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打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丝装置。
技术介绍
1、3d打印技术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其广泛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2、3d打印设备按照打印材料的种类可以分为单材料打印设备与多材料打印设备两种,其中单材料打印设备采用单喷头结构,使用的打印材料是水凝胶、硅胶、光敏树脂等,打印成型的产品功能受限,如果需要在产品中设置其他功能器件则需要手动添加,操作麻烦,对于多层多材料柔性器件,其打印方法为逐层换材料打印,效率低且操作繁琐;通过材料切换装置,单喷头可以在需要不同材料时进行材料的切换,这种切换装置结构复杂,且由于其供料系统唯一,不同材料的区别只在于颜色不同,仍局限在同一物理态。
3、关于第二种多材料打印设备,分为使用同物理态材料类型和使用多物理态材料类型,对于使用同物理态材料类型,设备采用两个喷头进行共yz轴设计,两个喷头只能相对x轴方向各自运动,每个喷头无法独立运动,导致打印范围有限;对于使用多物理态材料类型,设备有单喷头共挤出与双喷头双挤出两种方式,单喷头共挤出方式是将纤维与胶液在喷头腔室中充分混合后,共同从喷头中挤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使胶液充分包裹纤维,形成纤维-胶液复合物,但这种方式只能让胶液与纤维捆绑打印,胶液无法进行其他形状的铺设;对于双喷头双挤出方式(可以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1730150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个喷头打印纤维,另一个喷头打印其他材料(如热塑性基体或胶液),纤维、胶液分别打印,但仍然是逐层打印,先打印一层基底材料,再打印一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3d打印设备中,如何使纤维稳定可靠独立的输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纤维打印更加可靠稳定,适用不同直径纤维的送丝装置。
2、本技术还能够解决现有3d打印设备局限于同一物理态材料,多喷头结构的各个喷头无法独立运动,双喷头双挤出结构工作过程复杂以及打印范围小、打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打印范围广,打印效率高,适合不同物料态材料的柔性纤维与胶液成型的3d打印装置。
3、本技术提供一种送丝装置,包括竖向支撑板、主动滚轮驱动电机、滚轮轴、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主动滚轮、被动滚轮、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被动滚轮连接板、顶丝和压缩弹簧,主动滚轮与滚轮轴固定连接,滚轮轴与竖向支撑板转动连接,主动滚轮驱动电机与竖向支撑板连接,第一同步带轮与主动滚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同步带轮与滚轮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同步带连接于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一同步带轮之间,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与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底部设有滑动槽,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侧面设有弹簧放置孔,被动滚轮连接板的端部设有螺钉孔,被动滚轮连接板的中部设有弹簧定位孔,被动滚轮连接板位于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滑动槽中,被动滚轮连接板能够在滑动槽中滑动,压缩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放置孔中,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定位孔中,顶丝与被动滚轮连接板的螺钉孔连接,顶丝的末端顶压在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外侧面,被动滚轮与被动滚轮连接板转动连接,被动滚轮靠近主动滚轮。
4、优选地,送丝装置还包括弹片式微动开关,弹片式微动开关与竖向支撑板连接,弹片式微动开关位于主动滚轮的上方。
5、优选地,送丝装置还包括送料盘,送料盘与竖向支撑板转动连接,被动滚轮和主动滚轮位于送料盘的下方。
6、优选地,送丝装置还包括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包括送料盘转轴、轴承座固定板、轴承座、摩擦片、阻尼片、弹簧和手轮,轴承座固定板与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轴承座与轴承座固定板固定连接,送料盘转轴依次穿过轴承座、轴承座固定板、竖向支撑板,送料盘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摩擦片套在送料盘转轴上,摩擦片靠在轴承座上,阻尼片套在送料盘转轴上,弹簧套在送料盘转轴上,手轮与送料盘转轴的端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手轮下压弹簧,弹簧下压阻尼片,阻尼片下压摩擦片;送料盘与送料盘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送丝装置能够稳定可靠的将纤维从纤维输送针头向下输送,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纤维,操作方便;配合点胶针头进行打印,纤维的输送独立运行,有利于完成两种物理态材料的复合打印,有利于提高打印效率。
8、点胶针头可以独立运行,打印范围广。实现两种物理态的复合打印,点胶针头和纤维输送针头之间也能自由运动,纤维、胶液各自独立打印,拓宽了胶液的铺设范围,提高了多材料打印效率。
9、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打印成型的产品功能多样。
10、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撑板、主动滚轮驱动电机、滚轮轴、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主动滚轮、被动滚轮、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被动滚轮连接板、顶丝和压缩弹簧,所述主动滚轮与滚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轴与竖向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滚轮驱动电机与竖向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主动滚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滚轮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于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一同步带轮之间,所述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与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底部设有滑动槽,所述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侧面设有弹簧放置孔,所述被动滚轮连接板的端部设有螺钉孔,所述被动滚轮连接板的中部设有弹簧定位孔,所述被动滚轮连接板位于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滑动槽中,被动滚轮连接板能够在滑动槽中滑动,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放置孔中,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定位孔中,所述顶丝与被动滚轮连接板的螺钉孔连接,顶丝的末端顶压在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外侧面,所述被动滚轮与被动滚轮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被动滚轮靠近主动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送料盘,所述送料盘与竖向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被动滚轮和主动滚轮位于送料盘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送料盘转轴、轴承座固定板、轴承座、摩擦片、阻尼片、弹簧和手轮,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与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与轴承座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送料盘转轴依次穿过轴承座、轴承座固定板、竖向支撑板,所述送料盘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所述摩擦片套在送料盘转轴上,所述摩擦片靠在轴承座上,所述阻尼片套在送料盘转轴上,所述弹簧套在送料盘转轴上,所述手轮与送料盘转轴的端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手轮下压弹簧,所述弹簧下压阻尼片,所述阻尼片下压摩擦片;所述送料盘与送料盘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X轴方向线性模组、Y轴方向线性模组和连接板,所述X轴方向线性模组与Y轴方向线性模组连接,所述Y轴方向线性模组动作能够带动X轴方向线性模组沿Y轴方向运动,所述X轴方向线性模组设有滑块,X轴方向线性模组动作时滑块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连接板与X轴方向线性模组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撑板、主动滚轮驱动电机、滚轮轴、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主动滚轮、被动滚轮、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被动滚轮连接板、顶丝和压缩弹簧,所述主动滚轮与滚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轴与竖向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滚轮驱动电机与竖向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主动滚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滚轮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于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一同步带轮之间,所述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与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底部设有滑动槽,所述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侧面设有弹簧放置孔,所述被动滚轮连接板的端部设有螺钉孔,所述被动滚轮连接板的中部设有弹簧定位孔,所述被动滚轮连接板位于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滑动槽中,被动滚轮连接板能够在滑动槽中滑动,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放置孔中,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定位孔中,所述顶丝与被动滚轮连接板的螺钉孔连接,顶丝的末端顶压在被动滚轮移动导向块的外侧面,所述被动滚轮与被动滚轮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被动滚轮靠近主动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弹片式微动开关,所述弹片式微动开关与竖向支撑板连接,所述弹片式微动开关位于主动滚轮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祺,靖泽英,张卓元,明宇涵,刘祉含,路士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