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插座,特别是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耳机插座主要应用于手机立体设计、cd机、无线电话、mp3机、数字化笔记本电脑、dvd、数码相机,许多影音电子产品中都设置有耳机插座,以提供音频输出接口,与之适配的耳机插头呈阶梯圆柱状,每个台阶作为不同的电极需要与耳机插座插孔内不同的导电片形成电性接触,以达到连接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以及接地的目的。
2、现有一些耳机插座的使用过程中,在耳机插入到耳机插座的过程中,这些耳机插座只是与耳机的插头简单的连接,使用时检测开关端子虽然发出了耳机插入的信号,但此时耳机插座中的各个端子并未处于与耳机插头中的相应电极接触稳定的状态,不满足完全插入检测功能,而此时则会产生一些杂音;在耳机插头拔出时,检测开关端子还未检测到拔出操作,耳机插座中的各个端子与耳机插头中的相应电极就断开,检测开关端子不能做到提前检测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杂音,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在线路中增加延时电路来达到消除杂音的效果,但是这些电路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耳机有线连接不到位导致音频输出异常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2、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
3、主体和一体设置在主体前端的耳机接口;
4、插接空间,用于插接耳机接头;所述插接空间贯穿耳机接口和主体内腔;
5、所述主体前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麦克风端子
6、所述主体底部前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地线端子;
7、所述主体底部前部右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用于安装右声道端子;
8、所述主体后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
9、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左侧设置有第四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二检测端子;
10、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右侧设置有第五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一检测端子;
11、所述主体后部右侧设置有第六安装槽;用于安装左声道端子;
12、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五安装槽和第六安装槽分别与插接空间连通;
13、所述第五安装槽与第四安装槽连通;
14、所述耳机插头包括接头;所述接头前侧设置有接触段;
15、所述接触段从后往前以此设置为麦克风段、地线段、右声道段和左声道段;所述左声道段前侧设置有接触头;
16、所述地线段、麦克风段、右声道段和左声道段之间分别设置有塑料环。
1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位于底部的固定座;所述主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接触座。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安装槽前侧设置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底部与插接空间连通;
19、所述麦克风端子两侧向下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麦克风端子右侧底部设置有麦克风接脚;所述麦克风端子后侧设置有麦克风触点;所述麦克风触点倾斜向下弯折设置;
20、所述第一限位槽于第一限位块配合固定;所述麦克风触点位于第一斜槽内。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前端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侧与插接空间连通;
22、所述地线端子上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下侧设置有地线触点;所述地线触点弯折设置;所述地线触点下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底部设置有地线接脚;
23、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固定槽内;所述地线触点位于弧形槽内。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槽两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槽前端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侧壁与插接空间连通;
25、所述右声道端子顶部设置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末端设置有右声道触点;所述右声道触点弯折设置;所述右声道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右声道端子底部设置有右声道接脚;
26、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第三安装槽内侧;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第三固定槽内;所述右声道触点位于第三固定槽外侧。
27、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安装槽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二斜槽;所述第四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第一通槽;
28、所述第五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五安装槽右侧设置有第三斜槽;所述第三斜槽与插接空间连通;
29、所述第四安装槽于第五安装槽之间通过第三通槽连通;
30、所述第一检测端子前端朝内设置有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端部设置有第一检测触点;所述第一检测端子后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检测接脚;
31、所述第二检测端子前端朝内设置有第四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端部设置有第二检测触点;所述第二检测端子后端底部设置有第二检测接脚;
32、所述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弯折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检测触点与第二检测触点平行设置;
33、所述第一检测接脚位于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二检测接脚位于第二通槽内。
34、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安装槽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第四固定槽;所述第六安装槽右侧设置有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与外界连通;所述第六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第五通槽;所述第六安装槽内侧与插接空间连通;
35、所述左声道端子包括位于前侧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前侧设置有左声道触点;所述左声道触点弯折设置;所述左声道端子后侧中部设置有第四固定块;所述左声道端子后侧底部设置有左声道接脚;
36、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第六安装槽内侧;所述左声道触点位于缺口处;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在第四通槽内;所述左声道接脚位于第五通槽内。
37、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端子、地线端子、右声道端子、左声道端子、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38、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触点与麦克风段接触;所述地线触点与地线段接触;所述右声道触点与右声道段接触;所述左声道触点与左声道段接触。
39、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头与接触座相抵接。
4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1、通过平行设置的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当耳机插头插入时首先抵触第一检测触点,将第一检测触点向后挤压,并与第二检测触点接触,使得第二检测端子连通,以此判断耳机插头插入良好,当耳机插头松动后,第二检测触点与第一检测触点断开连接,此时电路板检测回路断开,即可判断出耳机松动,实现了耳机连接稳定自动检测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端子(2)、地线端子(3)、右声道端子(4)、左声道端子(5)、第一检测端子(6)和第二检测端子(7)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815)与接触座(18)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结构的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松,涂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阆中金三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