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9806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5
本技术涉及术后矫形器械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包括支具本体和护袜,所述支具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连接在外壳上的约束带,所述护袜可拆卸地连接在外壳上,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所述护袜的袜口位于腿承托部上,所述约束带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袜夹,所述腿承托部上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第二袜夹,所述第一袜夹与第二袜夹均与护袜的袜口相对布置,以适于通过夹持袜口的方式将袜口打开。本申请中的支具具有可使得佩戴过程干净卫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踝足矫形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踝关节镜术后支具


技术介绍

1、踝关节镜术后患者需要佩戴支具,现有的踝足支具,例如公开号为cn203693853u,公开日为2014-07-09的中国专利所描述的那样,一般包括外壳、护套以及约束绑带,其中外壳与患者的踝足部结构相贴合,护套与患者的皮肤贴合,约束绑带用于将支具约束在患者的踝足处。其中护套是由腿部侧护套、足部侧护套以及脚踝侧护套等多个部分经过缝制连接并包裹在外壳上。

2、然而踝关节镜术后的恢复期内,患者的伤口处仍需定期涂抹药剂,若患者佩戴上述方案中所描述的踝足支具,容易使药剂或污渍沾染到护套表面,长此以往则容易导致伤口处交叉感染,延长恢复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踝关节镜术后支具,该支具具有能够让患者方便地穿戴护袜,且使得支具的佩戴过程干净卫生的优点。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包括支具本体和护袜,所述支具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连接在外壳上的约束带,所述护袜可拆卸地连接在外壳上,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所述护袜的袜口位于腿承托部上,所述约束带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袜夹,所述腿承托部上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第二袜夹,所述第一袜夹与第二袜夹均与护袜的袜口相对布置,以适于通过夹持袜口的方式将袜口打开。

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支具在现有支具的基础上增设了护袜,通过在约束带上可拆卸地设置第一袜夹,在腿承托部上设置第二袜夹,将护袜的袜口打开,患者穿戴支具的同时就可使足部穿入护袜,护袜拆卸、更换容易,清洗也较为方便,因此可使得支具的佩戴更加干净卫生。

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采取技术措施如下:

6、进一步地,所述约束带上具有袜夹孔,所述第一袜夹嵌置在袜夹孔内。

7、在该优化方案中,第一袜夹嵌置在袜夹孔内,第二袜夹是设置在容置槽内,因此支具外壳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并不会影响患者使用支具的舒适感。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袜夹包括相铰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夹臂导引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端以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夹臂导引部上。

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袜夹开闭的袜夹开闭机构,所述袜夹开闭机构包括多连杆部件和弹性压块,所述弹性压块位于足承托部的下方且其上端能够抵靠足承托部,所述弹性压块用于将来自足承托部上的压力传递至多连杆部件,所述多连杆部件的一侧铰接在外壳上且能够在弹性压块的压力作用下沿横向推动第二袜夹的左、右夹臂打开并能够在弹力作用下复位。

10、在上述优化的方案中,通过由多连杆部件和弹性压块组成的袜夹开闭机构,在患者未穿入支具时将护袜的袜口打开,在患者的足部穿入护袜并且到达足承托部时,通过对弹性压块施加压力,将压力传递至多连杆部件从而快速打开第二袜夹,并且在弹力作用下第二袜夹可复位,从而患者无需从腿后部操作第二袜夹开闭,即可松开袜口的一侧,第一袜夹位于约束带上也即位于腿前部,患者可从腿前部操作第一袜夹开闭,相对较为方便容易,从而松开袜口的另一侧,护袜贴合至患者的皮肤,因此上述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操作难度。

11、进一步地,所述足承托部的下部设置有升降导槽,所述弹性压块包括活动压块和弹簧,所述活动压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升降导槽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活动压块与升降导槽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多连杆部件包括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以及l型联动杆,其中所述第一推拉杆位于足承托部的下方,且第一推拉杆的一端与l型联动杆相连接,其另一端铰接在活动压块上,所述第二推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袜夹的左、右夹臂以能够推拉左、右夹臂,其另一端铰接在l型联动杆上,所述l型联动杆铰接在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之间的连接处。

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导槽的槽底设置有扣合部,所述活动压块上设置有与扣合部相匹配的卡扣。

14、进一步地,所述约束带包括与腿承托部相对应的腿部约束带以及与足承托部相对应的足部约束带,所述腿部约束带和足部约束带上均设置有第一袜夹,所述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之间的踝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凹部内设置有用于粘住护袜袜跟的粘扣带。

15、进一步地,所述足承托部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测量患肢重量的计重板。

16、进一步地,所述腿承托部的背部设置有用于对患肢实施提拉锻炼的手拉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本体和护袜,所述支具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连接在外壳上的约束带,所述护袜可拆卸地连接在外壳上,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所述护袜的袜口位于腿承托部上,所述约束带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袜夹,所述腿承托部上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第二袜夹,所述第一袜夹与第二袜夹均与护袜的袜口相对布置,以适于通过夹持袜口的方式将袜口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上具有袜夹孔,所述第一袜夹嵌置在袜夹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袜夹包括相铰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夹臂导引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端以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夹臂导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袜夹开闭的袜夹开闭机构,所述袜夹开闭机构包括多连杆部件和弹性压块,所述弹性压块位于足承托部的下方且其上端能够抵靠足承托部,所述弹性压块用于将来自足承托部上的压力传递至多连杆部件,所述多连杆部件的一侧铰接在外壳上且能够在弹性压块的压力作用下沿横向推动第二袜夹的左、右夹臂打开并能够在弹力作用下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承托部的下部设置有升降导槽,所述弹性压块包括活动压块和弹簧,所述活动压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升降导槽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活动压块与升降导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部件包括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以及L型联动杆,其中所述第一推拉杆位于足承托部的下方,且第一推拉杆的一端与L型联动杆相连接,其另一端铰接在活动压块上,所述第二推拉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袜夹的左、右夹臂以能够推拉左、右夹臂,其另一端铰接在L型联动杆上,所述L型联动杆铰接在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之间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槽的槽底设置有扣合部,所述活动压块上设置有与扣合部相匹配的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包括与腿承托部相对应的腿部约束带以及与足承托部相对应的足部约束带,所述腿部约束带和足部约束带上均设置有第一袜夹,所述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之间的踝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凹部内设置有用于粘住护袜袜跟的粘扣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承托部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测量患肢重量的计重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承托部的背部设置有用于对患肢实施提拉锻炼的手拉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本体和护袜,所述支具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连接在外壳上的约束带,所述护袜可拆卸地连接在外壳上,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腿承托部和足承托部,所述护袜的袜口位于腿承托部上,所述约束带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袜夹,所述腿承托部上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具有第二袜夹,所述第一袜夹与第二袜夹均与护袜的袜口相对布置,以适于通过夹持袜口的方式将袜口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上具有袜夹孔,所述第一袜夹嵌置在袜夹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袜夹包括相铰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夹臂导引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端以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夹臂导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袜夹开闭的袜夹开闭机构,所述袜夹开闭机构包括多连杆部件和弹性压块,所述弹性压块位于足承托部的下方且其上端能够抵靠足承托部,所述弹性压块用于将来自足承托部上的压力传递至多连杆部件,所述多连杆部件的一侧铰接在外壳上且能够在弹性压块的压力作用下沿横向推动第二袜夹的左、右夹臂打开并能够在弹力作用下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关节镜术后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承托部的下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筝王文娟马新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