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7784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2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内胆和安装在该内胆的底壁上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包括盘体和安装在该盘体上的加热管组,该加热管组至少包括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各加热管间隔布设在上述盘体上,且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不同。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加热盘上的水能形成阶梯温差(即至少有三处水温不同),从而使水能水平循环流动,形成对流沸腾。与现有的池沸腾相比能够大大提升蒸汽产生的效率,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例如,蒸箱、蒸烤箱等)将水加热成蒸汽,利用蒸汽来加热放置在内胆中的食物。例如,专利号为zl 202120249192.5(授权公告号为n21519089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烹饪内胆结构,该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和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嵌装在内胆底壁中心处的安装开口中,且内胆的内底面以上述安装开口为中心沿周向由外至内朝下倾斜。又如,专利号为zl 202010620846.0(授权公告号为cn11182072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蒸箱》、申请号为cn201911111231.9(公开号为n11279059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烹饪设备的蒸汽发生结构》等。

2、可见,水箱中的水输入内胆中,内胆底壁上的加热盘加热水,水升温至沸点而产生高温蒸汽。然而,现有的加热盘对水沸腾加热的模式为池沸腾,池沸腾很难控制加热盘与液面的过热度,导致沸腾曲线进入过度沸腾区域,从而导致蒸汽产生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蒸汽产生效率高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

3、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和安装在该内胆的底壁上的加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包括盘体和安装在该盘体上的加热管组,该加热管组至少包括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各加热管间隔布设在上述盘体上,且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不同。

4、进一步,所述盘体为圆形盘,各加热管以该盘体的圆心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这样由各加热管所形成的加热区在盘体上均匀分布,从而能使加热盘上的水形成有序的循环流动,避免无序紊流所导致的热量损失,有利于蒸汽的产生。

5、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组中的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大小沿周向递增或者递减,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加热盘上的水有序循环流动。

6、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组中的各加热管均为沿盘体的径向设置的u型管,且各加热管的接线端均朝外。通过对各加热管的形状设计,有利于加热管组在盘体上的布置,同时能使各加热管充分地将热量传递至加热盘上的水中,此外便于各加热管的接线操作。

7、进一步,所述盘体的中部凹陷而形成圆盘状的蓄水凹槽,上述加热管组的各加热管布设在该蓄水凹槽所在的盘体的底面上,这样各加热管能够更好地加热加热盘上的水,

8、并且,上述内胆的底壁上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口,上述盘体的四周边沿水平延伸并通过沿周向间隔均设的固定件与上述安装口的口沿相固定。从而能使加热盘稳固地设置在内胆的底壁上。

9、进一步,还包括预热器,该预热器具有预热进口和预热出口,其中,预热进口与水箱的出水口相流体连通,而预热出口与内胆的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这样水箱中的冷水先进入预热器,经预热器预热后再输入内胆中,与直接加热冷水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蒸汽产生效率。

10、进一步,所述水箱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内胆的右上方,且水箱的出水口设于水箱的后端,上述进水口开设在内胆背板的右下方,上述预热器位于内胆的后侧的右下方并高于上述进水口,从而便于水箱、预热器以及内胆之间的水路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内胆内腔的后侧罩设有热风挡板而围成热风室,且内胆的背板上安装有热风机,该热风机的叶轮位于热风室中并围设有背部加热管,

12、上述热风挡板的中央开设有与上述叶轮正对的进风口,并于该进风口的四周开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包括位于热风挡板下端的下出风口。这样蒸功能结束时,通过开启热风机以及背部加热管能够对内胆内部加热,清除内胆中残留的水以及形成的冷凝水,尤其是下出风口,通过下出风口吹出的热风能够作用于加热盘顶面,清除残留在加热盘顶面上的水。

13、进一步,所述下出风口与上述加热盘正对,且该下出风口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由热风挡板的底缘朝上凹陷而成。这样能使下出风口吹出的热气流直接作用于加热盘顶面,从而能够更好地清除加热盘顶面上的残留水。

14、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加热盘的加热管组至少包括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第三加热管,各加热管间隔布设在上述盘体上,且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不同。这样加热盘工作状态下,加热盘上的水能形成阶梯温差(即至少有三处水温不同),从而使水能水平循环流动,形成对流沸腾。与现有的池沸腾相比能够大大提升蒸汽产生的效率,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1)和安装在该内胆(1)的底壁上的加热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2)包括盘体(20)和安装在该盘体(20)上的加热管组(3),该加热管组(3)至少包括第一加热管(31)、第二加热管(32)以及第三加热管(33),各加热管间隔布设在上述盘体(20)上,且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0)为圆形盘,各加热管以该盘体(20)的圆心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3)中的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大小沿周向递增或者递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3)中的各加热管均为沿盘体(20)的径向设置的U型管,且各加热管的接线端均朝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0)的中部凹陷而形成圆盘状的蓄水凹槽(200),上述加热管组(3)的各加热管布设在该蓄水凹槽(200)所在的盘体(20)的底面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器(8),该预热器(8)具有预热进口和预热出口,其中,预热进口与水箱(4)的出水口相流体连通,而预热出口与内胆(1)的进水口(10)相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内胆(1)的右上方,且水箱(4)的出水口设于水箱(4)的后端,上述进水口(10)开设在内胆(1)背板的右下方,上述预热器(8)位于内胆(1)的后侧的右下方并高于上述进水口(10)。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内腔的后侧罩设有热风挡板(6)而围成热风室,且内胆(1)的背板上安装有热风机(5),该热风机(5)的叶轮位于热风室中并围设有背部加热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出风口(621)与上述加热盘(2)正对,且该下出风口(621)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由热风挡板(6)的底缘朝上凹陷而成。

10.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1)和安装在该内胆(1)的底壁上的加热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2)包括盘体(20)和安装在该盘体(20)上的加热管组(3),该加热管组(3)至少包括第一加热管(31)、第二加热管(32)以及第三加热管(33),各加热管间隔布设在上述盘体(20)上,且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0)为圆形盘,各加热管以该盘体(20)的圆心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3)中的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大小沿周向递增或者递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3)中的各加热管均为沿盘体(20)的径向设置的u型管,且各加热管的接线端均朝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0)的中部凹陷而形成圆盘状的蓄水凹槽(200),上述加热管组(3)的各加热管布设在该蓄水凹槽(200)所在的盘体(20)的底面上,

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郑鑫梁文龙董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