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储能行业,特别是涉及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的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在整体能源占比中快速提升,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因此需要配套储能设备以稳定新能源的输出。而新能源发电设备(如光伏板、风力发电机)加储能的方式相比传统火电和水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仍然较弱,如果占比继续提升会加剧电网的不稳定。因此,随着新能源发电在能源的比重逐渐提升,对构网型的储能设备需求越来越强,以便可以消纳更多的新能源电力。
2、目前较为成熟的构网型储能设备是大型的集装箱式储能设备,该设备储存电量大、占地面积大、工作时噪音较大以及投入较高,大型的储能电站会使用该种设备并集中管理,主要用于配套周边的光伏电站和风电站,应用场景有很大局限性。相较于大型的集装箱式储能,一体化户外储能舱解决了占地面积大投入高等缺点,应用场景更加灵活,但是不具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即属于非构网型储能设备。所以需要一种具备构网能力的储能舱以便提高对电网的支撑,增强电网的稳定性,以消纳更多的绿色电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当并网点投放了多个储能舱,将其中一个储能舱作为该并网点的主舱,其余储能舱作为从舱,主舱和从舱首先都执行下垂控制策略得到并应用对应的控制参数,然后主舱将与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共享给从舱,从舱接收到该控制参数后应用该控制参数使得与主舱一致,这样既可以
2、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包括:
3、获取并网点内的储能舱数量;
4、如果所述储能舱数量大于1个,则设置所述并网点内其中一个储能舱为主舱,设置其余储能舱为从舱,以使当所述并网点的电网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主舱和所述从舱执行下垂控制策略得到并应用对应的控制参数;所述主舱将对应的控制参数同步到所述从舱;所述从舱接收并应用与所述主舱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停止应用与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6、如果所述储能舱数量等于1个,则当所述并网点的电网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储能舱执行下垂控制策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舱通过以太网、网线或光纤将与所述主舱对应的控制结果同步到所述从舱。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并网点通过云端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9、获取电网变化信息;
10、如果所述电网变化信息包括火电厂停运大修,则控制所述并网点中的储能舱作为电源,以向外提供电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舱包括电池簇,所述电池簇通过第一回路与电池侧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上位于所述电池侧腔的出水侧与所述电池簇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回路上位于所述电池簇和所述电池侧腔的回水侧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12、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二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水泵的开度未达到最大开度,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一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的开度变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侧腔和第一压缩机的冷管进行换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一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制冷直至所述第一温度等于第三预设值,使得所述电池侧腔中冷却液的温度降低。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舱还包括储能逆变器,所述储能逆变器通过第二回路与储能逆变器侧腔连接;所述第二回路上位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和所述储能逆变器侧腔的回水侧之间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回路上位于所述储能逆变器侧腔的出水侧与所述储能逆变器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水泵;所述方法还包括:
16、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三温度高于第四预设值,所述第二水泵的开度未达到最大开度,且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四温度低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水泵的开度变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侧腔和第二压缩机的冷管进行换热,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当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第四温度高于第六预设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制冷直至所述第四温度等于第六预设值,使得所述储能逆变器侧腔中冷却液的温度降低。
19、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装置,包括:
20、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并网点内的储能舱数量;
21、设置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储能舱数量大于1个,则设置所述并网点内其中一个储能舱为主舱,设置其余储能舱为从舱,以使当所述并网点的电网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主舱和所述从舱执行下垂控制策略得到并应用对应的控制参数;所述主舱将对应的控制参数同步到所述从舱;所述从舱接收并应用与所述主舱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停止应用与其对应的控制参数。
22、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个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所述的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
23、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24、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个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所述的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
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当并网点投放了多个储能舱,将其中一个储能舱作为该并网点的主舱,其余储能舱作为从舱,主舱和从舱首先都执行下垂控制策略得到并应用对应的控制参数,然后主舱将与其对应的控制参数共享给从舱,从舱接收到该控制参数后应用该控制参数使得与主舱一致,这样既可以保证所有储能舱及时响应,又可以避免多个储能舱根据分别计算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成为后续彼此的计算噪音,最终可以减少储能舱的输出功率的调整次数避免反复震荡次数,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2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通过以太网、网线或光纤将与所述主舱对应的控制结果同步到所述从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并网点通过云端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舱包括电池簇,所述电池簇通过第一回路与电池侧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上位于所述电池侧腔的出水侧与所述电池簇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回路上位于所述电池簇和所述电池侧腔的回水侧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侧腔和第一压缩机的冷管进行换热;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舱还包括储能逆变器,所述储能逆变器通过第二回路与储能逆变器侧腔连接;所述第二回路上位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和所述储能逆变器侧腔的回水侧之间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侧腔和第二压缩机的冷管进行换热,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个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网型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通过以太网、网线或光纤将与所述主舱对应的控制结果同步到所述从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并网点通过云端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舱包括电池簇,所述电池簇通过第一回路与电池侧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上位于所述电池侧腔的出水侧与所述电池簇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回路上位于所述电池簇和所述电池侧腔的回水侧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侧腔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艳辉,张存明,周海妮,王磊,李延真,梁雅洁,王瑞琪,曹桉恺,朱国梁,宋文涛,庄佳翔,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