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814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KM2、KM3、KM4、冷却器电机#1、#2、#3、#4;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其中,冷却器继电器KM1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3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4的控制线圈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负责电能传输与分配的关键电气设备,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对于大容量的超高压变压器通常配置4台冷却油泵,冷却油泵的控制系统主要以plc为核心构建,4台冷却油泵分别为主用泵、第一辅助泵、第二辅助泵、备用泵。当主变投入运行时启动主用泵;当主变顶层油温大于温度定值1时启动第一辅助泵;当主变顶层油温大于温度定值2时启动第二辅助泵;当plc控制系统判断以上任一冷却油泵故障时启动备用泵。然而,这种依赖plc的控制方式也存在潜在风险,若plc程序发生故障或plc电源失效,容易导致所有运行中的冷却油泵停止工作,造成冷却系统全面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其通过增加电源监视和plc运行监视继电器,实现plc故障时自动启动部分冷却器,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串联冷却器电机继电器的辅助接点,防止误跳闸。此外,采用分段延时设计,为现场处理故障提供充足时间。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主变冷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1、冷却器电机#2、冷却器电机#3、冷却器电机#4;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器继电器km1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3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4的控制线圈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4、可选的,还包括:冷却器电源空开qf1、冷却器电源空开qf2、冷却器电源空开qf3、冷却器电源空开qf4;所述第一电源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1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2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3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4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1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2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3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4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

5、可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第二电源端、plc装置、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所述第二电源端、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plc装置依次连接,所述plc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的控制线圈连接,所述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的常开接点分别与所述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的控制线圈、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的控制线圈连接,所述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的常闭接点、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的常闭接点分别与所述冷却器继电器km1的控制回路、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回路并联。

6、可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还包括:plc装置电源空开1qf;所述第二电源端、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plc装置电源空开1qf、plc装置依次连接。

7、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其应用于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包括:正常运行步骤、故障运行步骤及全停保护步骤,其中,所述正常运行步骤为:

8、第二电源端为plc控制系统供电;

9、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及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保持励磁状态;

10、通过plc装置的输出端控制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继电器km4的启停,以实现冷却器电机#1、冷却器电机#2、冷却器电机#3、冷却器电机#4的正常运行。

11、可选的,所述故障运行步骤包括:第二电源端故障运行子步骤及plc装置故障运行子步骤;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端故障运行子步骤为:

12、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失磁,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的常闭接点闭合,并发送报警信号;

13、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和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失磁,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和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的常闭接点闭合,分别并联到冷却器继电器km1和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回路;

14、冷却器#1自动启动,延时设定时长后,冷却器#2自动启动,运行人员接收报警信号,手动启动冷却器#3、冷却器#4。

15、可选的,所述plc装置故障运行子步骤为:

16、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失磁,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的常闭接点闭合,并发送报警信号;

17、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和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失磁,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和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的常闭接点闭合,分别并联到冷却器继电器km1和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回路;

18、冷却器#1自动启动,延时设定时长后,冷却器#2自动启动,运行人员接收报警信号,手动启动冷却器#3、冷却器#4。

19、可选的,所述全停保护步骤,其具体为:

20、还包括:全停报警器、主变plc控制系统延时继电器、全停跳闸继电器kc2、全停跳闸继电器kc3和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

21、所述plc装置内设置有全停报警器及主变plc控制系统延时继电器,所述全停跳闸继电器kc2的常开接点与冷却器继电器km1的常闭接点、冷却器继电器km2的常闭接点、冷却器继电器km3的常闭接点、冷却器继电器km4的常闭接点串联,并与所述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全停跳闸继电器kc3的常开接点与冷却器继电器km1的常闭接点、冷却器继电器km2的常闭接点、冷却器继电器km3的常闭接点、冷却器继电器km4的常闭接点串联,并与所述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22、当检测到冷却器全停条件触发,同时检测到主变为投运状态,则plc装置通过主变plc控制系统延时继电器执行第一阶段延时计时,同时检测各个冷却器状态及主变温度,其中,冷却器全停条件为;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继电器km4停止运行,plc装置控制全停报警器执行报警;第一阶段延迟计时包括:计时1阶段与计时2阶段,所述计时1阶段与计时2阶段并行执行;

23、当计时1阶段结束,plc装置控制全停跳闸继电器kc2励磁,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延时装置执行第二阶段延时计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1、冷却器电机#2、冷却器电机#3、冷却器电机#4;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器继电器KM1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3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4的控制线圈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器电源空开QF1、冷却器电源空开QF2、冷却器电源空开QF3、冷却器电源空开QF4;所述第一电源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1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2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3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4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1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2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3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4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第二电源端、PLC装置、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所述第二电源端、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PLC装置依次连接,所述PLC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的控制线圈连接,所述PLC装置运行监视继电器KP1的常开接点分别与所述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的控制线圈、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的控制线圈连接,所述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1的常闭接点、冷却器延时投入继电器KY2的常闭接点分别与所述冷却器继电器KM1的控制回路、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回路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还包括:PLC装置电源空开1QF;所述第二电源端、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1、PLC装置电源空开1QF、PLC装置依次连接。

5.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其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常运行步骤、故障运行步骤及全停保护步骤,其中,所述正常运行步骤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运行步骤包括:第二电源端故障运行子步骤及PLC装置故障运行子步骤;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端故障运行子步骤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C装置故障运行子步骤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停保护步骤,其具体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1、冷却器电机#2、冷却器电机#3、冷却器电机#4;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器继电器km1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3的控制线圈、冷却器继电器km4的控制线圈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器电源空开qf1、冷却器电源空开qf2、冷却器电源空开qf3、冷却器电源空开qf4;所述第一电源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1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2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3的一端、冷却器电源空开qf4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1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1、冷却器电机#1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2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2、冷却器电机#2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3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3、冷却器电机#3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电源空开qf4的另一端、冷却器继电器km4、冷却器电机#4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主变冷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包括:第二电源端、plc装置、plc装置电源监视继电器k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熙平徐文峰蔡显岗张强薛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