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拦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拦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河道是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现有的河道拦水装置大概有两种,其一为较大型的水利工程,是通过闸门实现放水或者拦水;其二为简易的拦水装置。
2、现有的河道拦水装置一般通过螺纹杆结构升降闸板来实现拦水功能,但此种拦水方式,其闸板的重量全部作用于螺纹杆上,人工转动螺纹杆升起闸板时较为费力,若使用电机转动螺纹杆同样消耗的能源较大,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河道拦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包括框架和多个挡水板,多个所述挡水板的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多个所述挡水板均通过转轴与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的多个转轴的上端均延伸至框架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框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直齿条,多个所述齿轮均与直齿条啮合连接。
3、为了便于驱动螺纹杆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耳板的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4、为了便于挡水板与挡水板之间以及挡水板与框架之间相互卡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优选的,多个所述挡水板的前后两端面以及框架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相匹配的卡槽。
5、为了便于保持挡水板之间的密封性良好,防止漏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优
6、为了防止伺服电机和控制器进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优选的,所述框架的高度大于河道水面的高度。
7、为了防止直齿条随螺纹杆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优选的,所述直齿条的下端面与框架的上端面抵接。
8、为了便于控制设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该种河道拦水装置,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杆、直齿条、齿轮、转轴和挡水板配合,可带动多个挡水板同步转动,当挡水板转动至与框架平齐时,将框架进行封闭,从而进行拦水,当挡水板转动至与框架垂直时,水流最大,通过将挡水板转动至不同角度,从而调节水流的大小,通过转动挡水板进行拦水,挡水板的重量全部作用于框架上,转动挡水板较为轻便,节省能源消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包括框架(1)和多个挡水板(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水板(2)的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3),多个所述挡水板(2)均通过转轴(3)与框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的多个转轴(3)的上端均延伸至框架(1)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框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耳板(5),两个所述耳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直齿条(7),多个所述齿轮(4)均与直齿条(7)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耳板(5)的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螺纹杆(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水板(2)的前后两端面以及框架(1)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相匹配的卡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槽(10)的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垫(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高度大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条(7)的下端面与框架(1)的上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器(9),所述伺服电机(8)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包括框架(1)和多个挡水板(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水板(2)的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3),多个所述挡水板(2)均通过转轴(3)与框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的多个转轴(3)的上端均延伸至框架(1)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框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耳板(5),两个所述耳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直齿条(7),多个所述齿轮(4)均与直齿条(7)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耳板(5)的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螺纹杆(6)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王洪,李冬冬,丁琦,国程硕,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