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8270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5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工装本体外周为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圆柱形段和小台阶,内部设置有锥形空腔,位于圆柱形段尾端与小台阶连接处中心设置有通孔,空腔内安装有外锥形垫片,外锥形垫片的中间设置有凹面台阶,且凹面台阶中心设置有中心孔。本技术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在车削过程中借助车床主轴孔内锥部分及靠山工装自身空腔内锥部分的力量,工件不会向车床主轴孔内窜动,装夹稳固,使用效果极佳,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床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


技术介绍

1、车床在进行丝杆工件(如图1所示)车丝加工时,卡盘夹在丝杆光外圆位置,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车削,当丝刀车削进刀时,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容易使丝杆向车床主轴孔内窜动,造成打刀,从而影响车丝加工。对于类似的轴类工件,在大“背吃刀量”切削进给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工件向车床主轴孔内窜动的情况,影响正常的车削加工。目前所使用的圆周均布三条卡爪槽圆形车床靠山板3(如图2所示),以卡入车床卡盘的卡爪2内,其使用时车床主轴4连接有卡盘及卡爪2(如图3所示)。改进前的靠山板3装入卡盘外端面,丝杆1的光杆段通过卡爪2夹住,并被改进前的靠山板3顶住,由此进行车削。存在的问题是:当丝杆1或轴类工件过长时,刚性变差,车削过程容易振刀、打刀,车削效率降低、车削质量差。

2、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针对丝杆1或轴类工件进行快速定位,并挡住工件向车床主轴孔内窜动的,便于安装在车床上的,且针对长丝杆1或长轴类工件车削刚性差的问题能有效解决的车床靠山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可有效防止丝杆类、轴类工件在车削过程中向车床主轴孔内窜动,解决目前所使用的靠山工装所无法解决的针对长丝杆、长轴类工件车削刚性差,进而影响正常车削加工的问题,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工装本体为变径圆柱体,其外周为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圆柱形段和小台阶,内部设置有锥形空腔,位于圆柱形段尾端与小台阶连接处中心设置有通孔,空腔内安装有外锥形垫片,外锥形垫片的中间设置有凹面台阶,且凹面台阶中心设置有中心孔。

3、进一 步,所述工装本体外周锥形段的锥面与车床主轴的内腔锥面相匹配。

4、进一步,所述空腔的内周锥度与外锥形垫片的锥度相等。

5、进一步,所述圆柱形段的直径略小于车床主轴内孔的直孔段直径。

6、进一步,所述外锥形垫片的中心孔直径小于通孔和丝杆工件的直径。

7、本技术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在车削过程中借助车床主轴孔内锥部分及靠山工装自身空腔内锥部分的力量,工件不会向车床主轴孔内窜动,装夹稳固,使用效果极佳,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工装本体为变径圆柱体,其外周为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圆柱形段和小台阶,内部设置有锥形空腔,位于圆柱形段尾端与小台阶连接处中心设置有通孔,空腔内安装有外锥形垫片,外锥形垫片的中间设置有凹面台阶,且凹面台阶中心设置有中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外周锥形段的锥面与车床主轴的内腔锥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周锥度与外锥形垫片的锥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段的直径略小于车床主轴内孔的直孔段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形垫片的中心孔直径小于通孔和丝杆工件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工装本体为变径圆柱体,其外周为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圆柱形段和小台阶,内部设置有锥形空腔,位于圆柱形段尾端与小台阶连接处中心设置有通孔,空腔内安装有外锥形垫片,外锥形垫片的中间设置有凹面台阶,且凹面台阶中心设置有中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车床靠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外周锥形段的锥面与车床主轴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神甘荣刚王强廖丹黄建标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