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1、棘轮扳手指的是一种手动螺丝松紧工具,单头、双头多规格活动柄棘轮梅花扳手,由不同规格尺寸的主梅花套和从梅花套通过铰接键的阴键和阳键咬合的方式连接的,且由于一个梅花套具有两个规格的梅花形通孔,使它可以用于两种规格螺丝的松紧,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省了原材料和工时费用,并且活动扳柄可以方便地调整扳手使用角度。
2、已经公布的公告号为cn218194888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可靠稳定的棘轮扳手,该技术通过缓冲弹簧二和抵接柱的配合使用,即可对棘齿在工作时进行缓冲,大大的减小棘齿在工作时与齿牙之间的磨损达到了解决在长时间使用后易使得棘轮扳手的结构不稳定;但是上述公布的专利文件中棘轮扳手的整体长度是固定的,无法对其长度进行调节,在一些装配空间狭小且受限的位置使用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棘轮扳手的整体长度是固定的,无法对其长度进行调节,在一些装配空间狭小且受限的位置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包括头部外壳、棘轮、棘齿、转动杆和齿牙,所述头部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干,所述主干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底壁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条,所述主干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调节外壳,所述滑动条固定安装在调节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条的外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槽和滑动条,便于调节外壳在主干的外表面滑动,以此来控制主干的露出长度,通过限位单元和限位孔,使调节外壳和主干两者实现固定,从而对棘轮扳手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单元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滑动贯穿调节外壳延伸到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限位杆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和安装孔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定位块和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对限位孔的位置进行调节。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限位孔在滑动槽的内底壁呈线性阵列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相适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棘轮扳手的整体长度时,通过拉动定位块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使限位杆从限位孔的内部脱离,此时可以拉动主干来调整主干和调节外壳两者组合在一起的长度,长度调整完成后松开定位块,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杆向下移动重新插接到限位孔的内部,将调节外壳和主干两者固定在一起。
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干的内部位于滑动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动条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调节外壳在滑动的过程中与主干发生脱离。
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部外壳的内部位于齿牙的一侧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齿牙相互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弹簧和抵接柱的配合使用,即可对棘齿在工作时进行缓冲,大大的减小棘齿在工作时与齿牙之间的磨损,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部外壳的内部位于齿牙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头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安装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安装螺栓与安装座相适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盖体和头部外壳组装在一起。
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外壳的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包裹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工人在使用棘轮扳手时的舒适性,不会出现手滑的情况发生。
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外壳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扳手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动槽和滑动条,便于调节外壳在主干的外表面滑动,以此来控制主干的露出长度,通过限位单元和限位孔,使调节外壳和主干两者实现固定,从而对棘轮扳手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起来灵活方便,通过缓冲弹簧和抵接柱的配合使用,即可对棘齿在工作时进行缓冲,大大的减小棘齿在工作时与齿牙之间的磨损,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20、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包括头部外壳(1)、棘轮(5)、棘齿(6)、转动杆(7)和齿牙(8),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干(3),所述主干(3)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4),所述滑动槽(14)的内底壁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6),所述滑动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条(17),所述主干(3)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调节外壳(4),所述滑动条(17)固定安装在调节外壳(4)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条(17)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安装孔(20),所述安装孔(2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单元(18),所述调节外壳(4)通过限位单元(18)与主干(3)实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18)包连接杆(181),所述连接杆(1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孔(16),所述连接杆(181)的另一端滑动贯穿调节外壳(4)延伸到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84),所述连接杆(181)的外表面靠近限位杆(183)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182),所述复位弹簧(18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83)和安装孔(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3)的内部位于滑动槽(1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滑动条(17)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块(19)在限位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外壳(1)的内部位于齿牙(8)的一侧开设有空槽(9),所述空槽(9)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10),所述缓冲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柱(11),所述抵接柱(11)与齿牙(8)相互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外壳(1)的内部位于齿牙(8)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座(12),所述头部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与安装螺栓(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螺栓(1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座(12)的内部,所述安装螺栓(13)与安装座(1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外壳(4)的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包裹有橡胶套(22),所述橡胶套(2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外壳(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扳手头(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包括头部外壳(1)、棘轮(5)、棘齿(6)、转动杆(7)和齿牙(8),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干(3),所述主干(3)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4),所述滑动槽(14)的内底壁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6),所述滑动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条(17),所述主干(3)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调节外壳(4),所述滑动条(17)固定安装在调节外壳(4)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条(17)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安装孔(20),所述安装孔(2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单元(18),所述调节外壳(4)通过限位单元(18)与主干(3)实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18)包连接杆(181),所述连接杆(1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孔(16),所述连接杆(181)的另一端滑动贯穿调节外壳(4)延伸到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84),所述连接杆(181)的外表面靠近限位杆(183)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182),所述复位弹簧(18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83)和安装孔(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双头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限位孔(16)在滑动槽(14)的内底壁呈线性阵列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杆(183)与限位孔(16)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伯定,李金书,赵高红,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金太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