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8260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5
本技术涉及冶金装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包括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抽吸管、电力线阻隔板、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阳极隔膜框上部外侧设有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内侧设有连体槽,连体槽上部外侧与阳极隔膜框上部内侧之间设有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溢流盒的上沿高度与阳极隔膜框的上沿高度保持水平一致;通过在阳极隔膜罩上集成内置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抽吸管,将阳极液直接从阳极室溢流至阳极液溢流盒,再利用负压抽吸的方式将阳极液与酸雾同步抽吸排出,故不需要在电积槽侧壁开孔,提高了电积槽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电积槽侧壁开孔造成的溶液渗漏以及阳极液直接流出电积槽技术对槽体结构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


技术介绍

1、镍电积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钛涂二氧化铅阳极板,阳极主要发生水的氧化分解反应,产出h+离子与氧气。产出的h+离子使阳极液酸度逐渐提高,产出的氧气从阳极液中逸散出来的过程中会附带酸液一起进入电积厂房,使电积厂房内弥漫大量的硫酸酸雾,造成镍电积厂房作业环境严重恶化。

2、目前,镍电积阴极套袋技术只能采用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酸雾抑制剂、塑料小球等措施,尽可能抑制酸雾的逸散,但抑制效果较差,现场作业环境并未好转。

3、镍电积阳极套袋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酸雾问题,但阳极液溢流需要在电积槽侧壁开孔(开孔数量与阳极数量一致,一般为51个),该方式破坏了电积槽结构的整体性,对电积槽结构强度有影响;同时侧壁孔在阴极液液位以下,并采用橡胶垫进行密封,胶垫老化后存在溶液渗漏的风险。另一种外置式溢流盒可以解决电积槽侧壁开孔的问题,但外置式溢流盒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在电积槽侧壁开孔结构破坏了电积槽结构的整体性存在的电积槽结构强度有影响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包括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抽吸管、电力线阻隔板、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阳极隔膜框上部外侧设有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内部上侧设有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溢流盒的上沿高度与阳极隔膜框的上沿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3、阳极液溢流盒内侧设有阳极液抽吸管,阳极液抽吸管上端位于阳极隔膜罩内侧,且穿过阳极隔膜罩左侧延伸至阳极隔膜罩外侧;

4、阳极液溢流盒的下方设有电力线阻隔板。

5、上述阳极液抽吸管顶部外侧通过连接外螺纹螺接有抽吸波纹软管,抽吸波纹软管远离阳极液抽吸管的一端设有负压风机。

6、上述阳极液抽吸管呈倒“l”型设置。

7、本技术通过在阳极隔膜罩上集成内置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抽吸管,将阳极液直接从阳极室溢流出电积槽的过程,分解为从阳极室溢流至阳极液溢流盒,再利用负压抽吸的方式将阳极液与酸雾同步抽吸排出,解决现有在电积槽侧壁开孔结构破坏了电积槽结构的整体性存在的电积槽结构强度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电积槽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电积槽侧壁开孔造成的溶液渗漏以及阳极液直接流出电积槽技术对槽体结构破坏的问题;相较外置式阳极液溢流盒方案,又节约了电积槽内、阳极隔膜罩外的空间,降低了外附附件对生产操作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抽吸管、电力线阻隔板、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阳极隔膜框上部外侧设有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内部上侧设有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溢流盒的上沿高度与阳极隔膜框的上沿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液抽吸管顶部外侧通过连接外螺纹螺接有抽吸波纹软管,抽吸波纹软管远离阳极液抽吸管的一端设有负压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液抽吸管呈倒“L”型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阳极液溢流盒的阳极隔膜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抽吸管、电力线阻隔板、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阳极隔膜框上部外侧设有阳极隔膜罩,阳极隔膜框内部上侧设有阳极液溢流盒,阳极液溢流盒的上沿高度与阳极隔膜框的上沿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治卿曾海龙张金勇于金龙谢复久刘万超朱立明王智强马晓琴张蓉冶成龙段军山秦德斌杨鹏李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