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呼吸机连接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
技术介绍
1、呼吸机对于那些无法独立呼吸的患者至关重要,它能通过向患者的肺部输送氧气,帮助患者呼吸,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正常水平,通常用于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救情况下。呼吸机连接管是呼吸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面罩连接起来,实现氧气的输送和交换。但是,现有的呼吸机连接管存在连接不稳固,密封性不好,容易积液等问题,容易导致呼吸机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提升呼吸机使用效果,需要增强呼吸机连接管的连接稳固性和密封性,以及解决连接管积液问题。
2、相关技术中的其中一个不足是:现有的呼吸机连接管存在连接不稳固、密封性不好和容易积液的问题。
3、由此可见,提供一种连接稳固、密封性强,能够排出积液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了呼吸机连接管连接不稳固、密封性不好和容易积液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本体,连接管本体内部空心且具有一个拐角,连接管本体包括面罩端和呼吸机端;积液部件,积液部件设于连接管本体的拐角处,积液部件包括积液仓和排液器;其中,积液仓与排液器连通,可调节排液器将积液仓中积液排出;内嵌部件,内嵌部件设于面罩端,内嵌部件包括螺纹管和第一内管,第一内管置于螺纹管内部;套帽部件,套帽部件包括螺纹帽和第二内管,且第二内管置于螺纹帽内部,套帽部件设于呼吸面罩上;其中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积液部件设于连接管本体的拐角处,连接管内产生的液体可有效被收集至积液仓中,且积液仓与排液器连通,可根据实际积液情况,控制排液器将收集于积液仓中积液排出。内嵌部件设于连接管本体上,套帽部件设于呼吸面罩上,连接管和呼吸面罩通过螺纹管和螺纹帽之间的旋转结构,可以牢固的地连接在一起。连接管和呼吸面罩之间氧气的传递是通过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连接管和呼吸面罩连接时,第一内管插入第二内管,通过调节螺纹帽在螺纹管上的旋转,可调节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之间的连接紧密度,以此可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连接管与呼吸机面罩间的密封性。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内管的孔径在远离连接管本体的方向逐渐变小。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管和呼吸面罩之间是通过第一内管插入第二内管来完成氧气的传输的,本实例中第一内管的孔径在远离连接管本体的方向逐渐变小,可以实现当第一内管插入第二内管时,第二内管肯定可以找到一个跟自己孔径一样大的点,再通过螺纹管和螺纹帽的固定,便可实现有效保证连接管与呼吸面罩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增加了面部呼吸机的供氧效果。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内管上还安装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其中,螺纹帽置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螺纹帽能相对于第二内管活动。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都安装在第二内管上,他们可以有效限制螺纹帽的活动。其中,第二限位块设于靠近螺纹帽内螺纹的位置,因为螺纹帽和第二内管之间是分离的,第二限位块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止螺纹帽脱离第二内管,并且,当螺纹帽和螺纹管连接时,螺纹帽可以带动第二内管向第一内管方向移动,使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增强密封性。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排液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安装空间,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橡胶块,橡胶块置于安装空间内,橡胶块内部设有通孔;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置于安装空间内,并连接壳体与橡胶块;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橡胶块连接,且部分置于壳体外;其中,驱动部件驱动橡胶块至通孔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对齐时,积液仓中积液可通过排液器排出。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使积液仓中的积液可以通过进水口进入排液器,再通过出水口从排液器中排出。又通过在安装空间内设置一个有通孔的橡胶块,当橡胶块上的通孔和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对齐时,排液器可以排液;当橡胶块上的通孔和壳体上的净水口和出水口完全错开时,排液器便停止工作。通在橡胶块两端分别安装第一弹性部件和驱动部件,便可实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将积液仓中的积液排出,以此,增加了连接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壳体内还安装有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其中,橡胶块移动至与第一阻挡块接触时,通孔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对齐;橡胶块移动至与第二阻挡块接触时,通孔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完全错开。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安装空间内设置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可以有效实现限制橡胶块精确移动的效果。其中,第一阻挡块设于安装空间内,靠近第一弹性部件的一侧,当橡胶块移动至与第一阻挡块接触时,通孔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对齐,排液器将开始排液;当橡胶块移动至与第二阻挡块接触时,通孔便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完全错开。由此,通过简单设置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便实现了精准限制排液器排液的技术效果。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驱动部件包括驱动轴、第二弹性部件和驱动头;其中,驱动轴连接橡胶块和驱动头,第二弹性部件置于驱动轴上,并置于驱动头和壳体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驱动头和壳体之间安装第二弹性部件,便可实现驱动部件在将橡胶块驱动到指定位置后自动回弹的效果。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积液仓中还安装有挡流板,挡流板在积液仓中向靠近呼吸机端方向延伸,并向靠近排液器方向倾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积液仓中安装挡流板,可有效解决积液回流至呼吸面罩的问题。其中,挡流板在积液仓中向靠近呼吸机端方向延伸,可阻止积液仓中积液流向呼吸面罩;挡流板向靠近排液器方向倾斜,可以使连接管中产生的积液顺利流向积液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呼吸面罩和面部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呼吸面罩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32)的孔径在远离所述连接管本体(10)的方向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管(42)上还安装有第一限位块(421)和第二限位块(4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器(2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1)内还安装有第一阻挡块(226)和第二阻挡块(22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25)包括驱动轴(2251)、第二弹性部件(2252)和驱动头(225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仓(21)中还安装有挡流板(211),所述挡流板(211)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呼吸面罩和面部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呼吸面罩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32)的孔径在远离所述连接管本体(10)的方向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管(42)上还安装有第一限位块(421)和第二限位块(4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部呼吸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器(22)包括: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兰英,杨凤凤,钱梦娇,徐榆,周采芹,周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州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