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9726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包括由浸出结构和分离结构组成的浸出分离单元;所述浸出结构用于使经过过滤处理的污泥和浸出液混合;所述分离结构用于对经过浸出处理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其中,所述分离结构包括;通过采用挤压、真空吸水和离心压滤的方式来实现对污泥中含有液相重金属的污水的压滤分离工作,可有效提高分离效果,减少污泥的含水量,从而提高重金属回收率,并且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无间断的运行,从而大大提高污泥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逐年增加,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其中重金属(如铜、锌、铅、铬、镍等)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这些重金属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2、与此同时,重金属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许多重金属在工业、电子、冶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有限的自然资源储量,回收利用已成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高效、环保地从污泥中回收重金属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由于重金属多以离子态或化合态存在污泥中,传统的重金属回收方式需要首先对流体状态的污泥进行过滤处理,使其中颗粒较大的杂质分离,然后通过化学浸出的方式(利用酸液、碱液、络合剂等)使其中的金属离子从固体基质中溶解出来,进入液相,再利用固液分离的方式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与污泥分离,最后通过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等方式将重金属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即可。

4、在固液分离的过程中,常采用压滤的方式来完成该分离工作,通过压滤机使污泥与溶解有重金属的废水分离,而此种分离方式由于只利用了泵体对流体的加压输送来实现压力的供应,其分离方式单一,功能性差,固液分离效果差,并且其连续性处理能力不足,需要频繁开关机,因此该类设备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工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包括由浸出结构和分离结构组成的浸出分离单元;

3、所述浸出结构用于使经过过滤处理的污泥和浸出液混合;

4、所述分离结构用于对经过浸出处理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

5、其中,所述分离结构包括:

6、矮桶,用于存储污泥,所述矮桶轴线竖直,矮桶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和用于排水的排水结构,矮桶顶部设置有与浸出结构连通的导料管;

7、滤环,位于所述矮桶内,滤环将矮桶内部空间分隔成内侧的储水室和外侧的储物室,滤环轴线与矮桶轴线平行并相互偏离,滤环的顶部伸出至矮桶以外,滤环在矮桶上转动;

8、顶盘,位于滤环内侧,并且顶盘与所述矮桶上表面共面;

9、转筒,与所述矮桶同轴,转筒穿过矮桶和顶盘,并且转筒和滤环对顶盘的位置进行限定;

10、多个挡板,呈环形分布在矮桶内侧,并且挡板的一端与转筒外壁连接,挡板的另一端与矮桶内壁接触,挡板滑动穿过滤环,挡板对其所在的储水室和储物室进行分隔。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矮桶外侧的转筒上滑动穿插有拨杆,拨杆沿转筒径向方向运动,拨杆的端部与滤环转动连接。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包括:

13、第一转柱,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

14、收纳槽板,固定在第一转柱的外壁上;

15、插板,与所述收纳槽板共面,插板的一端滑动插入收纳槽板内并通过弹片相互连接;

16、第二转柱,转动镶嵌在滤环上,第二转柱的轴线与滤环的轴线平行,所述插板的另一端滑动穿过第二转柱并与矮桶内壁滑动接触。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通过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收纳槽板连通。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料口,所述料口与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收纳室连通;

19、所述排水结构包括:

20、固定筒,位于所述转筒的内侧,并且气孔位于固定筒的上方;

21、开口,开设在固定筒上;

22、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筒和矮桶之间;

23、其中,固定筒外壁用于对料口进行封堵,当转筒转动并使料口移动至开口位置时,料口与开口连通。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出分离单元的数量至少设置两组,并且依次连通,首位的浸出分离单元用于对污泥进行浸出处理,其余浸出分离单元用于对污泥进行水洗处理。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浸出的浸出分离单元上的矮桶上表面连通设置有供水管,供水管与排料管在竖直方向共线。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出结构包括:

27、浸出箱,用于存储污泥,所述浸出箱内置有环形回廊,环形回廊的轴线竖直;

28、进料管,安装在浸出箱顶部并与环形回廊连通;

29、隔板,安装在环形回廊内并用于对环形回廊进行分隔;

30、搅动结构,安装在环形回廊内,用于使污泥沿环形回廊运动,并且污泥在环形回廊的竖直截面上进行竖向圆周运动;

31、其中,导料管连通安装在浸出箱底部,并且导料管与进料管分别位于隔板两侧,相邻两组浸出分离单元之间通过排料管和进料管连通,用于浸出的浸出分离单元上的进料管侧壁上连通设置有供液管,供液管用于向进料管内供入浸出液。

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动结构包括:

33、芯柱,芯柱竖直,并且芯柱竖向转动穿插在浸出箱中部,芯柱的一端与转筒连接,芯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固定在浸出箱上,所述隔板与所述芯柱滑动接触;

34、外筒,位于所述浸出箱内,所述隔板朝向所述芯柱的端面上开设有豁口,外筒穿过豁口;

35、多个推料板,位于芯柱和外筒之间,推料板用于连接芯柱和外筒,推料板倾斜。

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厚度相比相邻两个推料板之间空间沿垂直于隔板方向的宽度更大。

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出箱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搅动杆。

3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液管上设置有调节阀,调节阀的阀杆端部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调节阀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齿轮上啮合设置有齿条;

39、所述进料管内向下倾斜转动设置有封板,封板的底面倾斜转动设置有连杆,连杆远离封板的端部水平转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端部横向滑动穿过进料管并与齿条固定连接。

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41、通过采用挤压、真空吸水和离心压滤的方式来实现对污泥中含有液相重金属的污水的压滤分离工作,可有效提高分离效果,减少污泥的含水量,从而提高重金属回收率,并且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无间断的运行,从而大大提高污泥处理效率,而由于本案只需利用滤环与矮桶的相对偏心设置、转筒与矮桶的同轴设置,即可实现上述功能,因此其具有结构简单、功能性强、方便维修、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浸出结构和分离结构组成的浸出分离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矮桶外侧的转筒上滑动穿插有拨杆,拨杆沿转筒径向方向运动,拨杆的端部与滤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通过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收纳槽板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料口,所述料口与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收纳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分离单元的数量至少设置两组,并且依次连通,首位的浸出分离单元用于对污泥进行浸出处理,其余浸出分离单元用于对污泥进行水洗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浸出的浸出分离单元上的矮桶上表面连通设置有供水管,供水管与排料管在竖直方向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结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结构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箱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搅动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浸出结构和分离结构组成的浸出分离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矮桶外侧的转筒上滑动穿插有拨杆,拨杆沿转筒径向方向运动,拨杆的端部与滤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通过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收纳槽板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重金属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料口,所述料口与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收纳室连通;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昊周赛军郑志杰邓仁健汪建群王闯彭子轩周亮徐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