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电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832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集成于电机,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包括位于电机轴承的轴向一端的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于端盖,所述轴承内圈挡环设于转轴,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锁紧导电圈,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实现电导通,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位置可变,当所述锁紧导电圈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时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上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通过将锁紧导电圈集成到电机上,实现了运输状态下对轴承内圈挡环的径向锁紧,以及运输状态和运营状态下的轴向电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电机


技术介绍

1、电机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轴承游隙的存在,可能会因为振动和冲击导致轴承损伤,影响其正常工作。此外,轴承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还可能遭受电腐蚀的影响,进一步缩短其使用寿命。

2、传统的轴承防护装置通常采用复杂的设计,需要额外的安装步骤和空间,这不仅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而且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难以实施。此外,电腐蚀问题也是轴承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不具备解决轴承电腐蚀问题的功能,因此需要额外增加电机接地装置,结构独立且安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通过将锁紧导电圈集成到电机上,实现了运输状态下对轴承内圈挡环的径向锁紧,以及运输状态和运营状态下的轴向电导通。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集成于电机,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包括位于电机轴承的轴向一端的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于端盖,所述轴承内圈挡环设于转轴,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锁紧导电圈,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实现电导通,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位置可变,当所述锁紧导电圈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时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导电圈包括圈体以及设于所述圈体的导电结构,所述圈体设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所述圈体用于径向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所述导电结构用于两端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导通。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圈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电结构为碳纤维通过套箍固定的双头式碳纤维刷,所述双头式碳纤维刷设于所述安装孔。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结构沿所述圈体的周向分布。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圈体为上部分隔形成有开口的开口型弹性圈,所述开口型弹性圈上与所述开口对称的下部区域为增强部,所述开口型弹性圈上除所述增强部以外的区域设置所述安装孔。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外圈压盖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一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锁紧导电圈上碳纤维刷的一侧接触导通,所述轴承内圈挡环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与所述锁紧导电圈上碳纤维刷的另一侧接触导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内圈挡环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一侧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用于在所述锁紧导电圈径向运动后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和/或,

9、所述轴承外圈压盖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一侧设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设有所述锁紧导电圈;和/或,

10、所述轴承外圈压盖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一侧设有防转定位槽;所述锁紧导电圈设有防转凸台,所述防转凸台设于所述防转定位槽,所述防转凸台设有工艺通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导电圈面向所述轴承外圈压盖的径向一侧设有传力凸台;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沿径向运动并通过所述传力凸台驱使所述锁紧导电圈径向收缩;所述锁紧导电圈具有弹性,所述锁紧导电圈在无外力作用下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分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力凸台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传力凸台沿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周向分布;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三个沿周向分布的安装结构;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安装结构并通过螺纹运动。

1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端盖、轴承、转轴和上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在径向上,所述轴承和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设于所述端盖和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上,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设于所述轴承一端。

14、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集成于电机,电机轴承防护结构主要包括位于电机轴承的轴向一端的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轴承外圈压盖设于端盖,轴承内圈挡环设于转轴,轴承外圈压盖设有锁紧导电圈,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实现电导通,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位置可变,当锁紧导电圈与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时锁紧轴承内圈挡环。

15、在传统的电机设计中,轴承的保护和维护一直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轴承游隙的存在使得在振动和冲击的影响下,轴承容易受损,这不仅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还可能缩短其使用寿命。此外,轴承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还可能遭受电腐蚀的影响,这进一步加剧了轴承的磨损和失效风险。传统的轴承防护装置通常设计复杂,需要额外的安装步骤和空间,这不仅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而且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难以实施。更重要的是,这些装置通常无法解决电腐蚀问题,需要额外增加电机接地装置,这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和安装的难度。

16、本申请提供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结构将锁紧导电圈集成到电机上,实现了运输状态下对轴承内圈挡环的径向锁紧,以及运输状态和运营状态下的轴向电导通。

17、这种设计通过在轴承外圈压盖上集成锁紧导电圈,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轴承内圈挡环进行径向锁紧,有效地限制轴承的轴向和径向位移,相当于在运输过程中,通过锁紧导电圈临时替代轴承的支撑作用,使轴承受力为零,减少振动和冲击对轴承的损害,从而保护轴承。这种锁紧机制是通过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位置变化实现的,当锁紧导电圈与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时,可以提供稳定的锁紧力。

18、同时,锁紧导电圈的设计不仅提供了锁紧功能,还实现了轴向电导通。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接触,这种接触导通机制确保了在运输和运营状态下,电机的轴电流可以有效地被导通,从而避免了电腐蚀问题。

19、特别的,这种集成设计简化了电机的组装和维护流程。由于锁紧导电圈是电机的一部分,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安装步骤和空间,这减少了作业的复杂性和成本。由于锁紧导电圈径向位置可变,通过锁紧导电圈从径向配合向分离状态的切换,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位置由轴承外圈压盖上的结构如环形沟槽定位,锁紧导电圈同时可作为碳纤维刷的支架,这种设计还允许电机在正常运行时保持轴承的正常功能,不会影响电机的性能。

20、结合上述结构及过程说明,可以看到,该电机轴承防护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通过将锁紧导电圈集成到电机上,实现了运输状态下对轴承内圈挡环的径向锁紧,以及运输状态和运营状态下的轴向电导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集成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包括位于电机轴承的轴向一端的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于端盖,所述轴承内圈挡环设于转轴,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锁紧导电圈,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实现电导通,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位置可变,当所述锁紧导电圈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时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导电圈包括圈体以及设于所述圈体的导电结构,所述圈体设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所述圈体用于径向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所述导电结构用于两端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电结构为碳纤维通过套箍固定的双头式碳纤维刷,所述双头式碳纤维刷设于所述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结构沿所述圈体的周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为上部分隔形成有开口的开口型弹性圈,所述开口型弹性圈上与所述开口对称的下部区域为增强部,所述开口型弹性圈上除所述增强部以外的区域设置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一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锁紧导电圈上碳纤维刷的一侧接触导通,所述轴承内圈挡环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与所述锁紧导电圈上碳纤维刷的另一侧接触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面向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一侧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用于在所述锁紧导电圈径向运动后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导电圈面向所述轴承外圈压盖的径向一侧设有传力凸台;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沿径向运动并通过所述传力凸台驱使所述锁紧导电圈径向收缩;所述锁紧导电圈具有弹性,所述锁紧导电圈在无外力作用下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凸台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传力凸台沿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周向分布;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三个沿周向分布的安装结构;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安装结构并通过螺纹运动。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轴承、转轴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在径向上,所述轴承和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设于所述端盖和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上,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设于所述轴承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承防护结构,集成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包括位于电机轴承的轴向一端的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内圈挡环,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于端盖,所述轴承内圈挡环设于转轴,所述轴承外圈压盖设有锁紧导电圈,所述锁紧导电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实现电导通,所述锁紧导电圈的径向位置可变,当所述锁紧导电圈与所述轴承内圈挡环径向配合时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导电圈包括圈体以及设于所述圈体的导电结构,所述圈体设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所述圈体用于径向锁紧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所述导电结构用于两端与所述轴承外圈压盖和所述轴承内圈挡环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电结构为碳纤维通过套箍固定的双头式碳纤维刷,所述双头式碳纤维刷设于所述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结构沿所述圈体的周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为上部分隔形成有开口的开口型弹性圈,所述开口型弹性圈上与所述开口对称的下部区域为增强部,所述开口型弹性圈上除所述增强部以外的区域设置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防护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禄振黄勇唐子谋李广唐赢武刘雄建何冲孙兵朱粤鲍泉赵延召刘苛扬乔长帅陈济时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