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9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2-0112122和2023年8月2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3-0109585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及使用其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率提高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及其使用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摄像机和数码相机之类的便携式设备的日常使用,与上述移动设备相关的领域的技术发展也得到了促进。此外,可充电/可放电二次电池用作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等的电源,以试图解决由现有汽油车辆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空气污染等。因此,对二次电池的开发的需求正在增长。
2、目前商用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和锂二次电池。其中,锂二次电池因具有自由充放电、自放电率极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成为焦点。
3、二次电池可以基于电池壳体的形状被分类为圆柱形或棱柱形电池以及袋型电池,在圆柱形或棱柱形电池中,电极组件被内置到圆柱形或棱柱形金属罐中,在袋型电池中,电极组件被内置到由堆叠的铝板制成的袋型壳体中。
4、此外,二次电池可基于电极组件的结构进行分类,该电极组件具有正极和负极夹着隔膜堆叠的结构。典型地,可以提到:卷芯(卷绕)型结构,其中长片型正极和长片型负极夹着隔膜卷绕;堆叠(层压)型结构,其中多个正极和负极被切割成预定的单位尺寸,夹着隔膜顺序地堆叠;等等。近年来,为了解决卷芯式
5、同时,在制造堆叠型电极组件和堆叠/折叠式电极组件时,传统上使用制备多个双电芯的方法,所述多个双电芯通过依次层压负极、隔膜和正极、将它们层压或附接到片状隔膜然后沿一个方向折叠片状隔膜而形成。然而,这样的常规结构不仅因为要预先制备双电芯然后附接到片状隔膜并层压而具有复杂的制造工艺,而且还因为多层片状隔膜设置在最终电池电芯的侧表面上而具有在电极和隔膜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间隙空间的问题。
6、此外,传统上,除了这种层压方法之外,还使用了使用z字形层压方法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z字形层压方法是这样一种电极组件层压方法,其中正极和负极在从卷绕卷展开的隔膜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以及从另一侧移动到一侧的过程中交替插入。然而,在传统的z字形层压方法的情况下,存在切割电极必须单独存储的问题,并且存在插入的电极在层压工艺中可能移动的风险。此外,在生产长电池电芯时,难以控制隔膜的张力并且工艺速度缓慢,从而不仅降低了制造效率,而且提高生产率也存在限制。
7、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提高上述堆叠式或堆叠/折叠式电极组件的制造效率和生产率并且提高产品耐久性和稳定性的新型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及使用其的制造方法,与传统的电极组件制造工艺相比,能够提高制造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率。
3、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前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和附图应当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目的和优点。
4、技术方案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包括:第一电极-隔膜组件供应单元,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供应单元供应第一电极-隔膜组件,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片,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片位于彼此面对的片状隔膜之间;第二电极供应单元,所述第二电极供应单元供应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被层压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的隔膜的外侧表面上;堆叠单元,通过层压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片而形成的电极组件安置在所述堆叠单元上;以及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保持来自所述第二电极供应单元的所述第二电极片并移动所述第二电极片。
6、所述第二电极供应单元包括第2-1电极供应单元和第2-2电极供应单元,并且所述堆叠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第2-1电极供应单元和所述第2-2电极供应单元之间。
7、所述堆叠单元可以在所述第2-1电极供应单元和所述第2-2电极供应单元之间移动。
8、所述堆叠单元可以在形成所述第2-1电极供应单元和所述第2-2电极供应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的直线上移动。
9、所述保持单元可以在所述第二电极供应单元和所述堆叠单元之间移动。
10、所述保持单元保持来自与所述保持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供应单元的所述第二电极片并且将所保持的第二电极片移动到所述堆叠单元,并且已经接收到被保持的第二电极片的传送的所述堆叠单元可以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层压在所述堆叠单元上。
11、所述堆叠单元移动成与多个第二电极供应单元当中的远离所述堆叠单元的第二电极供应单元相邻,以便层压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并且所述堆叠单元可以移动成与所述第二电极供应单元相邻,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定位在所述堆叠单元的最上第二电极片上。
12、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层压在所述片状隔膜之间的状态。
13、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为负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可以为正极。
1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第一电极-隔膜组件,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包括两个片状隔膜和连续地位于所述片状隔膜的彼此面对的内侧表面之间的多个第一电极片;将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设置在堆叠单元中;将第二电极片层压在设置在所述堆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的隔膜的外侧表面上;以及使所述堆叠单元移动并将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层压在被层压的第二电极片上。
15、将第二电极片层压在设置在所述堆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的隔膜的外侧表面上的步骤可以是以下步骤:保持单元保持来自第二电极供应单元的第二电极片,并且将所保持的第二电极片层压在设置在所述堆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上。
16、所述堆叠单元可以位于第2-1电极供应单元和第2-2电极供应单元之间。
17、使所述堆叠单元移动并将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层压在被层压的第二电极片上的步骤可以是以下步骤:使所述堆叠单元在所述第2-1电极供应单元和所述第2-2电极供应单元之间移动,并且将所述第一电极-隔膜组件层压在所述堆叠单元的最上第二电极片上。
18、有益效果
19、根据实施方式,本公开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及使用其的制造方法预先形成负极-隔膜组件,并且交替地层压负极-隔膜组件和正极片,从而提高生产率。
20、可从本公开获得的效果可不受上述效果的限制。并且,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设备,所述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10.一种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设备,所述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琴东渊,黄太珉,苏熙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