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877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电池预处理,使电池极片浸润在电解液中;2)对电池进行第一次充电从而初步激活电池;3)对电池进行第二次充电从而进一步激活电池;4)对电池进行第三次充电,完成电池化成过程,通过改变化成的具体工艺,使得电池极片能在短时间内被充分浸润,增强了极片浸润的效率,也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工业化生产的产能。此外新的化成充电方式使得电极表面形成SEI更为均匀致密,获得的电池性能更为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2、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因其具有能量高、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朝着大容量,长循环,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这也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化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序。其在电池负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成膜的质量对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贮存性能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现有的技术从锂离子电池的一次注液后到化成工艺的完成,需要进行高温静置使得极片充分被电解液所浸润,然后经过若干步的恒流充电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等步骤。而大容量电池因为其设计容量更高,极片层数更多,极片的膜面更宽,内部极片堆叠更为紧实。现有的化成工艺很难仅靠毛细管作用将电池极片充分浸润,完成大容量电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周期更长,负极界面中易产生黑斑甚至析锂的问题,此外形成的sei膜也不够致密均匀,无法满足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设计性能要求。

5、cn109599595a-一种长存储寿命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公开了一种长存储寿命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lini0.7mn0.2ni0.1o2构成,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包括由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构成的添加剂,其中,vc占电解液总体积的0.5-1%,也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通过改变化成的具体工艺,使得电池极片能在短时间内被充分浸润,增强了极片浸润的效率,也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工业化生产的产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电池预处理,使电池极片浸润在电解液中;

4、2)对电池进行第一次充电从而初步激活电池;

5、3)对电池进行第二次充电从而进一步激活电池;

6、4)对电池进行第三次充电,完成电池化成过程。

7、上述第1)步中,电池在完成一次注液后,在温度为35~55℃中,使电池极片浸润在电解液中。实现对电池极片与电解液的充分浸润。

8、上述第1)步中,上述第1)步中,电池在正压30~50pa和负压-40~-60kpa的正、负压以周期性交替的方式,使电池极片与电解液浸润。实现对电池极片与电解液的充分浸润。

9、上述第1)步中,电池极片与电解液浸润的时长为3-6h。实现对电池极片与电解液的充分浸润。

10、上述第2)步中,第一次充电,将电池冷却至20~30℃,以0.02c~0.06c的恒电流将电池充电至3.0v。完成电池的初步激活,构成的sei膜更为均匀致密,有利于后续的sei膜沿此有序生长。

11、上述第2)步中,第一次充电在-50~-70kpa的负压条件下进行。有利于电池化成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12、上述第3)步中,第二次充电,将电池升温至35~55℃,以0.08c~0.12c的恒电流充电至5%soc。有利于sei膜的进一步稳定生长。

13、上述第3)步中,第二次充电在负压-70~-90kpa条件下进行。有利于电池化成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14、上述第4)步中,第三次充电,在温度35~55℃,以0.16~0.22c的恒电流充电至30%soc。有利于快速完成电池化成过程,提高产能。

15、上述第4)步中,第三次充电在负压-70~-90kpa条件下进行。有利于电池化成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1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改变化成的具体工艺,使得电池极片能在短时间内被充分浸润,增强了极片浸润的效率,也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工业化生产的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步中,电池在完成一次注液后,在温度为35~55℃中,使电池极片浸润在电解液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步中,上述第1)步中,电池在正压30~50Pa和负压-40~-60Kpa的正、负压以周期性交替的方式,使电池极片与电解液浸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步中,电池极片与电解液浸润的时长为3-6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步中,第一次充电,将电池冷却至20~30℃,以0.02C~0.06C的恒电流将电池充电至3.0V。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步中,第一次充电在-50~-70Kpa的负压条件下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步中,第二次充电,将电池升温至35~55℃,以0.08C~0.12C的恒电流充电至5%SO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步中,第二次充电在负压-70~-90Kpa条件下进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步中,第三次充电,在温度35~55℃,以0.16~0.22C的恒电流充电至30%SOC。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步中,第三次充电在负压-70~-90Kpa条件下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步中,电池在完成一次注液后,在温度为35~55℃中,使电池极片浸润在电解液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步中,上述第1)步中,电池在正压30~50pa和负压-40~-60kpa的正、负压以周期性交替的方式,使电池极片与电解液浸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步中,电池极片与电解液浸润的时长为3-6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步中,第一次充电,将电池冷却至20~30℃,以0.02c~0.06c的恒电流将电池充电至3.0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慰丁大勇褚梅张宽健包正杰王婷娟臧晓娜陈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