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池分为单电芯电池和多电芯电池,在多电芯电池制造中,需要将多个电芯串联和/或并联起来形成电池模组,然后投入到应用中;而多个电池模组又可通过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包。在电池包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改善连接件和汇流排之间连接,以满足空间要求。
2、目前,现有的电池模组的电池连接结构中,例如,连接件与汇流排开设通孔并通过螺栓锁紧连接,以实现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或外部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在连接件与汇流排锁附时,连接件和汇流排的相对位置易受到通孔和螺栓直径的影响,存在不符合装配位置度,而造成配合件的干涉,导致退扭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有的电池模组的电池连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连接件与汇流排通过螺栓连接时,连接件与汇流排之间的装配便捷性高,同时保证装配的位置度,避免配合件的干涉而导致退扭失效,且低成本的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包括:
3、连接件,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部;
4、汇流排,汇流排设置有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在第一连接段的一侧面;第二连接段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部;
5、锁紧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锁紧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经过第一限位部的中心点且垂直于锁紧件的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一直线,经过第二限位部的中心点且垂直于锁紧件的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二直线;第一直线平行于第二直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第二限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8、第一凸起用于对锁紧件的第一侧边限位;第二凸起用于对锁紧件的第二侧边限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为长条形凸起;第二凸起为长条形凸起。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径大于锁紧件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预设值;第二通孔的第一内径大于锁紧件的直径且小于第二预设值;第一内径为经过第一限位部的中心点的内径;第二内径为经过第二限位部的中心点的内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第三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内径与第一限位部的厚度之和;第二通孔的第四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内径与第二限位部的厚度之和;第三内径为第一通孔的最长内径,第四内径为第二通孔的最长内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内径等于第二内径;第三内径等于第四内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用于连接电芯极柱。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段包括极柱连接段和支撑连接段;
15、支撑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极柱连接段垂直设置,支撑连接段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段垂直设置;极柱连接段连接电芯极柱。
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及如上述任一项的电池连接结构,电池连接结构设置在电池模组主体。
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8、上述的电池连接结构中,包括连接件、汇流排和锁紧件;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汇流排设置有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在第一连接段的一侧面;第二连接段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部;锁紧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锁紧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限位部对锁紧件的第一侧边限位,第二限位部对锁紧件的第二侧边限位,以对连接件与汇流排之间锁紧限位,进而实现对连接件与汇流排通过螺栓连接时,连接件与汇流排之间的装配便捷性高。本申请通过对连接件和汇流排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优化,在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设置第一通孔,在汇流排的第二连接段设置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相应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进而对连接件和汇流排之间进行锁紧装配时,将锁紧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限位部能够对锁紧件的第一侧边限位,第二限位部能够对锁紧件的第二侧边限位,实现对连接件和汇流排之间的相对位置控制,从而提高了连接件和汇流排之间的装配便捷性,同时保证了装配的位置度,避免配合件的干涉而导致退扭失效,且降低了连接结构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锁紧件的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一直线,经过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锁紧件的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为长条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长条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径大于所述锁紧件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内径大于所述锁紧件的直径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内径为经过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中心点的内径;所述第二内径为经过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中心点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三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内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第四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内径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内径;所述第三内径等于所述第四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用于连接电芯极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极柱连接段和支撑连接段;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主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锁紧件的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一直线,经过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所述锁紧件的中心轴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为长条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长条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径大于所述锁紧件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内径大于所述锁紧件的直径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一内径为经过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中心点的内径;所述第二内径为经过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中心点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华平,周红权,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