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8920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9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导筒、搅拌装置及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导筒、所述搅拌装置及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均设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导筒套设于所述搅拌装置外,在所述导筒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导流口,在所述导筒的上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以在该开口处形成有第二导流口,以及在未开口处形成遮挡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顶部并向下延伸,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导筒的遮挡部相对应。该反应釜能够直接在釜体内设置固液分离装置的同时,降低固液分离装置对釜体内流场的影响,提高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元前驱体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在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中,合成工艺是整个产品生产的核心工艺。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三元前驱体的合成时,一般会将各原料加入至反应釜内,然后通过搅拌,使各原料及时的分散于反应釜内的浆料中,以使的各原料充分的进行反应。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浆料所处环境的一致性,降低设备的复杂程度。现有技术会在反应釜内直接设置固液分离装置,以在反应釜内直接抽取清液,对浆料进行过滤浓缩。

2、然而,反应釜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浆料进行反应,在反应时需要有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以在反应釜内形成一个上下循环的流场,带动浆料运动。根据目前对反应釜内流场的分析,反应釜内的流场十分的复杂。直接在反应釜内设置固液分离装置,会对反应釜内的流场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会对三元前驱体的k90、粒度分布等造成显著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该反应釜能够直接在釜体内设置固液分离装置的同时,降低固液分离装置对釜体内流场的影响,提高产品的品质。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包括釜体、导筒、搅拌装置及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导筒、所述搅拌装置及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均设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导筒套设于所述搅拌装置外,在所述导筒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导流口,在所述导筒的上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以在该开口处形成有第二导流口,以及在未开口处形成遮挡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顶部并向下延伸,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导筒的遮挡部相对应。

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口及所述遮挡部均为多个,所述第二导流口及所述遮挡部二者间隔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包括多个导流板,每个所述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并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多个所述导流板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

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下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导流口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

6、进一步地,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导筒的中心的连线穿过所述第二导流口。

7、进一步地,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滤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上距离所述釜体轴线最远的所述滤芯至所述釜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釜体侧壁一侧的侧边至所述釜体轴线之间的距离。

8、进一步地,沿所述釜体的轴线方向看,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釜体侧壁的一侧的侧边至所述釜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5~3d/50,其中d为釜体的直径,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上距离所述釜体的轴线最远点滤芯至所述釜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d/4,其中d为釜体的直径。

9、进一步地,所述滤芯下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流板上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下边缘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

10、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的最高高度。

11、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滤芯、固定架及连接管,所述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釜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釜体外。

12、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通过导筒上开口的设置,以及导筒与固液分离装置50位置的限定,能够让固液分离装置设置于釜体内流场较弱的区域,以使该反应釜能够直接在釜体内设置固液分离装置的同时,降低固液分离装置对釜体内流场的影响,提高产品的品质。

1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导筒、搅拌装置及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导筒、所述搅拌装置及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均设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导筒套设于所述搅拌装置外,在所述导筒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导流口,在所述导筒的上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以在该开口处形成有第二导流口,以及在未开口处形成遮挡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顶部并向下延伸,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导筒的遮挡部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口及所述遮挡部均为多个,所述第二导流口及所述遮挡部二者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包括多个导流板,每个所述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并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多个所述导流板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下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导流口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导筒的中心的连线穿过所述第二导流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滤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上距离所述釜体轴线最远的所述滤芯至所述釜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釜体侧壁一侧的侧边至所述釜体轴线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釜体的轴线方向看,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釜体侧壁的一侧的侧边至所述釜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5~3D/50,其中D为釜体的直径,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上距离所述釜体的轴线最远点滤芯至所述釜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D/4,其中D为釜体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下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流板上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下边缘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的最高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滤芯、固定架及连接管,所述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釜体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釜体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导筒、搅拌装置及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导筒、所述搅拌装置及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均设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导筒套设于所述搅拌装置外,在所述导筒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导流口,在所述导筒的上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以在该开口处形成有第二导流口,以及在未开口处形成遮挡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顶部并向下延伸,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导筒的遮挡部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口及所述遮挡部均为多个,所述第二导流口及所述遮挡部二者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包括多个导流板,每个所述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并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多个所述导流板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下端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导流口在所述釜体内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内置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导筒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导筒的中心的连线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飞邱天向波乔东斌罗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