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具体是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用于固液分离澄清的无动力自然沉淀的装置形式主要为平流沉淀、竖流沉淀及水力离心沉淀等方式,但均有各自的缺点如下:
2、1、平流沉淀:沉淀效果好,但需要辅助刮泥设备,且占地大,大型采用辐流方式,容易配水不均匀;
3、2、竖流沉淀:沉淀效果一般,仅用于小型固液分离装置,且沉降物沉降速度慢时,需要较高的沉淀高度(沉降时间长);
4、3、水力离心沉淀一般仅针对颗粒物料,因其水流速度较快,导致部分细小颗粒物在水平段需要行进相当长的距离才可实现沉降,故仅用于分离大型颗粒物。同时,传统涡流澄清装置,内部未进行分割,物料在行进路程中还有垂直于行进路程的偏心运动,导致运动路径长,沉淀时间长;
5、针对上述固液分离装置各自的的优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通过采用自然界中蜗牛壳为基础形态,同时结合浅层沉淀理论,在不同沉淀段设置不同的截面积,实现在不同沉淀段实现针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分离,结合了竖流沉淀池的占地小以及平流沉淀的行进路径长的优点,又汇合了离心沉淀的优点增加垂直水流方向的离心力,实现了物料的单侧快速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以实现在不同沉淀段实现针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分离,结合了竖流沉淀池的占地小以及平流沉淀的行进路径长的优点,又汇合了离心沉淀的优点增加垂直水流方向的离心力,实现了物料的单侧快速收集。
3、一种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包括底壳和涡状板,所述涡状板的底端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壳呈圆锥形,且涡状板的底端与底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涡状板的外端与底壳共同连接有挡板,以在涡状板内形成一个呈螺旋形/蜗壳线形/涡状线形的流道,且挡板的上方形成有该螺旋形流道的出水口,需固液分离的混合液由涡状板的内圈端沿螺旋形流道向出水口流动,所述底壳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排料口,且底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各个排料口相连通的排料管。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口均与涡状板的外壁底端相贴合。
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形流道的底面为斜面,且排料口均位于斜面的最低端处。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壳、涡状板、挡板和多个排料口等,综合了平流沉淀、竖流沉淀以及离心分离三种固液分离方式的优点,可以依据需分离物料的特性,针对性的设计d1和d2的尺寸,来控制沉淀位置,实现物料的快速沉淀及分离,节省工作空间。本专利技术能实现低占地及物料的分类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和涡状板(2),所述涡状板(2)的底端与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底壳(1)呈圆锥形,且涡状板(2)的底端与底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涡状板(2)的外端与底壳(1)共同连接有挡板(3),以在涡状板(2)内形成一个呈涡状线形的流道,且挡板(3)的上方形成有该螺旋形流道的出水口(4),需固液分离的混合液由涡状板(2)的内圈端沿螺旋形流道向出水口(4)流动,所述底壳(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排料口(6),且底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各个排料口(6)相连通的排料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口(6)均与涡状板(2)的外壁底端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流道的底面为斜面,且排料口(6)均位于斜面的最低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固液分离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和涡状板(2),所述涡状板(2)的底端与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底壳(1)呈圆锥形,且涡状板(2)的底端与底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涡状板(2)的外端与底壳(1)共同连接有挡板(3),以在涡状板(2)内形成一个呈涡状线形的流道,且挡板(3)的上方形成有该螺旋形流道的出水口(4),需固液分离的混合液由涡状板(2)的内圈端沿螺旋形流道向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马莉达,田文杰,张琳琳,高可可,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德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