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热,尤其是涉及一种相变冷板及其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相变冷板通过物质在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来储存和释放热量。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吸收热量;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热量。这种过程能够有效地保持系统温度的稳定,并实现高效的能量管理。现有技术中,目前冷却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单相液态冷媒,在某些高功耗场景下,单相冷板的冷却能力可能达到上限,难以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2、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制冷板[申请号: 201410795637.4],包括板体和盖体,所述板体和所述都为盖体硬质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板体的背面;在所述板体内设有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为方螺旋形或者圆弧螺旋形,在所述板体的正面上设有进水口,在所述板体的侧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冷却水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冷却水道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冷板,增加冷却水道的路径,提高了冷却板的冷却效果。
3、上述方案仅是简单延长了冷却水道,换热效率的提升程度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相变冷板;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变冷板冷却系统。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一种相变冷板,包括换热板,所述的换热板包括下板体和上板体,所述的下板体和上板体固连
4、由于换热腔和留置腔通过毛细板进行分隔,从而能够确保换热板内有足够的工质进行蒸发,同时避免过多工质导致换热板内压力过高或制冷剂未能完全蒸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换热效率。
5、在上述的相变冷板中,所述的出汽口设置在上板体顶部;或者设置在上板体上端侧部。出汽口设置在顶部或上端侧部,使得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能够有序地通过过汽口排出,避免了蒸汽在换热腔内的积聚和回流,确保了蒸汽能够顺利排出,为持续的热交换提供了条件,同时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6、在上述的相变冷板中,所述的留置腔的最大内径大于连接通道的直径,所述的出汽口设置在上板体顶部时位于连接通道的一侧。留置腔的最大内径大于连接通道的直径,这种设计使得蒸汽在留置腔内能够有更大的空间进行缓冲和积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蒸汽在留置腔内的停留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蒸汽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蒸汽流动的顺畅性和效率,还可以使得蒸汽与留置腔壁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
7、在上述的相变冷板中,所述的换热腔和换热流道均设置在下板体顶部,所述的工质进口设置在下板体侧部。由于换热腔和换热流道位于下板体顶部,这种布局便于热量从热源传递到换热腔和换热流道中,进而使得热量能够更快地传递到工质中,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8、在上述的相变冷板中,所述的换热腔内设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换热凸起,所述的换热凸起与下板体连为一体。换热凸起的设计显著增加了的换热面积。由于凸起部分与工质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在相同的体积或流量下,工质能够更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换热效率。
9、在上述的相变冷板中,所述的毛细板固定在连接通道内或换热腔顶部。毛细板的存在有助于工质在换热腔内更好地进行相变。当工质受热蒸发时,毛细板能够引导蒸汽沿着特定的路径流动,减少蒸汽的滞留和回流,同时,在冷凝过程中,毛细板也能促进液态工质的毛细作用,促进工质循环。
10、在上述的相变冷板中,所述的毛细板嵌设在换热腔上方的环形台阶上,且上端抵靠在上板体底面;或者,所述的毛细板嵌设在连接通道下端的环形台阶上,下端抵靠在上板体的顶面上。通过将毛细板嵌设在环形台阶上,并进行抵靠,实现了毛细板的精确定位和稳固固定,这种设计确保了毛细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振动或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从而保证了热交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本一种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相变冷板,所述的相变冷板的工质进口依次连接节流元件、氟泵和储液罐,所述的出汽口与汽液分离器相连,所述的汽液分离器的出汽口通过冷凝器与储液罐相连,所述的汽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储液罐相连。系统通过氟泵将储液罐中的液态氟化物工质泵送至相变冷板的工质进口,经过节流元件后,液态工质在相变冷板内吸收热量并发生相变,从而带走大量热量,之后工质通过出汽口在汽液分离器处分离后,气态工质在冷凝板处冷凝和液态工质回到储液罐。系统整体换热效率高并且对工质的损耗少,能源消耗低。
12、在上述的相变冷板冷却系统中,所述的出液口通过压力调节阀与储液罐相连;所述的储液罐上连接有泄压阀。压力调节阀的引入使得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从汽液分离器流出的液态工质进入储液罐时的压力,这有助于维持储液罐内部压力的稳定,稳定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氟泵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起到了重要的安全保护作用,当储液罐内部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泄压阀会自动打开,释放多余的压力,防止储液罐因超压而损坏或发生危险,这种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在上述的相变冷板冷却系统中,所述的节流元件包括毛细管、节流短管、膨胀阀或电子调节阀中的任意一种。在需要精确控制工质流量的场合,可以选择电子调节阀;而在一些对成本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则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毛细管或节流短管。这种灵活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冷却需求。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相变冷板及其冷却系统的优点在于:1.能够保障相变冷板内具有足够的工质,并且优化了蒸发条件,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2.循环能量消耗低,节能环保。3.能够调节压力,安全可靠,保障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板(1),所述的换热板(1)包括下板体(2)和上板体(3),所述的下板体(2)和上板体(3)固连,在下板体(2)与上板体(3)之间设有换热腔(4),所述的换热腔(4)通过换热流道(21)与换热板(1)侧部的工质进口(11)连通,在上板体(3)内开设有留置腔(31),所述的留置腔(31)通过连接通道(32)与换热腔(4)连通,且在连接通道(32)与换热腔(4)之间设有毛细板(41),所述的留置腔(31)上部设有过汽口(33),所述的过汽口(33)与设置在换热板(1)上能够使其与外部连通的工质出口(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汽口(12)设置在上板体(3)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置腔(31)的最大内径大于连接通道(32)的直径,所述的工质出口(12)设置在上板体(1)顶部时位于连接通道(3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腔(4)和换热流道(21)均设置在下板体(2)顶部,所述的工质进口(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腔(4)内设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换热凸起(42),所述的换热凸起(42)与下板体(2)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板(41)固定在连接通道(32)内或换热腔(4)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板(41)嵌设在换热腔(4)上方的环形台阶(43)上,且上端抵靠在上板体(3)底面;
8.一种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变冷板(1),所述的相变冷板(1)的工质进口(11)依次连接节流元件(5)、氟泵(6)和储液罐(7),所述的工质出口(12)与汽液分离器(8)相连,所述的汽液分离器(8)的出汽口(82)通过冷凝器(9)与储液罐(7)相连,所述的汽液分离器(8)的出液口(81)与储液罐(7)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口(81)通过压力调节阀(83)与储液罐(7)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元件(5)包括毛细管、节流短管、膨胀阀或电子调节阀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板(1),所述的换热板(1)包括下板体(2)和上板体(3),所述的下板体(2)和上板体(3)固连,在下板体(2)与上板体(3)之间设有换热腔(4),所述的换热腔(4)通过换热流道(21)与换热板(1)侧部的工质进口(11)连通,在上板体(3)内开设有留置腔(31),所述的留置腔(31)通过连接通道(32)与换热腔(4)连通,且在连接通道(32)与换热腔(4)之间设有毛细板(41),所述的留置腔(31)上部设有过汽口(33),所述的过汽口(33)与设置在换热板(1)上能够使其与外部连通的工质出口(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汽口(12)设置在上板体(3)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置腔(31)的最大内径大于连接通道(32)的直径,所述的工质出口(12)设置在上板体(1)顶部时位于连接通道(3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相变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腔(4)和换热流道(21)均设置在下板体(2)顶部,所述的工质进口(11)设置在下板体(2)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南军,徐文斌,朱信洪,邓晓飞,邵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洁普智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