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堵滴头、滴灌管及节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防堵滴头、滴灌管及节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876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8
本申请公开一种防堵滴头、滴灌管及节水灌溉系统。防堵滴头,包括滴头本体,所述滴头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滴头本体;所述滴头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紊流凹槽和出水凹槽;所述紊流凹槽内的两侧部沿水流流动方向设置有多个交替布置的挡水筋,所述挡水筋的迎流面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被配置成对流经的水导向形成涡流;所述滴头本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进水凹槽;所述进水凹槽中设置有两条并排布置的第一筋条,所述进水孔中设置有多个并排布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筋条倾斜布置,所述导流板伸出所述进水孔并延伸至进水凹槽的端部的两侧还设置有导水筋。实现提高防堵滴头的防堵性能以提高滴灌管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灌溉,尤其涉及一种防堵滴头、滴灌管及节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1、滴灌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经过安装在滴灌管上的滴头或孔口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使作物根系的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从而方便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且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而采用双打孔的滴头因单个滴头的出水量较大被广泛。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5694737 u公开了一种微型抗堵单孔内镶片式滴头及滴灌带,在滴头的正面围绕进水孔形成迷宫紊流凹槽,以满足滴头滴水的要求。

2、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滴灌管中流动的水会有杂质,水中较大的杂质(大颗粒砂块或草叶)会在滴灌管内对进水孔造成堵塞,而水中较小的杂质(泥沙)会聚集在迷宫紊流凹槽内造成内部堵塞,进而导致滴头容易失效而使得滴灌管的使用可靠性降低。

3、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供提高防堵性能以提高滴灌管使用可靠性的技术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堵滴头、滴灌管及节水灌溉系统,实现提高防堵滴头的防堵性能以提高滴灌管使用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堵滴头,包括滴头本体,所述滴头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滴头本体;

4、所述滴头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紊流凹槽和出水凹槽,所述紊流凹槽围绕在所述进水孔的外侧分布,所述紊流凹槽的一端部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紊流凹槽的领一端部与所述出水凹槽连通;所述紊流凹槽内的两侧部沿水流流动方向设置有多个交替布置的挡水筋,所述挡水筋的迎流面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被配置成对流经的水导向形成涡流;

5、所述滴头本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进水凹槽;所述进水凹槽中设置有两条并排布置的第一筋条,所述进水孔位于两条所述第一筋条之间;所述进水孔中设置有多个并排布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筋条倾斜布置,所述导流板伸出所述进水孔并延伸至进水凹槽的端部的两侧还设置有导水筋,所述导水筋连接在对应侧的所述第一筋条上;

6、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在所述进水凹槽中形成第一进水区域,同一所述第一筋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水筋的侧部之间形成第二进水区域;

7、所述滴头本体整体长条状结构,所述进水孔布置在所述滴头本体的一端部,所述出水凹槽布置在所述滴头本体的另一端部。

8、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还被配置成引导流经的水朝向水流上游错位比邻布置的所述挡水筋流动。

9、进一步的,所述挡水筋整体背向所述紊流凹槽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延伸;

10、所述挡水筋的迎流面的端部还设置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所述紊流凹槽内的水流方向倾斜延伸;

11、所述导流面被配置成导流经的水朝向水流下游错位比邻布置的所述挡水筋流动。

12、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布置在所述挡水筋的根部位置;

13、所述挡水筋的背流面形成挡水面;所述挡水面背向所述紊流凹槽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延伸;

14、所述挡水面被配置成引导水朝向水流上游错位比邻布置的所述挡水筋流动。

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凹槽中还设置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布置在所述第一筋条的侧方,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第一筋条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筋条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凸块,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水流间隔。

16、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筋条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块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进水区域相对布置。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筋条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筋条的高度;

18、所述第二筋条与比邻的第一筋条之间形成第一缓冲凹槽,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进水凹槽的内槽壁之间形成第二缓冲凹槽。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凹槽的槽底面由外至内朝向所述进水孔方向倾斜延伸。

2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进水凹槽的端部呈圆滑结构。

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滴灌管,包括管体和上述防堵滴头,所述防堵滴头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防堵滴头的进水孔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防堵滴头的紊流凹槽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紊流通道,所述防堵滴头的出水凹槽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出水腔体;

22、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对应的所述腔体连通。

2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主供水管和多根滴灌管,多根所述滴灌管分别连接所述主供水管,所述滴灌管采用上述滴灌管。

2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紊流凹槽的挡水筋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形成在每个挡水筋的迎流面上,水流在紊流凹槽中流动过程中,水流流入到凹陷部后,凹陷部的内凹结构会使得水流在该位置处涡旋以形成涡流,在涡流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阻挡水流流动的挡水筋的迎流面处无法聚集泥沙,泥沙将被凹陷部形成的涡流带走并最终进入到出水凹槽中输出,这样,便可以减少紊流凹槽因泥沙聚集过多发生堵塞的情况发生;同时,对于滴头本体的进水凹槽,滴灌管中的水经由进水凹槽并流入到进水孔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进水孔两侧的第一筋条对进水孔两侧边缘进行保护以减少大颗粒泥沙直接从一侧进入到进水孔中,另一方面导流板所形成的第一进水区域和导水筋侧部所形成的第二进水区域能够实现进水孔从三方向进水以有效的起到防堵的目的,以确保进水孔能够正常进水,实现提高防堵滴头的防堵性能以提高滴灌管使用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本体,所述滴头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滴头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还被配置成引导流经的水朝向水流上游错位比邻布置的所述挡水筋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筋整体背向所述紊流凹槽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布置在所述挡水筋的根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凹槽中还设置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布置在所述第一筋条的侧方,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第一筋条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筋条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凸块,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水流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筋条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块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进水区域相对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筋条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进水凹槽的端部呈圆滑结构。

9.一种滴灌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堵滴头,所述防堵滴头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防堵滴头的进水孔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防堵滴头的紊流凹槽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紊流通道,所述防堵滴头的出水凹槽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出水腔体;

10.一种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主供水管和多根滴灌管,多根所述滴灌管分别连接所述主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滴灌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本体,所述滴头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滴头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还被配置成引导流经的水朝向水流上游错位比邻布置的所述挡水筋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筋整体背向所述紊流凹槽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布置在所述挡水筋的根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凹槽中还设置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布置在所述第一筋条的侧方,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第一筋条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筋条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凸块,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水流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滴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群李成秀邱慧娇赵忠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大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