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学,具体涉及一种光束激发装置及光源。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的利用不再局限于照明,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利用不同的光实现许多技术效果,为了得到符合作业需求的光束,人们常常会用到波长转换部件。波长转换部件是一种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后能够发射出新的波长的光线的光至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和显示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由光束激发装置中的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光激发波长转换部件,波长转换部件受到激发后发出第二波长的光从出光口射出,第一波长的光束与第二波长的光束融合,便能够得到所需的光线。
2、然而,在光束激发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在出光口处会存在容易漏出用于激发波长转换部件的激发光源的缺陷,进而影响光束激发装置发出的光的纯净度和精确性,不利于人们使用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束激发装置及光源,用于解决作业过程中光束激发装置的出光口容易漏蓝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束激发装置,光束激发装置包括:基座、波长转换部件和激发光源,波长转换部件和激发光源均设置与基座上;波长转换部件设置有相对的出光面和背光面,出光面与背光面之间邻接有多个侧面,至少一个侧面被配置为激发面;激发光源朝向至少一个激发面出射第一光束,以激发波长转换部件;波长转换部件用于在被第一光束激发时,将至少部分第一光束转化为第二光束,第二光束从出光面出射。通过在波长转换部件上设置相对的出光面和背光面以及邻接于出光面
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激发光源被配置为发出的第一光束朝向背光面倾斜,且第一光束的光轴所在直线与出光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较小的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一光束的发散角的一半。通过使得激发光源发出的第一光束朝向背光面倾斜,且第一光束的光轴所在直线与出光面所在平面之间较小的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一光束的扩散角的一半,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激发装置中不会存在朝向出光面倾斜的第一光束,也即保证不会有第一光束穿透波长转换部件并从出光面射出,从而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激发装置在从出光面射出第二光束时,第二光束中不会混杂一部分穿透出光面的第一光束,进而提高了得到的第二光束的纯净性,当需要得到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的混合光时,由于第一光束不会因为波长转换部件的出光面的镜面反射而使得从出光口漏出较强的第一光束,能够使最终得到的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的混合光更加均匀,光束颜色更加纯净。
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激发光源被配置为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束,波长转换部件用于在收到第一光束的激发后,将第一光束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束;第一波长为400nm-480nm,第二波长为480nm-650nm。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会需要用到白光进行作业,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通过蓝光与黄光的混合来得到白光光束,通过将激发光源配置为发出第一波长为400nm-480nm的第一光束,将波长转换部件配置为用于将第一波长转换为第二波长为480nm-650nm的第二光束,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激发装置能够满足得到白光光束的条件,当实际作业中需要白光光束时便可以更加便捷地将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进行混合来得到白光光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适用性,能够满足大多数作业情况下对光束的颜色需求。
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激发光源和激发面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个激发面被配置为至少有一个激发光源朝向其设置。在实际作业中,若用于激发的光束的能量不足,则经过波长转换部件的波长转换后得到的第二光束可能难以满足实际作业需求,因此通过设置多个激发面,并设置多个激发光源,可以提高波长转换部件所接收到的激发光线的数量,确保波长转换部件受到激发后能够得到光线强度足以满足作业需求的第二光束。
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激发面上设置有第一光束处理层,第一光束处理层用于供第一光束穿透,并用于反射第二光束。由于波长转换部件具有多个面,激发光源发出的第一光束照射在激发面上对波长转换部件进行激发,此时波长转换部件能够被由激发面入射的第一光束激发,除了出光面射出的第二光束可以被处理并利用,其余的由激发面射出的第二光束难以被正常处理并利用,通过在激发面上设置第一光束处理层,用于激发的第一光束可以穿透第一光束处理层对波长转换部件进行激发,波长转换部件经过波长转换由激发面射出的第二光束被第一光束处理层反射,只能从出光面射出,使得出光面射出的第二光束的强度得到补强,增强了光束激发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强度。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背光面和未被配置为激发面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光束处理层,第二光束处理层用于反射第一光束和/或第二光束。当在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面和未被配置为激发面的侧面上设置第二光束处理层后,使得用于激发波长转换部件的第一光束在未被波长转换部件吸收完毕时,将要穿透波长转换部件向外射出时,能够被第二光束处理层反射,使得即将穿透波长转换部件的第一光束能够被波长转换部件继续用于激发,当波长转换部件被激发射出第二光束时,若第二光束射出的面并非出光面,而是经过不利于光线利用的背光面或未被配置为激发面的侧面射出时,也会被第二光束处理层反射,使得第二光束只能从出光面射出,不易造成光能浪费,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激发装置对光的利用率。
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光束落到激发面上的光斑面积小于或等于激发面的面积。由于波长转换部件必须受到光束照射才能被有效激发,若第一光束在激发面所在平面上覆盖的面积超出激发面的面积,超出激发面的面积的部分光线实际对波长转换部件的激发几乎不产生作用,会造成光能浪费,因此,通过使第一光束在激发面所在平面上覆盖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激发面的面积,可以使激发光源发出的第一光束能够被最大程度地用于波长转换部件的激发,避免光能浪费。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二光束处理层背离波长转换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散热件。通过设置散热件,使得波长转换部件在受到激发光源发出的第一光束照射激发时,不易因温度过高而影响第二光束的光线质量,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激发装置在长期使用时的稳定性更好。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激发光晕的出光侧设置有光束整形组件,光束整形组件被配置为对激发光源发出的第一光束进行整形。通过在激发光源的出光侧设置光束整形组件,使得作为波长转换部件的激发光的第一光束可以被光束整形组件整形,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光束的聚焦和扩散等参数,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束激发装置的适用性。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源,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波长转换部件和激发光源,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和所述激发光源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被配置为发出的所述第一光束朝向所述背光面倾斜,且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轴所在直线与所述出光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较小的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发散角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被配置为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所述第一光束,所述波长转换部件用于在受到所述第一光束的激发后,将所述第一光束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所述第二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和所述激发面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个所述激发面被配置为至少有一个所述激发光源朝向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面上设置有第一光束处理层,所述第一光束处理层用于供所述第一光束穿透,并用于反射所述第二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面和未被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落在所述激发面上的光斑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激发面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束处理层背离所述波长转换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散热件。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的出光侧设置有光束整形组件,所述光束整形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整形。
10.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波长转换部件和激发光源,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和所述激发光源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被配置为发出的所述第一光束朝向所述背光面倾斜,且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轴所在直线与所述出光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较小的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发散角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被配置为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所述第一光束,所述波长转换部件用于在受到所述第一光束的激发后,将所述第一光束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所述第二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和所述激发面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个所述激发面被配置为至少有一个所述激发光源朝向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面上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