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加工,特别是一种极片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1、锂电池加工过程中,其中的一个步骤需要输送机构将待加工极片输送到对应加工位;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辊台运输的方式进行输送,但是辊台的辊轴传送的轨迹都是直线,并且辊轴与辊轴之间均为并排设置,这样使得在辊台在输送极片过程中,辊轴与辊轴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导致输送的极片极片出现打滑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所要进行运输的极片极片落入存在的间隙之中出现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避免极片落入间隙造成堵塞情况,可以避免在输送过程中极片出现打滑的现象的极片输送机构。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极片输送机构,其中包括基座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设置有多组辊轴组件,多组所述辊轴组件均并排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多组所述辊轴组件同步运动,所述输出组件驱动任一辊轴组件旋转;所述辊轴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交替安装,所述第一滚轮和后滚轮的轮面呈前后两排的方式布置。
4、优选地,上述的极片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件;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件装配,所述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基座安装有张紧轮,所述传动件和涨紧轮构成传动装配。
5、优
6、通过输出组件的输出端带动辊轴组件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通过每组辊轴组件之间前后交错转动设置在基座侧面,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相同空间中尽可能多的布置辊轴组件问题,增加了与工件着力的辊轴组件的数量,就是在小面积增加了工件与辊轴组件的接触,进而避免输送的工件或物料出现打滑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设有多组辊轴组件,多组所述辊轴组件均并排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多组所述辊轴组件同步运动,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出端驱动任一辊轴组件转动;所述辊轴组件分别包括多个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交替安装,所述第一滚轮和后滚轮的轮面呈前后两排的方式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件;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件装配,所述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基座安装有张紧轮,所述传动件和张紧轮构成传动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驱动器和变速机;所述驱动器和变速机均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机的输入轴构成传动装配;所述变速机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一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设有多组辊轴组件,多组所述辊轴组件均并排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多组所述辊轴组件同步运动,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出端驱动任一辊轴组件转动;所述辊轴组件分别包括多个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交替安装,所述第一滚轮和后滚轮的轮面呈前后两排的方式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件;所述第一滚轮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涛,陶小良,郭得一,温招香,李小龙,潘金前,吴爱深,罗新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实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