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核苷酸分子、载体或重组载体、以及转化体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核苷酸分子、载体或重组载体、以及转化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7792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中,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针对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高亲和力与高特异性;融合有白细胞介素‑2的单克隆抗体展现了卓越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高活性,且针对结直肠癌显示出靶向性、长半衰期、以及免疫激活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尤其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核苷酸分子、载体或重组载体、以及转化体


技术介绍

1、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epcam)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其分子量约为40千道尔顿(kda)。epcam是癌症研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抗原,因为它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表现出过度表达,包括胰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上皮来源的肿瘤,以及循环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

2、由于epcam的高表达水平和抗原性,它成为了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潜在靶点。尽管已经开发并测试了多种针对epcam的单克隆抗体,但早期的一些候选药物在临床效益上表现有限,并且对癌症患者的安全性也存在担忧。例如,依决可单抗(edrecolomab,或mab17-1a)是一种针对epcam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它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效应(adcc)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效应(cdc)来杀伤肿瘤细胞。然而,iii期临床研究表明,edrecolomab对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没有显著改善。

3、为了提高疗效,研究人员开发了全人源的重组igg1抗体,如阿德木单抗(adecatumumab,mt201),它与效应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fcγ受体结合能力更强,因此展现出更高的adcc活性。

4、最近,基于双特异性epcam/cd3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和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免疫细胞因子)的治疗策略显示出了作为epcam靶向癌症治疗的潜力。这些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或细胞因子直接递送到肿瘤部位,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从而提供了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tucotuzumab celmoleukin(huks-il2)是一种将白细胞介素-2(il-2)与抗epcam单克隆抗体融合的免疫细胞因子,已在癌症患者中证实了其安全性和免疫活性。此外,tucotuzumab celmoleukin与射频消融的联合使用在小鼠结肠癌模型中增强了抗肿瘤效果和免疫记忆。

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针对epcam这样一种在上皮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的抗原标志物,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核苷酸分子、载体或重组载体、以及转化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核苷酸分子、载体或重组载体、以及转化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中,

4、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6、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第一重链、以及第二重链;

7、其中,所述轻链包括:所述轻链可变区与轻链恒定区;

8、其中,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中的至少一条重链包括:所述重链可变区;

9、其中,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中的至多一条重链包括:

10、白细胞介素-2,或

11、白细胞介素-2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具有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由白细胞介素-2衍生的多肽。

12、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13、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14、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均如seq id no.5所示,或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均如seq id no.10所示。

15、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16、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17、所述第一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18、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19、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20、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21、所述第一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22、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2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中,

24、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25、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26、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第一重链、以及第二重链;

27、其中,所述轻链包括:所述轻链可变区与轻链恒定区;

28、其中,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中的至少一条重链包括:所述重链可变区;

29、其中,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中的至多一条重链包括:

30、白细胞介素-2,或

31、白细胞介素-2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具有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由白细胞介素-2衍生的多肽。

32、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33、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34、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均如seq id no.9所示,或所述第一重链与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均如seq id no.11所示。

35、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36、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37、所述第一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

38、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39、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40、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41、所述第一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

42、所述第二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

4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核苷酸分子,编码如前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4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载体或重组载体,包括:如前所述的核苷酸分子。

45、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一种转化体,所述转化体包括:如前所述的载体或重组载体,或

46、所述转化体的基因上整合有如前所述的核苷酸分子。

47、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是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4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49、本专利技术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针对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高亲和力与高特异性;融合有白细胞介素-2的单克隆抗体展现了卓越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第一重链、以及第二重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6.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第一重链、以及第二重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11.一种核苷酸分子,其特征在于,编码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12.一种载体或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苷酸分子。

13.一种转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体或重组载体,或所述转化体的基因上整合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苷酸分子。

14.一种如权利要求4、5、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第一重链、以及第二重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中,

6.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可变区与重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轻链、第一重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玲应天雷王智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