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8817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8
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平行布置的传输线、养护库和裁切单元;传输线下游通过第一中转单元和入库升降单元连接养护库一端,养护库另一端通过出库升降单元和第二中转单元连接裁切单元的起始端,生产线整体呈S形布置;传输线上设置有复合下料单元,裁切单元下游设置有码垛单元。通过S形布置的生产线,布局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而且,第二中转单元两端紧邻传输线起始端和裁切单元起始端,在进行建筑板材单面铺料或双面铺料时,方便转移板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材生产线,具体为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建筑板材已经大多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但仍然存在车间利用率不高,部分环节仍然采用人工转移板材的问题。例如专利号为cn201520804684.0,名称为一种新型保温板生产线的专利中,进行保温板双面刷浆时,虽然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但保温板需要分别经过两条不同的输送线和烘干机,造成生产线占地面积较大。

2、另外,为充分利用养护库下层空间,克服输送线与养护库底层的高度差,现有生产线需要人工将输送线上半湿的保温板手动吊运至养护库底层前面辊道上,造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平行布置的传输线、养护库和裁切单元;

4、传输线下游通过第一中转单元和入库升降单元连接养护库一端,养护库另一端通过出库升降单元和第二中转单元连接裁切单元的起始端,生产线整体呈s形布置;

5、传输线上设置有复合下料单元,裁切单元下游设置有码垛单元。

6、通过s形布置的生产线,布局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而且,第二中转单元两端紧邻传输线起始端和裁切单元起始端,在进行建筑板材单面铺料或双面铺料时,方便转移板材。

7、传输线包括上游的输送辊道和下游的皮带辊道,复合下料单元位于皮带辊道上方。其中,输送辊道用于快速传送基板,皮带辊道用于平稳传送基板。

8、复合下料单元下方的皮带辊道上设置有若干下料口和刮平辊道。在复合下料单元中,可提前配置好不同砂浆,便于在基板经过下料口时下料。

9、复合下料单元下游的皮带辊道上设置有定尺辊道,在复合下料单元下方布置有网格布铺设装置,定尺辊道可将砂浆上铺设的网格布进行定尺裁切。

10、第二中转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出板移载机,沿垂直于传输线方向布置,将基板换向后转移至下一工序中。

11、作为优选地方案,输送辊道上设置有翻板装置,第二中转单元靠近传输线一端的出板移载机上方设置有周转摞板机,用于将出板移载机上的板材转移至传输线上。

12、翻板装置在生产仅单面铺料的建筑板材时固定不动,在生产双面铺料的建筑板材时,单面养护后,通过周转摞板机转移至传输线上,进入翻板装置后翻转180度,使基板未铺料一面朝上,然后沿传输线到达复合下料单元下方。

13、第二中转单元靠近裁切单元一端的出板移载机上方设置有上料摞板机,用于将出板移载机上的板材转移至裁切单元起始端的传输装置上。

14、第一中转单元包括沿垂直于传输线方向依次布置的侧翻移载机和进板移载机,侧翻移载机对接传输线下游,进板移载机侧面对接有多个进板待料机,进板待料机平行于传输线方向设置,下游对接入库升降单元,实现传输线末端板材换向180度后进入入库升降单元。

15、为克服输送线与养护库底层的高度差,侧翻移载机高度大于进板移载机和进板待料机高度,进板移载机和进板待料机位于地坑内,其上表面高度与养护库底层养护线高度相同。侧翻移载机与相邻进板移载机均设置有升降机构,能够调节二者倾斜至同一斜面。从而实现传输线末端板材从侧面倾斜滑动至进板移载机上。

16、入库升降单元和出库升降单元沿底部轨道运动,轨道方向垂直于传输线方向。两个升降单元用于将基板传送至指定高度后推至养护库内。

17、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通过s形布置的生产线,布局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而且,第二中转单元两端紧邻传输线起始端和裁切单元起始端,在进行建筑板材单面铺料或双面铺料时,方便转移板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布置的传输线(1)、养护库(5)和裁切单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1)包括上游的输送辊道(11)和下游的皮带辊道(12),所述复合下料单元(2)位于皮带辊道(1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下料单元(2)下方的皮带辊道(12)上设置有若干下料口和刮平辊道(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下料单元(2)下游的皮带辊道(12)上设置有定尺辊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转单元(7)包括一个或多个出板移载机(71),沿垂直于传输线(1)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11)上设置有翻板装置(15),所述第二中转单元(7)靠近传输线(1)一端的出板移载机(71)上方设置有周转摞板机(72),用于将出板移载机(71)上的板材转移至传输线(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转单元(7)靠近裁切单元(8)一端的出板移载机(71)上方设置有上料摞板机(73),用于将出板移载机(71)上的板材转移至裁切单元(8)起始端的传输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单元(3)包括沿垂直于传输线(1)方向依次布置的侧翻移载机(31)和进板移载机(32),所述侧翻移载机(31)对接传输线(1)下游,所述进板移载机(32)侧面对接有多个进板待料机(33),所述进板待料机(33)平行于传输线(1)方向设置,下游对接入库升降单元(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移载机(31)高度大于进板移载机(32)和进板待料机高度,所述侧翻移载机(31)与相邻进板移载机(32)均设置有升降机构,能够调节二者倾斜至同一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库升降单元(4)和出库升降单元(6)沿底部轨道运动,轨道方向垂直于传输线(1)方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板材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布置的传输线(1)、养护库(5)和裁切单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1)包括上游的输送辊道(11)和下游的皮带辊道(12),所述复合下料单元(2)位于皮带辊道(1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下料单元(2)下方的皮带辊道(12)上设置有若干下料口和刮平辊道(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下料单元(2)下游的皮带辊道(12)上设置有定尺辊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转单元(7)包括一个或多个出板移载机(71),沿垂直于传输线(1)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11)上设置有翻板装置(15),所述第二中转单元(7)靠近传输线(1)一端的出板移载机(71)上方设置有周转摞板机(72),用于将出板移载机(71)上的板材转移至传输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月邹明高元圣萍邢超焦治栋侯涛谢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宝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