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学镜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9752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为固定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群组为对焦透镜组,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一群组与所述第二群组之间及所述第二群组与所述成像面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可变;所述第一群组的焦距fa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20<fa/fb<‑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能够实现镜头从广角状态到微距状态的光学连续变焦,可实现广角拍摄和微距拍摄相兼容的优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移动设备拍摄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摄像头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拍摄需求,摄像头已经从单镜头发展到双镜头、三镜头乃至四镜头等多种配置。但是,受限于移动设备有限大小的尺寸,以及使用手感轻薄化的发展潮流,这种使用多颗完成不同场合拍摄需求的镜头配置是行不通的。因此,为了实现多样化的拍摄需求,可以采用一颗镜头兼容多种拍摄效果的设计方案和镜头开发理念,这必然也是移动设备中摄影模组小型化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通过改变不同群组间的空气间隔距离,能够实现镜头从广角状态到微距状态的光学连续变焦,极大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光学镜头,由六片透镜组成,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群组;

4、所述第一群组为固定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5、所述第二群组为对焦透镜组,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6、所述第二群组可在光轴上动态移动;

7、其中,所述第一群组的焦距fa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20<fa/fb<-3。

8、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移动实现所述光学镜头在广角状态和微距状态下切换;所述光学镜头从物距无穷远处的广角状态切换到物距为10cm微距状态时,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的移动量小于0.08mm;所述光学镜头从物距无穷远处的广角状态切换到物距为3cm微距状态时,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的移动量小于0.25mm。

9、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满足:-20<f1/f<-3。

10、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0.8<f2/fb<1.5。

1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1.8<f3/fb<-1。

12、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0.5<f4/fb<1.5。

13、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4<f5/fb<-1。

14、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2<f6/fb<12。

15、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有效口径dm1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有效口径dm21满足:1.8<dm11/dm21<2.8;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有效口径dm21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口径dm62满足:0.3<dm21/dm62<0.6。

16、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后焦距bfl满足:4.5<ttl/bfl<8。

17、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1.8<ttl/f<2.8。

18、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为凹面。

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能够很好实现连续光学变焦,通过改变不同群组间的空气间隔距离,能够实现镜头从广角状态到微距状态的光学连续变焦,可实现广角拍摄和微距拍摄相兼容的优良效果,具有小型化、广视场、高品质成像等一个或多个优点,极大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由六片透镜组成,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移动实现所述光学镜头在广角状态和微距状态下切换;所述光学镜头从物距无穷远处的广角状态切换到物距为10cm微距状态时,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的移动量小于0.08mm;所述光学镜头从物距无穷远处的广角状态切换到物距为3cm微距状态时,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的移动量小于0.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满足:-20<f1/f<-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0.8<f2/fb<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1.8<f3/fb<-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0.5<f4/fb<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4<f5/fb<-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2<f6/fb<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有效口径DM1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有效口径DM21满足:1.8<DM11/DM21<2.8;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有效口径DM21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有效口径DM62满足:0.3<DM21/DM62<0.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后焦距BFL满足:4.5<TTL/BFL<8;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1.8<TTL/f<2.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为凹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由六片透镜组成,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移动实现所述光学镜头在广角状态和微距状态下切换;所述光学镜头从物距无穷远处的广角状态切换到物距为10cm微距状态时,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的移动量小于0.08mm;所述光学镜头从物距无穷远处的广角状态切换到物距为3cm微距状态时,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的移动量小于0.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满足:-20<f1/f<-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0.8<f2/fb<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1.8<f3/fb<-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所述第二群组的焦距fb满足:0.5<f4/fb<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若龙李旦胡露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