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9597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包括:(Ⅰ)基于靶区工程录井信息建立钻头抗压强度随钻预测模型,获得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Ⅱ)依据测井信息计算得到测井抗压强度,并对测井抗压强度与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融合对比,确定不同岩性抗压强度随钻反演矫正系数;(Ⅲ)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岩性特征矿物和元素,建立关于岩石抗压强度随钻反演矫正系数的矿物和元素多元回归方程,利用随钻反演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矫正系数多元回归方程,实时监测钻遇地层抗压强度值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岩屑录井、矿物衍射录井及元素录井信息实时矫正岩石抗压强度随钻解释结果,提高抗压强度随钻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录井,具体涉及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深层地层岩石性质复杂,钻探工作中经常出现机械钻速低、复杂事故频发等问题,需要实时有效的岩石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手段,为提速提效提供指导。在反映抗压强度方面,测井和录井信息都各有优缺点,测井信息稳定好,精度高,但需要完钻之后进行测井,实时性差;录井信息为随钻采集信息,实时性好,但受施工情况及井筒环境影响,随钻录井反馈信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ⅰ)基于靶区工程录井信息建立钻头抗压强度随钻预测模型,获得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ⅰ-ⅰ)记录入井钻头数据;

6、所述入井钻头数据包括钻具组合情况、钻头类型、钻头尺寸和钻头新度;

7、(ⅰ-ⅱ)采集工程参数

8、所述工程参数通过井场工具参数采集仪采集;

9、所述工程参数包括随钻采集钻压、转速、扭矩、钻时、泥浆密度、进出口排量和立管压力;

10、(ⅰ-ⅲ)剔除初始钻进井底造型数据和异常井段数据;

11、所述初始钻进井底造型数据和异常井段数据利用数据整理器剔除;

12、所述初始钻进井底造型数据为新钻头初始入井破岩过程中剧烈波动的参数的峰值前的数据;剔除的原因是:新钻头初始入井破岩过程,由于钻头齿和地层的接触、变形和剪切破碎过程不稳定,变化大,钻压、扭矩和机械比能参数会有剧烈波动,不能有效反映地层特性,逐渐达到峰值后跌落,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将该峰值前的数据剔除;

13、所述异常井段数据包括非正常钻进数据、空数据和井深突跳数据;对于起下钻、停钻等非正常钻进数据、空数据和井深突跳数据进行剔除处理,仅保留正常钻进段数据;

14、(ⅰ-ⅳ)依据钻头类型建立钻头磨损系数动态预测模型,计算钻头磨损系数;

15、当所述钻头类型为pdc钻头时,所述钻头磨损系数动态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16、

17、式中:tdf为pdc钻头磨损系数,无因次;af为地层的研磨性,无因次,由岩石研磨性实验测定;wob为钻压,单位为kn;rpm为转速,单位为r/min;hd为pdc钻头齿无因次磨损量,为齿磨损高度δh与切削齿半径dc/2之比;a,b,c为系数;

18、当钻头类型为牙轮钻头时,所述钻头磨损系数动态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19、

20、式中:tcf为牙轮钻头磨损系数,无因次;af为地层的研磨性,无因次,由岩石研磨性实验测定;rpm为转速,单位为r/min;wob为钻压,单位为kn;hc为牙轮钻头齿无因次磨损量,新钻头为0,吃高全部磨损时为1;q1,q2,d1,d2,c1为系数;

21、(ⅰ-ⅴ)依据钻头类型建立钻头随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获得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

22、当所述钻头类型为pdc钻头时,基于pdc钻头切削破岩机理,建立基于pdc钻头-岩石作用机制的pdc钻头随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23、所述pdc钻头随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24、

25、式中:ccssz为随钻抗压强度,单位为mpa;nc为切削齿总数量,无因次;wob为钻压,单位为kn;rpm为转速,单位为r/min;db为钻头直径,单位为mm;rop为机械钻速,单位为m/h;θ为后倾角,单位为°;α为侧转角,单位为°;hd为pdc钻头齿无因次磨损量,为齿磨损高度δh与切削齿半径dc/2之比;μf为岩石摩擦系数,无因次;a,e,g,k均为系数,无因次;

26、当钻头类型为牙轮钻头时,基于牙轮钻头滚压破岩机理,建立基于牙轮钻头-岩石作用机制的牙轮钻头随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27、所述牙轮钻头随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28、

29、式中:ccssz为随钻抗压强度,单位为mpa;wob为钻压,单位为kn;nt为与底部岩石接触的齿数,无因次;l为牙齿吃入长度,单位为mm;rop为机械钻速,单位为m/h;db为钻头直径,单位为mm;ψ为切削角,单位为°;nt为与底部岩石接触的齿数,无因次;m为每转一圈牙齿吃入数量,无因次;rpm为转速,单位为r/min;hc为牙轮钻头齿无因次磨损量,新钻头为0,吃高全部磨损时为1;a,e,g,k,c1,c2为系数,无因次;w为牙齿吃入宽度,mm

30、(ⅱ)依据测井信息计算得到测井抗压强度,并对测井抗压强度与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融合对比,确定不同岩性抗压强度随钻反演矫正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ⅱ-ⅰ)基于地球物理测井信息,提取纵波时差数据;

32、(ⅱ-ⅱ)基于纵波时差-抗压强度经验公式计算测井抗压强度;

33、所述的纵波时差-抗压强度经验公式为:

34、ccsdt=k·dta

35、式中:ccsdt为测井抗压强度,单位为mpa;dt为纵波时差,单位为us/ft;k,a为经验公式系数,由岩石力学实验测定;

36、(ⅱ-ⅲ)结合测井抗压强度及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计算基于测录井融合的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

37、所述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38、α=ccsdt/ccssz

39、式中:α为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无因次;ccsdt为测井抗压强度,单位为mpa;ccssz为基于录井信息的随钻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40、(ⅱ-ⅳ)基于岩屑录井信息,结合基于测录井融合的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确定不同岩性对应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

41、所述不同岩性对应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42、

43、式中:αri为某一岩性对应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无因次;i代表某一岩性,i选自细砂岩、泥岩、砂砾岩或粉砂岩等岩性中的任意一种;αin为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无因次;n为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中属于该岩性的数据个数;

44、(ⅲ)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岩性特征矿物和元素,建立关于步骤(ⅱ-ⅲ)获得的岩石抗压强度随钻反演矫正系数的矿物和元素多元回归方程,利用随钻反演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矫正系数多元回归方程,实时监测钻遇地层抗压强度值,为钻井施工参数优化及钻头适配性提供决策支持。

4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6、(ⅲ-ⅰ)通过随钻xrd矿物衍射测试仪及xrf元素组分测试仪,采集矿物组分和元素组分;

47、(ⅲ-ⅱ)利用数据整理器,按照矿物&元素数据深度提取岩石抗压强度矫正系数数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井钻头数据包括钻具组合情况、钻头类型、钻头尺寸和钻头新度;所述工程参数通过井场工具参数采集仪采集;所述工程参数包括随钻采集钻压、转速、扭矩、钻时、泥浆密度、进出口排量和立管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钻进井底造型数据和异常井段数据利用数据整理器剔除;所述异常井段数据包括非正常钻进数据、空数据和井深突跳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钻头类型为PDC钻头时,所述钻头磨损系数动态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钻头类型为PDC钻头时,基于PDC钻头切削破岩机理,建立基于PDC钻头-岩石作用机制的PDC钻头随钻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井钻头数据包括钻具组合情况、钻头类型、钻头尺寸和钻头新度;所述工程参数通过井场工具参数采集仪采集;所述工程参数包括随钻采集钻压、转速、扭矩、钻时、泥浆密度、进出口排量和立管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录井融合的地层抗压强度随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钻进井底造型数据和异常井段数据利用数据整理器剔除;所述异常井段数据包括非正常钻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津辉谭忠健吴立伟毛敏张向前李鸿儒彭超袁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