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行业中,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临边作业时,通常需要佩戴安全带等安全装置以保障其人身安全。然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次结构及装修阶段,由于施工进度、现场条件和成本控制的考虑,常常面临在无外架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往往缺乏可靠的安全带悬挂固定位置,存在极大的坠落风险。
2、如公开号为cn202121211512.4的专利文献,该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空临边作业的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圆柱筒和挡板,所述圆柱筒两端开口,所述圆柱筒的一端开口处设有用于悬挂安全带的挂环,所述挡板通过轴杆与所述圆柱筒连接,所述轴杆两端与圆柱筒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可绕所述轴杆旋转,所述挡板上铰接有用于控制挡板开合的拉杆,通过控制拉杆的操作端,控制挡板旋转将挡板与墙体闭合,根据剪力墙不同的厚度,将防护栓与墙体厚度锁住,将防护栓取出后,拉动拉杆使挡板收起,快速与墙体分离,然后从预留洞口取出该安全带悬挂装置。本技术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在墙体的单侧实现安全带悬挂装置的安装,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携带,且与墙体连接牢固,安全性高。但该装置的管体无法根据现场实际墙体的厚度进行调整,加工成型后,若外杆体过长,容易形成悬臂端,增加杆体损毁风险且杆体不方便运输;另外,该装置墙内外装置为一体化,若安全装置出现部分损害,整个装置将面临更换,极大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包括墙外侧固定部件、穿墙部件、墙内侧固定部件以及内置插杆,其中,
3、所述外侧固定部件包括表面固定有齿轮的旋转钢板、与所述齿轮匹配的带齿轮纹的挤压杆、与所述带齿轮纹的挤压杆焊接的挤压锤及一端部带有外凸丝口的第一空心钢管,所述穿墙部件包括一端制成内衬丝口一端制成外凸丝口的不同模数第二空心钢管,所述墙内侧固定部件包括端部切割出l型卡槽的第三空心钢板,所述内置插杆上焊接有可卡在所述l型卡槽内的卡钉;
4、所述各部件的空心钢管通过所述内衬丝口和外凸丝口连接成一个整体安全装置,通过不同模数所述第二空心钢管灵活调节装置整体长度,以适应不同墙体厚度,且模数化设计便于损坏部件的快速替换;
5、通过在墙内侧将所述内置插杆插入安全装置所述空心钢管内部,在端部施加压力,挤压所述挤压锤推动所述带齿轮纹的挤压杆产生位移传递,从而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旋转钢板转动卡在外墙上固定,实现单边安装固定安全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钢管另一端部焊接有固定板,其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中心垂直,宽度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直径相同,厚度为所述第一空心钢管直径的1/4~1/3。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钢管端部设置有空心钢管封堵板,其上斜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回顶弹簧基座及用于所述带齿轮纹的挤压杆穿过的挤压杆通过孔。
8、进一步地,所述回顶弹簧基座上安装有回顶弹簧,所述回顶弹簧另一端连接用于承受所述内置插杆压力的所述挤压锤。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两侧通过固定锚钉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旋转钢板,所述旋转钢板固定时设置有回力弹簧。
1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钢板一端为圆形、一端为矩形,宽度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直径相同,厚度为所述第一空心钢管直径的1/4~1/3。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空心钢板端部焊接有用于内贴墙体的钢板卡环。
12、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插杆还包括直径小于所述空心钢管内径的插杆。
13、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端部焊接悬挂安全带或钢丝绳的悬挂环。
1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以上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实现,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5、s100:前期准备:根据图纸按照模数化标准加工成相应尺寸规格的安全装置部件,将加工好的足够的部件运输至现场;
16、s200:现场组装及安装:根据现场墙体厚度,将不同模数的第二空心钢连接成所需长度穿墙部件,通过螺栓丝口将墙外侧固定部件、穿墙部件、墙内侧固定部件三大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装置;将组装好的安全装置穿过墙体预留孔,确保墙内侧固定部件上的钢板卡环内贴墙体内部,墙体内侧固定;
17、s300:墙外侧固定:将内置插杆插入穿墙安全装置空心钢管内部,对内置插杆另一端施加压力,同时旋转内置插杆将内置插杆上的卡钉卡在墙内侧固定部件的l型卡槽内,内置插杆对挤压锤进行挤压,挤压锤通过连接的带齿轮纹的挤压杆产生位移,带动齿轮转动,使旋转钢板旋转由与固定板平行状态变为与其成垂直状态,卡至外墙上进行固定;
18、s400:安全悬挂及施工作业:确保安全装置两端固定后,可悬挂安全带或钢丝绳,开展安全施工作业;
19、s500:拆卸与周转:施工完成后,旋转内置插杆,使卡钉脱离l型卡槽,抽出内置插杆,在回力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钢板变为与固定板平行,快速抽出安全装置,将安全装置周转至下一个场景继续使用。
20、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的穿墙杆件通过建筑墙体厚度多为50mm一个阶梯进行模数化设计,可生产为50mm、100mm、200mm等长度,采用工厂化加工,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拼接,使生产厂家或租赁厂家的产品具有建筑行业的多适用性,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22、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墙外侧固定部件,穿墙部件,墙内侧固定部件采用了分部分段模数化设计,使用部件具备可替换性,针对使用过程中不同部件的损害,现场均可及时更换,更换部件减少了整体安全装置的淘汰率,也可确保作业人员安全,且部分装置如内置插杆可采用废旧现场材料制作,节约了大量成本;
23、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通过将组装好的安全装备本身放入墙体预留洞口或螺杆洞口,在空心钢管内插入内置插杆的方式使墙外侧挡片旋转进行固定,装置安拆及固定均可在墙内侧楼层平台上操作,采用单边安装方式解决在外架拆除后,安全带不宜找到固定位置,且无法通过内外作业固定的方式安装安全装置的问题,减少作业人员临边作业的风险,且装置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外侧固定部件、穿墙部件、墙内侧固定部件以及内置插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另一端部焊接有固定板(13),其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中心垂直,宽度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直径相同,厚度为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直径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端部设置有空心钢管封堵板(9),其上斜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回顶弹簧基座(11)及用于所述带齿轮纹的挤压杆(3)穿过的挤压杆通过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顶弹簧基座(11)上安装有回顶弹簧(8),所述回顶弹簧(8)另一端连接用于承受所述内置插杆压力的所述挤压锤(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两侧通过固定锚钉(6)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旋转钢板(1),所述旋转钢板(1)固定时设置有回力弹簧(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外侧固定部件、穿墙部件、墙内侧固定部件以及内置插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另一端部焊接有固定板(13),其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中心垂直,宽度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直径相同,厚度为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直径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4)端部设置有空心钢管封堵板(9),其上斜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回顶弹簧基座(11)及用于所述带齿轮纹的挤压杆(3)穿过的挤压杆通过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顶弹簧基座(11)上安装有回顶弹簧(8),所述回顶弹簧(8)另一端连接用于承受所述内置插杆压力的所述挤压锤(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组合式临边作业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腾飞,高东源,高东波,赵强强,张要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