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卷绕丝线预浸料的卷轴的构成。
技术介绍
1、预浸料是使由碳等形成的纤维含浸液状的树脂而得到的材料。丝线预浸料是指预浸料中的纤维基材成为丝状的材料。使用了碳纤维的丝线预浸料例如被用作为用于制造cfrp的中间材料。cfrp是carbon fiber rein forced plastics的简称。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卷绕于筒管的状态的热固化性丝束预浸料的卷装。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构成:在表面担载有1.25mg/cm2以下的粉体的丝束预浸料的卷绕角范围为20°以下。在专利文献1中还叙述了在带凸缘的筒管上以卷绕角成为0°的方式进行卷绕的情况。具有凸缘部的筒管是卷轴中的一种。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69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卷轴卷绕与不具有凸缘的筒管卷绕相比较,退绕性优异,能够减少退绕时的摩擦以及折弯,因此能够抑制丝线的损伤。此外,卷轴卷绕与卷装相比较,能够缩短退绕距离,因此容易使后续工序的装置(例如,cfrp制造装置)小型化。
3、在进行卷轴卷绕的情况下,卷轴通过凸缘部引导丝线预浸料,实现丝线预浸料的规定的卷绕形状。卷轴的凸缘部具有使丝线预浸料的卷绕形状稳定、并且保护卷绕状态的丝线预浸料不与外部接触的功能。而且,卷轴的凸缘部还具有在丝线预浸料的退绕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剩余量的功能。
4、在使用了碳纤维的
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卷绕了高温的丝线预浸料的卷装的形状稳定,并且使卷取后的卷装的处理容易。
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以及效果
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提供以下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即,在该制造方法中,将丝线预浸料卷绕于卷轴而形成丝线预浸料卷装。上述卷轴具备隔开间隔配置的两个引导部。至少一个上述引导部具备第1部件以及不透明的凸缘状的第2部件。上述第2部件配置在比上述第1部件靠轴向外侧的位置。上述第2部件的热传导性比上述第1部件的热传导性高。将上述丝线预浸料引导至两个上述引导部之间而在上述卷轴上卷绕成1列的螺旋状。
9、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引导丝线预浸料的引导部因热而变形,能够稳定地维持两个引导部的平行度。因而,能够制造美观地卷绕了丝线预浸料的丝线预浸料卷装,丝线预浸料从卷装的退绕性也良好。
10、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优选成为以下那样。即,上述第1部件为透明或者半透明。上述第1部件经由形成于上述第2部件的贯通状的孔或者切口而向轴向外侧露出。
11、由此,经由形成于上述第2部件的贯通状的孔或者切口,能够容易地确认丝线预浸料的剩余量。
12、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上述第2部件的热膨胀性比上述第1部件的热膨胀性低。
13、由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引导部因热而变形。
14、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上述第2部件的刚性比上述第1部件的刚性高。
15、由此,能够通过第2部件强力地抑制第1部件因热而要向轴向外侧变形的情况。
16、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上述第1部件的比重小于上述第2部件的比重。
17、由此,能够在抑制引导部变形的同时实现卷轴以及卷装的轻量化,搬运等处理变得容易。
18、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能够构成为,将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第2部件经由粘接剂层相互结合。
19、在该情况下,能够良好地提高引导部的刚性。
20、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能够构成为,在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第2部件中面彼此不粘接地接触。
21、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第1部件的变形不向第2部件传递而释放。换言之,即使第1部件变形,第2部件也不追随而变形。因而,对于热变形来说较有利。
22、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能够构成为,在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第2部件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23、在该情况下,难以从第1部件向第2部件传递热,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第2部件的热变形。
24、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上述第2部件的外径大于上述第1部件的外径。
25、由此,即使在第1部件较大地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防止第1部件的周缘部以向轴向外侧越过第2部件的方式变形。
26、在上述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中优选成为以下那样。即,上述卷轴具备芯部,在上述芯部的外周卷绕上述丝线预浸料。两个上述引导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够相对于上述芯部卸下
27、由此,能够容易地接近卷绕于卷轴的丝线预浸料。此外,卷轴的维护性良好。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丝线预浸料用卷轴。即,该卷轴是用于卷绕丝线预浸料的卷轴。上述卷轴具备隔开间隔配置的两个引导部。至少一个上述引导部具备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第1部件、以及不透明的凸缘状的第2部件。上述第2部件配置在比上述第1部件靠轴向外侧的位置。上述第1部件经由形成于上述第2部件的贯通状的孔或者切口而向轴向外侧露出。在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第2部件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29、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引导丝线预浸料的引导部因热而变形,能够稳定地维持两个引导部的平行度。尤其地,由于难以从第1部件向第2部件传递热,所以在第2部件难以产生因热而产生的变形。因而,能够制造美观地卷绕了丝线预浸料的丝线预浸料卷装,丝线预浸料从卷装的退绕性也良好。
30、在上述丝线预浸料用卷轴中优选为,上述第2部件的热膨胀性比上述第1部件的热膨胀性低。
31、由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引导部因热而变形。
32、在上述丝线预浸料用卷轴中优选为,上述第2部件的刚性比上述第1部件的刚性高。
33、由此,能够通过第2部件强力地抑制第1部件因热而要向轴向外侧变形的情况。
34、在上述丝线预浸料用卷轴中优选为,上述第1部件的比重小于上述第2部件的比重。
35、由此,能够在抑制引导部变形的同时实现卷轴的轻量化,搬运等处理变得容易。
36、在上述丝线预浸料用卷轴中优选成为以下构成。即,上述丝线预浸料用卷轴具备在外周卷绕上述丝线预浸料的芯部。两个上述引导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够相对于上述芯部卸下。
37、由此,能够容易地接近卷绕于卷轴的丝线预浸料。此外,卷轴的维护性良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将丝线预浸料卷绕于卷轴而形成丝线预浸料卷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1.一种丝线预浸料用卷轴,用于卷绕丝线预浸料,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丝线预浸料用卷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将丝线预浸料卷绕于卷轴而形成丝线预浸料卷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预浸料卷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豪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