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施工,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大跨距、超高超大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作业,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
技术介绍
1、在装配式工业建筑中,尤其是多层厂房或多层仓储库施工中,常遇到使用钢筋桁架楼承板(不需要脚手架支撑)、预制叠合梁、大跨距超高超大的现浇独立柱及剪力墙结构;对于这些超高、超大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其往往混凝土浇筑量很大。此时,如果由于所处空间有限或者所处方位无法通行砼泵车或超出砼泵车的作业半径时,则需要临时搭建脚手架来安置泵管,但是临时搭建的脚手架同样存在问题,例如,反复的安拆导致的费用问题以及临时搭建的脚手架形式不统一,对于泵管的安置同样并不可靠也不实用。因此,如何满足这些现浇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还能做到即保质保量又能降本增效,就存在很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便于在狭小空间中快速布置、可重复使用且适用于登高作业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包括框架式架体1、泵管14、爬梯5和吊耳15;泵管14为刚性管并竖直设置在框架式架体1之中,在泵管14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泵管输出端口和泵管输入端口;框架式架体1包括立柱3和横梁,立柱3竖向设置,各立柱3之间与横梁焊接连接,横梁沿立柱3的上部、中部、下部设置至少三道;框架式架体1的侧部投影为梯形,其前端面、左侧面、右侧面的内
4、本技术提出的上述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主体是一个呈四棱锥造型的框架式架体1,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整个支架的重心,同时,在框架式架体1的顶部设置吊耳15,如此,必要时能够对整体实施吊运,实现快速布置的目的;进一步,在框架式架体1的外侧设置爬梯3,便于操作人员登高作业,在此基础上,在框架式架体1中竖直设置的刚性的泵管14,从而使整个支架作为混凝土布料作业的第一线辅助设备,能够在仅有少量作业人员且泵车又无法到达的狭小空间中实施大方量的混凝土布料作业。
5、进一步,上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还包括以泵管14为轴心可360°回转的软管托架10,所述软管托架10通过套管7而套设在泵管14上,该软管托架10用于承托布料软管11;所述布料软管11为橡胶管,其与泵管14的输出端口之间通过一个回转接头9而密封连接,泵管14的输入端口则与混凝土原料供应端连接,从而通过泵管14与布料软管11将混凝土原料输送至目标地,并且,作业人员能够在地面上通过牵引绳而牵引回转托架10并依靠回转托架10使布料软管11随其转动,进而扩大混凝土的布料范围。
6、进一步,上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还包括钢板制成的休息平台4,休息平台4搁置在框架式架体1的横梁上并与横梁焊接连接;所述休息平台4用于操作人员经爬梯5爬上框架式架体1后在其中的不同高度进行观察或休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框架式架体(1)、泵管(14)、爬梯(5)和吊耳(15);泵管(14)为刚性管并竖直设置在框架式架体(1)之中,在泵管(14)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泵管输出端口和泵管输入端口;框架式架体(1)包括立柱(3)和横梁,立柱(3)竖向设置,各立柱(3)之间与横梁焊接连接,横梁沿立柱(3)的上部、中部、下部设置至少三道;框架式架体(1)的侧部投影为梯形,其前端面、左侧面、右侧面的内倾角度为83°~87°,其后端面的内倾角度为65~70°;爬梯(5)设置在框架式架体(1)的后端面上,吊耳(15)成对设置并位于框架式架体(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布料软管(11),布料软管(11)为橡胶管,其与泵管(14)的输出端口密封连接,泵管(14)的输入端口与混凝土原料供应端连接,从而通过泵管(14)与布料软管(11)将混凝土原料输送至目标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以泵管(14)为轴心可36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在泵管(14)的泵管输出端口处设置回转接头(9),所述回转接头(9)用于连接布料软管(11),使软管(11)可以泵管(14)为轴心实现360°回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休息平台(4),所述休息平台(4)沿框架式架体(1)的横梁而设置且与横梁连接,所述休息平台(4)为钢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软管托架(10)呈悬臂式桁架结构,其包括水平杆和位于水平杆下方并分别与水平杆及套管连接的支撑斜杆,在支撑斜杆与水平杆之间设置加强筋,所述套管(7)用于将软管托架(10)与泵管(1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泵管护套(8),所述泵管护套(8)套设在泵管(14)与套管(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框架式架体(1)、泵管(14)、爬梯(5)和吊耳(15);泵管(14)为刚性管并竖直设置在框架式架体(1)之中,在泵管(14)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泵管输出端口和泵管输入端口;框架式架体(1)包括立柱(3)和横梁,立柱(3)竖向设置,各立柱(3)之间与横梁焊接连接,横梁沿立柱(3)的上部、中部、下部设置至少三道;框架式架体(1)的侧部投影为梯形,其前端面、左侧面、右侧面的内倾角度为83°~87°,其后端面的内倾角度为65~70°;爬梯(5)设置在框架式架体(1)的后端面上,吊耳(15)成对设置并位于框架式架体(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布料软管(11),布料软管(11)为橡胶管,其与泵管(14)的输出端口密封连接,泵管(14)的输入端口与混凝土原料供应端连接,从而通过泵管(14)与布料软管(11)将混凝土原料输送至目标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框架式混凝土布料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以泵管(14)为轴心可360°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雪,杨巍巍,王峥嵘,邢建华,陈律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添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