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8467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6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主支架,主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基台和第二基台,第一基台与第二基台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段相连,主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三基台和第四基台,主支架的下部设有第一减重凹槽,主支架的底端设有第五基台和第六基台,主支架的底端一侧设有第一辅助支架,第一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七基台和第八基台,第七基台与第八基台之间通过第二减重凹槽相连,主支架的底端一侧设有第二辅助支架,主支架与第二辅助支架之间设有第九基台,本技术采用一体化铸造成型,安装占用空间小,本技术的结构强度和结构刚度都大大增加,满足驾驶室的安全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左前悬上支架。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的普及率及需求度与日俱增,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卡车因其运输方式灵活、运输速度快的特点,在货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度的不断增加,用户对卡车驾驶室的舒适性、便捷性、轻量化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驾驶室的安全性主要是从保护驾驶员的角度出发,前围总成作为驾驶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车身扭转刚度和良好的碰撞性能。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029758a公开了一种轻型卡车驾驶室前围总成,其包括前围外板以及固定于其上的左侧板上支架和右侧板上支架,内侧还加设有充当骨架的前围加强板总成,且前围外板与前围加强板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前围内板总成的横梁和框架式的结构设计,焊接后形成有效的腔体结构,并涂有膨胀胶,在正面撞击的时候可以吸收能量,减小前围的溃缩变形,从而保护乘员。

3、在专利技术专利cn103029758a中解决了驾驶室前围总成刚度和强度偏弱的问题,然而通过增加前围总成刚度和强度会较大的增加制作成本,还会增加车身自重。而且在现有的驾驶室内,其前悬上支架往往布置于前围上横梁的后方,在模拟试验时,正面摆锤碰撞时会先撞击前围上横梁,前围上部大变形后才接触到前悬上支架,由于前围大变形会带动仪表板变形,因此这种结构无法保证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4、目前的左前悬上支架的尺寸和重量都很大,占用的安装空间多,多个功能件支架采用焊接拼装结构,结构刚性差,安全性能无法得到很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采用一体成型结构,重量小,结构强度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包括主支架,主支架整体为厚度渐变型结构,主支架的顶端厚度最小。主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基台和第二基台,第一基台与第二基台等高布置,第一基台与第二基台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段相连,第一基台与第二基台上均开有连接通孔。

3、主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三基台和第四基台,第三基台与第四基台等高布置,第三基台与第四基台上均开有连接通孔。

4、在不影响主支架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主支架的下部设有第一减重凹槽,第一减重凹槽置于第三基台与第四基台的下方,第一减重凹槽顺着主支架的形状布置,第一减重凹槽减轻了主支架的重量。

5、主支架的底端设有第五基台和第六基台,第五基台与第六基台均倾斜布置,第五基台与第六基台之间形成u型口,u型口能够进一步减轻主支架的重量,节省安装空间。第五基台上开有螺纹连接孔,第五基台上的螺纹连接孔朝下布置,第六基台上开有螺纹连接孔,第六基台上的螺纹连接孔朝下布置。

6、主支架的底端一侧设有第一辅助支架,第一辅助支架置于主支架的背面侧,第一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七基台和第八基台,第七基台与第八基台上均开有连接通孔,第七基台与第八基台之间通过第二减重凹槽相连,第二减重凹槽顺着第一辅助支架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减重凹槽的内角均经过圆角处理。

7、主支架的底端一侧设有第二辅助支架,第二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平行布置,第二侧板通过中间板与主支架相连,中间板相对于第二侧板倾斜布置,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形成u型开口结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均开有连接通孔。

8、主支架与第二辅助支架之间设有第九基台,第九基台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

9、顺着主支架的结构,在不影响主支架结强度的前提下,主支架的背面侧开有第三减重凹槽,第三减重凹槽置于第一基台、第二基台、第三基台与第四基台围成的区域内,第三减重凹槽的内角均经过圆角处理。

10、顺着主支架的结构,在不影响主支架结强度的前提下,主支架的背面侧还开有第四减重凹槽,第四减重凹槽的内角均经过圆角处理,第四减重凹槽置于第三基台的下方。

11、为了增加第二辅助支架的连接强度,第七基台与主支架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段相连,第八基台与主支架之间通过第三弧形段相连。

12、第二辅助支架与主支架之间通过辅助板相连,辅助板水平布置,辅助板的外侧边为弧形边,辅助板与中间板的连接端宽度大于辅助板与第八基台的连接端宽度。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

14、一、本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焊接拼装结构,采用一体化铸造成型,安装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其他元器件的安装和布置,另外,本技术的结构强度和结构刚度都大大增加,满足驾驶室的安全性能需求。

15、二、本技术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合理布局整体结构,增加了多个减重凹槽,大大减轻了整体重量,满足了轻质化汽车发展的需求。

16、三、本技术将驾驶室的连接、驾驶室翻转机构的连接与六点悬浮气囊的连接集中在一个部件上,整体一体化成型,安装和维护快捷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所述主支架(1)的顶端设有第一基台(2)和第二基台(3),第一基台(2)与第二基台(3)等高布置,所述第一基台(2)与第二基台(3)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段(4)相连,所述主支架(1)的中部设有第三基台(5)和第四基台(6),第三基台(5)与第四基台(6)等高布置,所述第一基台(2)、第二基台(3)、第三基台(5)与第四基台(6)上均开有连接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的背面侧开有第三减重凹槽(19),所述第三减重凹槽(19)置于第一基台(2)、第二基台(3)、第三基台(5)与第四基台(6)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三减重凹槽(19)的内角均经过圆角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的背面侧还开有第四减重凹槽(20),所述第四减重凹槽(20)的内角均经过圆角处理,所述第四减重凹槽(20)置于第三基台(5)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基台(11)与主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段(21)相连,所述第八基台(12)与主支架(1)之间通过第三弧形段(2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架(14)与主支架(1)之间通过辅助板(23)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所述主支架(1)的顶端设有第一基台(2)和第二基台(3),第一基台(2)与第二基台(3)等高布置,所述第一基台(2)与第二基台(3)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段(4)相连,所述主支架(1)的中部设有第三基台(5)和第四基台(6),第三基台(5)与第四基台(6)等高布置,所述第一基台(2)、第二基台(3)、第三基台(5)与第四基台(6)上均开有连接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左前悬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的背面侧开有第三减重凹槽(19),所述第三减重凹槽(19)置于第一基台(2)、第二基台(3)、第三基台(5)与第四基台(6)围成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翊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