α,第一级所述盾构管片(1)和第二级所述盾构管片(1)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为β,α≥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测量件和所述注浆机构(3)均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2)的两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连杆(21),所述连杆(21)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杆(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盾构管片(1)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远离所述检测杆(2)的一端通过胶片粘接于所述盾构管片(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管片(1)呈环形,所述盾构管片(1)包括多个拱形的管片单元,多个所述管片单元拼装形成所述盾构管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盾构管片(1)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组件,多个所述检测组件与多个所述管片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检测杆(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片单元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囊,所述注浆囊与所述管片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注浆囊设置于所述管片单元的外壁上,且与所述注浆孔连通,泥浆能通过所述注浆孔注入所述注浆囊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机构(3)包括储存罐(31)和驱动件(32),所述储存罐(31)内存储有泥浆,所述驱动件(32)的输入端与所述储存罐(31)连通,所述驱动件(32)的输出端与所述注浆孔连通,所述驱动件(32)能将泥浆输送至所述注浆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为倾角仪。
...【技术特征摘要】
1.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用于隧道(100)的施工,所述隧道(100)的内壁通过多个盾构管片(1)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倾斜角度为α,第一级所述盾构管片(1)和第二级所述盾构管片(1)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为β,α≥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测量件和所述注浆机构(3)均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2)的两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连杆(21),所述连杆(21)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杆(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盾构管片(1)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远离所述检测杆(2)的一端通过胶片粘接于所述盾构管片(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盾构管片上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管片(1)呈环形,所述盾构管片(1)包括多个拱形的管片单元,多个所述管片单元拼装形成所述盾构管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凡,张华锋,周欢,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